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质量品牌
 
 
 
 
 
 
 
 
 
 
甘肃,闯出精准扶贫新路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09-25 10:41:44 作者:张义学 来源: 文字大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但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2012年底,甘肃仍有贫困人口692.2万,占农村人口的33.2%,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第二。

  到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小康。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982年,在甘肃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先河。经过3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甘肃终于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圆了世代温饱梦,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新时期,扶贫攻坚如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道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3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通过顶层设计、精心谋划,大胆破旧立新、不断探索,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理念、甘肃方式、甘肃机制、甘肃状态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甘肃的这一创举,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中央办公厅《中办工作交流》、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和中央农办《农村要情》,都编发了甘肃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

  由此,甘肃减贫增收成效显著,进入历史上最快的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得以不断加快。据统计,全省近3年年均减贫140万人,年均减幅20.2%,比全国年均减幅高6.8个百分点;贫困面从2012年底的33.2%下降到2014年底的19.8%。

  紧盯小康目标,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

  2011年底,甘肃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国倒数第一,人均GDP全国倒数第三,小康进程全国倒数第五;

  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甘肃有58个县(市、区)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上17个插花型县区,贫困地区几乎覆盖了所有市州;

  ……

  全面小康,甘肃不想拖后腿!

  面对党中央的重托,面对陇原乡亲的期盼,甘肃,必须拿出超常规的办法来。        

  2012年的春天,甘肃开始探索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从那一刻起,甘肃怀揣梦想,向小康出发!40余万干部直接联系40余万特困户,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

  从千里河西到陇东大地,从省委书记到普通干部,背负行囊,下乡驻村,和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联村联户扶贫解困。全省1.4万个单位40.8万名干部,结对联系了1.5万个村、67万户,实现了重点帮扶对象全覆盖。

  在双联行动中,甘肃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核心任务。从农村发展最薄弱环节和群众生活最急迫的事情入手,把各类扶贫资源精准地输送到贫困村、贫困户,集中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一大批民生问题。3年共投入产业培育资金344亿元,帮办实事67万件,解决群众急难问题44万个。双联行动成为推动扶贫攻坚的综合平台和重要力量。

  通过双联行动,甘肃解决了“谁来精准”的问题,做到了扶贫工作点对点。

  但是,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引导,统筹加以推进,聚焦发力突破。

  甘肃的扶贫开发,究竟形势怎么看?工作怎么干?保障怎么办?

  2013年4月开始,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等省领导,集中3个多月时间,就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密集调研,足迹遍布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和藏区三大集中连片区和插花型贫困县区。

  审时度势,谋定后动。

  当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提出紧扣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核心,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两个不愁”,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六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1236”扶贫攻坚行动,明确了28项政策措施和6大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全力破解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突出问题。

  虽然“1236”扶贫攻坚行动,提高了扶贫工作系统性,解决了“精准什么”的问题,但随着扶贫攻坚进入深水区,以往“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粗放式扶贫已经事倍功半。

  如何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的能力和效率?

  今年以来,为了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省市党政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再到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扶贫开发都是重要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从3月底到4月上旬,王三运、刘伟平等省领导,又一次深入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和插花型贫困片带调研,全面了解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和贫困群众的所思所盼,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为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5月中下旬,省委先后多次召开座谈会,分别征求省级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和专家学者,部分基层人大代表和部分县区负责同志,我省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

  一场场座谈交流,一轮轮思想碰撞……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经过近30次较大修改和不知多少回反复推敲,6月5日,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1+17”精准扶贫方案。

  “1”,指1个意见——《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17”,指关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农村危房改造等17个一揽子专项配套《实施方案》。

  根据“1+17”精准扶贫方案,甘肃将分两步走:从今年开始,前三年集中攻坚,每年稳定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后三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1+17”精准扶贫方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环境、科教文卫、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框架,形成目标责任明确、各方协同推进、措施有力有效的大扶贫格局。

  实施“1+17”精准扶贫行动,增强了扶贫工作精确性,解决了“怎样精准”的问题。

  扭住扶贫攻坚的关键点,瞄准精准扶贫的“滴灌”口,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甘肃,用一套纲举目张、总分结合、成龙配套的“扶贫盛宴”,全面吹响了扶贫攻坚战、脱贫大决战的号角。

  创新工作机制,筑牢精准脱贫支撑点

  啃“硬骨头”、蹚“深水区”、打“攻坚战”,靠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扶贫攻坚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在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行动中,甘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全国率先探索创新了贫困县监督考核机制、“减贫摘帽”激励机制、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新机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汇聚了持久的澎湃动力。

  考核是个指挥棒,上面考核什么,下面就集中精力干什么。

  告别传统“以GDP论英雄”的思维,建立起以扶贫为导向的考核机制。2013年,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甘肃省扶贫攻坚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办法》。决定今后对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县市区,紧紧围绕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核心任务,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

  省委省政府把年度减贫人口列为全省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58个片区县和17个插花县进行分类考核。还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先行试点,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同时,我省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省市县逐级签订扶贫目标责任书,强化县级主体责任,贫困县市区党委书记担任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并建立省委常委牵头联系市州、省级领导包抓县市区扶贫攻坚制度。

  会哭的娃儿有奶吃。在甘肃,一些地方戴惯了贫困帽,“冬暖夏凉”,舍不得脱。

  甘肃健全正向激励和惩戒约束机制,制定了《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考核贫困县市区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主要内容。对完成减贫“摘帽”任务的贫困县给予一定奖励,对扶贫任务重但成效显著、减贫“摘帽”县的县委书记、县长予以提拔。对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对在扶贫攻坚中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对完不成阶段性扶贫任务、在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给予严肃处理。

  以精准考核倒逼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甘肃促进贫困县以更加精准的思路、方式和机制深化扶贫攻坚,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精准扶贫首先得把贫困人口挑出来,这样才能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到人。

  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我省对58个片区特困县、17个插花型贫困县的6220个贫困村、129万贫困户、552万贫困人口进行了建档立卡。今年,我省对2015年计划减贫的100万贫困人口进行了实名制管理,做到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

  在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省今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目前系统已经初步建成。

  为了铺就精准扶贫的“滴灌管道”,甘肃深化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意见》,在6220个贫困村全部建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共派驻干部2.63万人。制定出台了《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管理办法》,选派2234名干部驻村挂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严格执行“逢提必下”制度,对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干部安排到基层任职或挂职锻炼。截至目前,选派的6220名工作队长、20122名队员已全部到位。

  扶贫开发,需要真金白银。

  甘肃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建立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省级和58个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17个插花型贫困县按15%以上增列本级专项扶贫资金预算。

  以往的扶贫项目审批往往是从上到下的管理,报到省里批准,未必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为了增强扶贫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省采取因素法和竞争性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将资金分配与扶贫任务、减贫效果、扶贫工作考核结果相挂钩。同时,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实行省级计划备案制管理,项目立项审批权下放到县,由县级政府确定具体扶持项目,编制年度资金计划。

  今年年初,我省整合省级20个部门的涉农资金440亿元,并一次性切块到县,已拨付到位409亿元,占整合资金的93%。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如何用好管好,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为了切实保障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我省创新扶贫项目和资金监管机制。修订印发了《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和《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筑牢了制度“笼子”。建立资金监管分级负责制,省级负责资金分配方案制定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市级负责扶贫项目资金的日常监管,县级负责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明确了市县各级监管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改革扶贫资金支付方式,将原报账拨款改为国库集中支付到项目实施单位,资金封闭运行。完善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省市县三级扶贫资金主管部门将扶贫项目和资金计划向全社会公告公示;县级扶贫项目和资金必须在乡镇公示;乡镇扶贫项目和资金必须在行政村公示。

  齐心协力扶贫攻坚,和衷共济同奔小康。我省还创新社会参与扶贫工作机制,建立起定点对口帮扶、东西扶贫协作、双联行动平台、“行业协会”帮扶、“民企陇上行”行动等“五位一体”社会扶贫格局。

  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激励性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为甘肃扶贫工作提供了鲜明导向,增强了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突破发展短板,提升扶贫开发精准度

  深化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甘肃人民以用心、使劲、过细、求效的精神和作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个个短板得以突破,一个个瓶颈得以破解,庄户人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行路、吃水、用电……这些事关百姓生活的“小事”,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却是能否摆脱贫困、发展致富的制约因素。

  下功夫精准帮助贫困地区“换穷貌”!甘肃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过去两年,甘肃新建成通村道路2万余公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由50%提高到70%;新解决了贫困地区4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贫困地区自来水入户率由62%提高到75%;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由48%提高到80%,电网可延伸地区已全部实现通电;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41万户,农村砖混、砖木住房结构比例由76%提高到84%。

  新的建设目标和举措,也更加明确具体。农村公路方面,2017年,甘肃省所有建制村将通沥青(水泥)路,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目标;2018年起,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路网改善工程1万公里。动力电覆盖方面,甘肃将用两年时间全面解决尚未通动力电的891个贫困村、2404个贫困自然村动力电覆盖问题;危房改造方面,到2017年底,完成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危房(危窑)改造42万户,2020年前完成建档立卡的63万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

  输血莫如造血。以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为突破口,甘肃下功夫帮助贫困群众“改穷业”。

  我省把抓精准扶贫与抓特色产业提升结合起来,围绕当前多元化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省新增特色优势经济作物114.8万亩,58个片区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5443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8.6%。

  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乡村文化旅游等特色富民多元产业,宛如一个个引擎,撬动着贫困群众“传统观念”,将他们带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高速路上。现在,产业收入达到了甘肃贫困农户总收入的50%以上。

  我省还推动“互联网+”与发展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精深加工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现在,位于秦巴山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陇南市,成为甘肃的“电商第一大市”。全市已开办网店6000多家,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油橄榄、花椒、核桃、中药材等通过互联网行销全国,销售额超过10亿元。

  甘肃有200万人生活在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以加快易地扶贫搬迁为突破口,下功夫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

  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我省坚持政策引导,安置方式多样化,以集中安置为主适当兼顾插花安置,通过跨乡镇、跨行政村统筹协调安置区用地、利用村集体机动预留用地等方式解决安置区用地问题,稳步推进搬迁工作。

  贫困村之所以贫、之所以困,就是因为没有“第一桶金”,让很多想法都停留在纸上。

  为了解决贫困户贷款难这一老大难问题,我省完善金融扶贫机制。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延伸服务网点、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实现了58个片区贫困县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全覆盖和金融机构对贫困乡镇全覆盖。创新和实施了“双联惠农贷款”、农民资金互助社、农户小额信贷等50多种金融产品,去年底全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4142亿元、增长24.3%,其中“双联惠农贷款”153亿元,730多万人受益,贫困地区资金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破解。

  今年,我省还专门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量身定做了总规模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

  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由银行实行基准利率、按年结息,省财政全额贴息,银行不要求贫困户抵押和担保,资金使用由贷款农户自主选择,是名副其实的“穷人贷款”。每户可贷款1万至5万元,期限1至3年。

  7月16日,甘肃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在兰州正式启动。一周后,在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90户贫困户领到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50万元。贫困户龚贞龙高兴地说:“我要用这5万元的扶贫贷款,多种些百合,好好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过上好日子。”

  从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兜住底”“补短板”。

  现在,甘肃省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从84.9%提高到87.2%,实现了58个片区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从31.4%提高到55%,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供养覆盖面逐年扩大,标准逐年提高,新农合参合率从97%提高到98%;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488元提高到2434元,构建起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网和安全网。

  一张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正不断织就织密。今年以来,我省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延伸,对接受学前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免收保教费;逐步打通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上升通道,对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高职(专科)院校免除学费和书本费,给中职学生每生每学年发放2000元助学金,并为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和本科院校的学生解决8000元以内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贴息贷款。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3-5个百分点,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和救助对象范围。低保一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300元,二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8元,使之实现政策性脱贫,三、四类低保对象通过精准救助和精准扶贫尽快脱贫致富。

  贫困户之所以贫困,根本原因是发展能力不足。以提高基本素质为突破口,下功夫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我省投入农民技能培训资金10亿元,培训农民334万人次,年均输转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左右,累计创收1524亿元。同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开展“两后生”学历型职业技能培训、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贫困地区妇女家政服务培训、甘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电子商务等培训工作。通过努力,全省技术型劳务人员大幅度增加,“陇原妹”等特色品牌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

  以精准的视角审视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思维谋划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措施推进扶贫开发,这两年是甘肃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凭着这股子不甘落后的气与劲,甘肃一定会负重攀爬、中流击水,书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甘肃奇迹,奋力谱写出中国梦的甘肃美好篇章。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48。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欢迎老作者、新作者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辑:孔延莉 QQ511860427    416480080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罗梅荣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贺敏敏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 
孔德亮 刘晓武 刘剑华 袁瑞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 
崔世华 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宁陕实践 
刘成龑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联系我们


罗梅荣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贺敏敏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 
孔德亮 刘晓武 刘剑华 袁瑞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 
崔世华 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宁陕实践 
刘成龑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