百度百科   
 
 
 
 
 
 
 
 
 
 
 
赵永全 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高台县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9-09 09:08:38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赵永全
(中共高台县委党校  甘肃高台  734300)
摘 要:只有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才能在此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关键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简介:赵永全(1979--)男,甘肃高台人,中共高台县委党校,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党建理论。
课题项目:2021年甘肃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编号:2021QSDX041。

新时代,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前提要摆脱贫穷。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振兴则为攻坚脱贫提供了发展动力和前提保障,两者有效衔接,才能从整体上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互相促进。
一、高台县脱贫攻坚取得的主要成效
1.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截至2020年11月21日,随着最后8个贫困县宣部脱贫“摘帽”,甘肃省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其中,高台县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73户9000人,贫困发生率6.96%;2019年底,全县贫困乡镇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农村产业革命成果丰硕
高台县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和产业带动脱贫行动,扶持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壮大辣椒、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等区域特色产业,使贫困村特色产业覆盖率达100%,成为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支柱产业。创新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带贫增收举措,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万亩蔬菜供应基地,全县55家龙头企业和56家合作社带动1255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
高台县支持12289户农户改厕、改圈、改房,累计投入了资金7833.6万元巨资。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中,改建、新建农村老旧房屋16853户,使广大农村群众都住上了安全住房。在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中,还建成10481座户用卫生厕所,建成4座镇垃圾填埋场,6座城乡生活垃圾中转站,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供电、通讯等大幅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条件大踏步迈进。
4.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高台县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软硬件建设大幅提升。全县136个行政村均设置了达标的卫生室,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都执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使贫困参保患者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达92.7%。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机衔接,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7870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825万元,实现了应兜尽兜,应保尽保的各类兜底保障政策。
5.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高台县村级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快速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得到有力整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十三五”期间,高台县农业农村建设成绩喜人,成果丰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只有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才能在此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才能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有效衔接面临的问题
1.产业发展仍然滞后,龙头企业数量少
首先,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仍有少数群众的“小农意识”思想还未得到彻底根除,导致农村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粗放等现象,影响了衔接工作的推进。
其次,产业带动能力弱。“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特色产业是小而散的产业,能帮助贫困户致富,但却难以实现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第三.对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支持不够,导致名优涉农龙头企业少,带动拉动作用不明显,产业链不完善。
第四,仍然面临自然灾害、市场两大风险威胁,以及资金和技术两大瓶颈制约。
2.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缺乏积极性
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参与度不高,农村中“等、靠、要”的思想还未得到彻底扭转。
老百姓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老百姓看重眼前个人利益,在涉及改水改厕改灶、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时,百般拖延或阻挠。“厕所革命”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一些农村厕所建在户外,用一些木板简单围住、粪坑搭上两块木板的简易厕所比比皆是,既不卫生,也影响了对外形象。
3.缺乏充足的人才人力支持
精准脱贫使农村消除了绝对贫困,一部分贫困人口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外移、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当地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当地人才和年轻劳动力对工资的需求。当地的二、三产业难以开展,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实施国家号召的策略中,需要能力出众的领导人才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但是村组织缺乏有经营才能的能干之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乡村治理的有效推进。
4.农村现有资源利用不足,乡村治理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耕地、山地、林地等资源是农村可利用的最重要资产资源,当前村庄普遍存在不会盘活和不能盘活资产资源的情况。农村无人才、无思路,对资产资源价值没有足够认识,造成资源不会盘活; 无政策、无能力,现有的政策红线不能突破,造成资源无法盘活;对乡村原有的基础设施维护保养不及时;乡村治理作用发挥不够,影响了乡风文明。
四、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途径选择
1.实施有效的人才引进战略
人才在任何决策的实施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顺利推进精准脱贫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实施人才引进战略。首先,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注重把熟悉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秀干部,选拔充实到领导班子。其次,对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乡村能人和致富带头人给予政策性表扬,对工作中的杰出表现和优秀成果给予合理嘉奖,在农村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敢为人先的社会风气,调动起他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再次,应积极以国家、社会、高等院校等层面培育“三农”人才,引进一大批应用型人才到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引导他们在农村地区运用所学理论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最后,应在农村当地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对学习能力、领悟能力较强的村民加以培养,并将其吸收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领导人才。
要想培养农业人才,就需开展培训课程。采用合适的培训方式,加强对农业人员的培训与指导工作,根据时代创新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适当开展培训课程,有效提高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出高素质、能力强的农业技术人才。其次,要建设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结合实际,实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有利于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使农业人才更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2.健全有机衔接的制度机制
精准脱贫完成以后,农村的贫困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脱贫任务从曾经的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乡村振兴在这一阶段成为主要矛盾。在精准脱贫向乡村振兴转化的过程中,必须构建两者有机衔接的制度机制。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
特别是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兴农富农机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产业增效。
3.加强农村的产业建设,实现农业产业振兴
只有实现农业产业振兴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也能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高台县为例,要积极融入张掖市“四个百万”工程和绿色蔬菜、现代种业、奶牛肉牛、智能温室“四个百亿元”农业产业。继续抓好青草湖和新绿达2个戈壁农业示范园建设。才能为乡村的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方向发展。
首先,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要成为产业振兴的发展趋势,实现农业经济的综合发展。要持续发展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带动发展供港蔬菜、优质辣椒、精品西瓜。要持续发展三个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还有一类地区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可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将独有的生态优势发挥出最大作用。例如,新坝镇元山子村利用312国道穿村而过的地理优势,沿街统一规划建设了风貌一致的商住两用房屋45户,带动农户从事商贸、餐饮、汽修等三产服务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其次,有些地区发展养殖业,可通过优越资源,扩大养殖规模,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比如,新坝镇西上村依托良好的养殖环境和群众丰富的养殖经验,投资300多万元新建占地65亩的高标准养殖小区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
高台县积极夯实产业基础,铆足发展后劲,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
4.培育生态农业,实现生态产业振兴
要想切实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培育生态农业非常重要。生态农业的振兴发展,能够有效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从而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另外,在培育生态农业的背景下,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建设也十分关键。例如,鼓励干部下乡检查农村环境并进行评比,评选出最美乡村,以此增强村民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另外,对于一些脏乱的村子要给予警示,以赏罚制度激发农民爱护环境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减少农村环境的污染问题。只有让农民了解到生活环境质量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的影响,鼓励村民参与到生态农业的建设中来,让农民从被动接受转换到主动接受,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5.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实现有效衔接
随着城乡发展差异的加大,一系列政策随之提出以缓解城乡发展差异。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制定合理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电力、水利设施。
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科学系统做好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优化提升产业布局、功能划分、基础设施配套等各板块功能,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城镇。
着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宜居水平。结合“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组织群众清理村庄垃圾、庭院杂物、禽畜粪便。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通过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房厕一体改造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振兴乡村.张掖日报,2021.02.19
[2]高台产业扶贫让脱贫步伐更坚实.张掖日报,2021.02.02
[3]刘学武、杨国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转型.甘肃社会科学,2020.6
[4]郝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精准脱贫长效可持续对策研究.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11
[5]梁成云、全雄吉、张守发.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模和能力要求的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8.4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联系方式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