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时代论坛
 
 
 
 
 
 
 
 
 
 
俞正芝 新时代做好野外文物保护的忧与思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04-29 08:48:22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俞正芝

(瓜州县博物馆  甘肃瓜州  736100)

要: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在广袤的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美丽瑰宝——田野文物就是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纵观基层野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受诸多因素限制和影响,存在不足,让人担忧。本文结合实际,指出了加强野外文物保护的新时代意义,阐述了加强野外文物保护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田野文物;保护难题;意义;管护方法

作者简介:俞正芝(1970--)女,甘肃酒泉瓜州县人,转系列评中级职称,研究方向:野外文物和馆藏文物。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飞快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颁布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同时,不断加大基层文物保护力度。但是,作为文物保护难点的野外文物,也称为“田野文物”,依然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这种现象遏制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

一、田野文物的内涵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流传并保存了诸多优秀的文物,田野文物体量庞大,数量繁多,分布更广泛。业界对田野文物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田野文物属于文物的范畴,指位于住宅区之外,不可移动的,且无人看管的古建筑、古壁画、古石窟、古石器、古墓、古石刻、文化遗址等。因此,田野文物具有鲜明的分散性特征,即田野文物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地质风貌中,不容易被群众发现;田野文物还具有不确定性,即长年无人看管,且暴露在自然条件下,不容易被博物馆保护。

在文化自信理念指导下,各地区在落实地方文化建设和保护措施,依据配套制度和要求开展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二、田野文物保护的现状与难点

纵观基层野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受诸多因素限制和影响,存在不足,迫切需要优化和改进。

1.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缺乏充足经费支持

基层野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项工作开展离不开充足经费的支持。但是目前田野文物保护工作资金来源单一,对财政经费支持依赖性较强,成为遏制实际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费不足导致基层野外文物保护工作无法及时开展、细致落实,诱发基础设施完善、人员培养、文物保护与修缮等一系列问题。

2.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是否可以规范落实,一个关键点取决于文保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现有的基层文物保护队伍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专业能力薄弱,部分人员甚至身兼数职,弱化了田野文物保护工作成效。

3.管理机制不合理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无法摆脱制度和体制约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但是,部分基层文保机构配套制度和体制不健全,如文物保护修缮周期不明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缺失等,都可能造成文物受损,文物丢失。另外,制度体制不完善,可能导致各项工作分工不明确,权责模糊不清,降低工作效率。

梳理分析上述现状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田野文物安全保护工作虽然有很多客观上因素,但不可否认地是,文保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在主观认识上、自觉担当上和主动作为上仍有很大差距。比如:

第一、人民群众对于文物保护的认识不足,田野文物保护的社会氛围不浓厚。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有偏差,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对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在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活动中,破坏一些遗址、墓葬等现象,甚至还有对于破坏野外文物隐瞒不报的现象。

第二、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了遗址、墓葬周边环境及本体。瓜州县古遗址、古墓葬多处于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自然因素对文物本体造成一定的破坏。距离村庄比较近的田野文物遗址和墓葬,在人生产生活中多遭蚕食,部分遗址和墓葬周围甚至筑建了住房和畜圈,破坏了文物本体。

第三、盗掘等违法行为造成古遗址、古墓葬损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物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盗掘古遗址、古墓葬,非法买卖文物。笔者发现,人烟稀少的区域古遗址、古墓葬,大多都有盗洞,盗坑的遗象。

第四、文物保护力度不足。瓜州县流域面积大,文物点较多,仅靠文物部门和有限的经费难以实施全面保护。况且国家对古遗址、古墓葬采取“保护为主”的方针,不能主动进行考古发掘。其次,受资金、人力和执法权等各方面的原因的限制,在发现文物点被盗掘时,文物部门只能采取回填的被动的保护方式。

三、加强田野文物保护的时代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珍贵文物具有重要意义。

田野文物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现代文明与古代历史文明的载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田野文物的挖掘量越来越少,只有对现存的田野文物加强监管、保护、巡查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田野文物保护意识,充分发挥田野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面对我国传统文化正在逐渐遭受到摧残,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田野文物逐渐被破坏,甚至有许多珍贵的中国文明古国文物流失海外等现象。我们必须加强文物保护,呼吁全社会人民保护文物遗产,保护野外文物。

我们必须认识到野外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促进田野文物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使得中国古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发扬,使得我国文化再次处于世界文化森林顶峰,中国人民也为中国自身感到骄傲。目前,我国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除基本的物化性保护外,主要集中在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建立巡察制度、合理开发利用、加强法律保护与行政执法等方面。

基层田野文物保护有助于挖掘优秀文化的潜在价值,给地方文化建设带来积极影响和作用。田野文物是祖先传递的宝贵物质及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光荣历史的象征。田野文物无法再生,不应当忽视文明成果,需要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不应仅仅坚持保护基层博物馆中的文物财产,也不应受短期利益的诱惑而忽视了田野文物的保护。必须严格遵守我国有关保护文物财产的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保护田野文物,切实承担起保护田野文物的时代责任。

四、加强田野文物保护,助力当地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针对目前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应该站在更高角度增强保护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田野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以下7个方面:

1.加强地方党政领导重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是祖先传递的宝贵物质及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光荣历史的象征。田野文物无法再生,不应当忽视文明成果,需要提高党政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地方当局和公众不应仅仅坚持保护基层博物馆中的文物财产,也不应受短期利益的诱惑而使其表面化,甚至忽视对田野文物的保护。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必须严格遵守我国有关保护文物财产的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物财产的保护,并承担保护文物财产的责任。

让法律法规真正成为田野文物保护的“高压电”。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田野文物安全工作面临严峻形势,自觉地以《文物保护法》和《实施意见》为准绳,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

《文物保护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四有”、“五纳入”工作的推进,政府、社会对文物事业重视、关心程度不断提升,文物保护经费有所增加。但是,仍有一些地区财政预算文物保护经费人为设限,分摊到区、县级文保单位后,往往成了“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田野文物保护管理的需要。上级文物管理部门有权利督促下一级政府依法拨足文物保护经费。因此,加强地方党政领导重视田野文物保护意识,才能推动全社会保护文物的力度。

2.加强基层文物保护队伍建设

为助力地方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赋予此项工作持久动力,应进一步加强基层文物保护队伍建设。目前,基层文物保护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缺少青年骨干人员加入,加之管理方式单一、滞后,影响了野外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新时期,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应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面向社会聘请高素质人才,要求人才具备扎实的管理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改进传统管理模式,优化管理队伍年龄结构。录用的人才入职后,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应定期组织考核和培训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标准、规范进行。另外,还须完善文保人员管理机制,吸纳更多考古专业人员加入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队伍,提升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专业性。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基层文物保护单位需要正确看待田野文物保护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特点,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群众田野文物保护理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基层博物馆需要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充分掌握文物修缮和保护方法;提升现代信息技能水平,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监控野外文物,确保安全。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激励人员主动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助力中国基层文化事业高水平发展。

“三全育人”的背景下,田野文物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采用XR技术手段可将瓜州不可移动文物的地理外貌、历史变迁、人物事迹、精神内涵以新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建立线上虚拟实验室,降低线下建设、参观等学习模式的成本。比如,数字媒体技术、动画、新媒体艺术专业可在学习XR技术的过程中以野外文物保护训练为主题,在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下,提升文保学员的专业水平。借用新一代群体力量与高水平科研能力大力丰富现有的瓜州不可移动文物数字保护资源,为文保人才培养与文物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3.选择科学合理的文物保护方法

文物保护机构日常工作量大,保护的文物类型多样化,加之很多文物对环境和保护方法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基层文物保护人员掌握科学合理的文物保管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基层文物保护人员需要定期学习和充实知识储备,针对性选择保护措施应对野外文物的物理、化学变化;田野文物保护人员需要综合考量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和记录,多方讨论后选取最佳改善措施,由专业人员第一时间修复,避免文物遭受更加严重的破坏。遭遇田野文物破坏或失窃,要在多部门协调配合下,全方位落实文物安全和追回工作。

4.运用XR文物保护,开展美术资源开发

XR文物保护在博物馆藏文物中多有开发应用,这类现代科技在田野文物保护和展览中也应该运用起来。XR文物保护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需求会根据不同的表现方式产生需求性差异,主要资源元素包括虚拟场景、三维模型、运动路径、特效、音频视频等。在美术资源开发阶段应从大众审美、美术心理、生理应激反应特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视觉创作,在符合现实历史的前提下,加入艺术化渲染元素,从而烘托并弘扬历史文化精神,增强观览者的沉浸感与代入感。

随着历史的变迁,部分瓜州不可移动文物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破坏较为严重。虽然部分可移动文物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及文字资料,但在制作这些建筑的美术模型和研究建筑外貌历史变化的艺术表现时,仍旧受到史料不全、历史故事无法得到史书资料证实等多种因素影响。笔者认为,对于这部分内容可尝试以艺术创作的处理手法进行相对理性和科学的艺术加工处理,使项目能够达到理想的呈现效果。

5.加大田野文物保护宣传

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并非某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应是全社会的职责。因此,应加大田野文物保护宣传力度,深化群众认知和重视,提升宣传效果,遏制违法贩卖文物的行为。例如,在乡镇集中发放传单或组织专题讲座,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逐渐强化群众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基于新闻媒体图文并茂地宣传基层文物保护,内容简单、易懂;基于新媒体等电子媒介在互联网上覆盖性宣传基层文物保护,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群众认识到田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田野文物保护宣传还应注重建筑工地,促使施工企业保持自觉性,自觉保护文物,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落实文物保护工作。另外,通过宣传教育培养更多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志愿者,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及时发现并举报违规行为,规避文物流失,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6.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要牢固确立文物安全无上限的理念,加大田野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目前,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文物经费保障体制,县(区)田野文物数量多、状况差、经费少,不少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文物保护经费缺的共性问题,这也是导致田野文物失管、失修、失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各地政府要切实按照“五个纳入”要求,编制田野文物保护规划,切实将文物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年增加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确保文物部门和文保单位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分步骤地实施田野文物保护。

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复杂工作。无论是馆藏文物保管还是文物野外文物安全工作,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主导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设置专项资金确保田野文物保护,促使资金配置公开化、透明化。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确保文物无论是陈列还是保管都能得到有效处置,促进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除政府财政支持以外,也可尝试从社会组织处筹措资金,多渠道增加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但需要契合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资金筹措方案、使用方案,为后续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供支撑。应当努力获得企业的帮助,吸引社会资源,创造一种互助的局面。还应当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努力增加民间资本投资。

7.出重拳,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针对田野文物保护力量弱、隐蔽性强、看护死角点多等特点,趁此而入、借机大肆偷盗、贩卖田野文物,给文物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破坏。各地政府要加大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威慑力,发挥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统筹工商、公安、文化文物等部门和各方力量,定期开展安全巡检、市场整顿和打击犯罪专项行动,对犯罪行为恶劣、情节特别严重、负面影响大的,要敢于出重拳、下狠心,从重从严查处,始终保持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高压态势。

总之,如果说文物保护是一道社会难题,那么田野文物保护则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难更繁琐。在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的新时代,国家层面提纲携领设计野外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地方党政领导应该站在更高角度增强保护意识,文保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田野文物保护工作成效,积极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曾莉 试述中国文化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 
金磊 泰山文化体现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杨红娟 试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照金实践 
王国虎 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 
叶群慧 现代化视阈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联系方式


曾莉 试述中国文化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 
金磊 泰山文化体现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杨红娟 试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照金实践 
王国虎 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 
叶群慧 现代化视阈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