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希1 国 翠2
1.中共清镇市委党校,贵州 清镇 551400;2.贵阳康养职业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体系,不仅是文化激荡的结果和时代共性的产物,而且有其独特性。笔者拟从价值目标、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三方面着手,对《孙子兵法》军事伦理体系进行论述。军事价值目标是一切军事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提出的价值目标主要表现为“安国保民”思想和“合于利而动”的国家军事功利主义,它不仅决定着将帅对待战争的态度,而且影响着战争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孙子兵法;价值;原则;规范
中图分类号:D21 文献标识码:A
1 《孙子兵法》军事伦理的价值目标
军事价值目标是一切军事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提出的价值目标主要表现为“安国保民”思想和“合于利而动”的国家军事功利主义,它不仅决定着将帅对待战争的态度,而且影响着战争的发展方向。
1.1 安国保民
“安国保民”是《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目标。《孙子兵法》开篇“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慎战”思想与《左传》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重战之说”是一脉相承的。在孙子看来,君主将帅带兵打仗的最高价值目的在于“安国保民”,要想达到“安国保民”的最高价值目的就必须高度重视养兵用战之事,以至于实现安邦定国、利主保民的国泰民安局面。所以,“安国保民”是《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的伦理旨归。要想实现“安国保民”的目标,就务必重视养兵用战,因为“兵”是“安国”的手段;“安国”是“兵”之目标,也是最终的价值目标。“安国”之时,也就是军人自我价值实现之日,让“安国保民”成为衡量军人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和最终目标。这种“安国保民”的思想为中国古代军人伦理道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国保民”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孙子兵法》军事伦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孙子认为“安国保民”思想是一切军事人道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安国保民”思想强调“唯人是保”,“惟人是保”之后要“利合于主”,认为君主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是国家的最大利益。孙子认为军人的“安国保民”思想要高于“利合于主”这一思想,“利合于主”是服从军事人道主义伦理地位的。这些论证虽然有待去考量,但是“安国保民”、“自保全胜”、“惟人是保”等军事人道主义思想无疑都闪耀着进步的光芒,其意义都在保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1.2 合于利而动
“合于利而动”是《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体系的另一重要价值目标。《孙子兵法》中“利”在全篇中出现共计52次,可见“利”在《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予肯定。“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等都体现了“争利”思想,特别是“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之言重复出现2次,可见《孙子兵法》的军事伦理思想体系可归结为“利”战。孙子之“利”是国家的整体利益,也是君主将帅追求的又一价值目的。可见,“合于利动”的伦理思想已经成为历代将帅的一种共识。
孙子认为春秋时期的战争等周围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以“利”为中心来开展的。“军争为利”、“兵以利动”的思想内容都是“利”的在战争中的表现形式。孙子之“利”乃是国家、公众之“公利”,而非少数个体或个人之“私利”。其具体表现是:一切战争都要遵循“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样在战争中“道德”与“争利”之间就有了一种微妙的关系,即是不管从何角度、何种逻辑去思考,战争利益都要优先于战争道德,同时,战争的利益与道德都是政治及军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总而言之,不管“争利”与“尚德”孰轻孰重,将帅对于“争利”的认识与思考都要建立在国家存亡和人民利益的基础之上。所以,孙子之“利”不仅和当时的道德原则没有冲突,而且与现在维护国家利益至上的道德原则也没有相佐,具有进步意义。
2 《孙子兵法》军事伦理的基本原则
军事伦理原则是回答在军事实践和军事决策过程中战争的基本伦理问题,决定了从事或参与战争的原则是什么,战争中允许使用的战争手段和战争要达到的目的是基于什么准则。解决这些战争基本伦理问题的总体性回答就是军事战争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原则。《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围绕“以仁为本”原则和“惟民是保”原则展开的,希望以这样微薄的呼声来减弱战争带来的残酷性。
2.1 以仁为本
以仁为本中的“仁”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是一个及其重要的伦理概念,并且贯穿于《孙子军事》军事伦理思想体系的始终。“仁”的出现在《孙子兵法》中前后共计三次,“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日费千金,内外骚动……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故三军之事......非仁义不能使间”。大致地说,一是指将领要有仁爱精神,二是指对间谍的亲近拉拢,三是指没有仁义观念的人不能用间。《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以仁为本”的伦理原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战前“慎战”思想。孙子“慎战”的仁爱思想始终贯穿于战争的每一个环节。战前,孙子认为战争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务必在发动战争前夕进行慎重的考察。孙子还强调应对战争进行必要的预测,并通过“庙算”对战争势态的综合考量,将帅冷静而谨慎地安排部署,才能在不得不战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从而减弱战争的频率,缩小战争的损失。战争对人生命及价值的残酷剥夺,对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造成严重破坏乃甚毁灭,所以,务必慎重发动战争。
其次,战中“全战”思想。《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主张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发动战争,即使无法避免战争的出现,也尽量在战略战术上争取“全战”伦理思想。从孙子提出的“五全”与“五破”可以看出,他重视在战争过程中的务求以谋略来获得“全战”之胜,反对战争过程中的依靠武力征服来取得“破战”之利。孙子在战争实施过程中的“全战”思想,即是指站在攻谋法则的战略高度,让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得到和谐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指国家经济强盛、军队武力无损和士卒毫无伤亡。孙子认为作战行动要稳妥,务必做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用兵要全面谋划、充分准备,要因时、因地、因敌而灵活多变,积极创造取胜条件。《六韬·文韬·文师》中讲到:“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皆可说明“全战”思想是进步的、科学的和最具仁义之心的。这可以充分表明,君主将帅要想天下归服,务必要具有以谋略制胜的“全战”观念,务必要在战争实践中把“全战”思想规划到“仁德”中去,实现不用战场厮杀、夺敌之城的雄霸方式而让敌人意顺臣服。
最后,战后“爱卒善俘”。《孙子兵法》有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即是以“爱”的精神看待和对待士卒,让士卒放心的和自己一同去冒险或拼死。在对待敌军战俘时,孙子提出“善而养之”的要求,即善待和使用他们。孙子“卒善而养之”的动机是在战争中要求敌军减少对我军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损耗,达到“胜敌而益强”的目的,表现出孙子对待战俘的极大宽容和人道关怀。在孙子之前的时代,屠杀活埋俘虏是很常见的事,孙子看到了战争后果的残酷和毁灭性,故主张“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由此可见,孙子关注人生存的基本权利是没有国界的,强调人的生存权高于一切,充分尊重和保护军事战争中他国、他城和他人等的集体性人权,具有古代军事“仁本”主义伦理文化精神。
2.2 惟民是保
“惟民是保”是孙子军事伦理体系的又一基本原则。孙子认为战争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计民生大事,不论是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情况下发动战争前夕都要仔细权衡,必须着重实地考察天下黎民的向背之心,必须考虑以怎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为最大多数天下百姓获得最广大的利益,从而减小黎民百姓的财产损失和避免生命伤害。所以,只有从“惟民是保”这样的观念出发,才能获得天下黎民的广泛支持、充分信任和决心拥护,继而实现“安国保民”与“合于利动”的军事价值追求。《孙子兵法》佚文《吴问》中这样记载:“王者之道,厚爱其民者也。”司马迁《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也能找到孙子倡导的“民劳,未可”的建议,就是说要根据实际的军情民意考察,才能开展军事行动,倘若长期的征战杀戮让军队士卒疲惫不堪,那么就不能轻易的采取军事行动,而应该让国家军队和天下百姓休养生息,静待时机。
孙子认为,战争中要充分关注人的因素,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依靠望天意神命的“庙算”来决定战争胜败。在积极引导人发挥因时因地因境而变的主观能动性时,还不能忘却以德治国、以法治军、以情化卒的思想;让实施德政教化来确保“保民而王,练卒而胜”之意义。在孙子看来,将帅既挑起了“保民”的历史使命,又承担其“练卒”主要责职。君主要想达到“令民与上同意”,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和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就得修明政治,真爱民力,广施政德,教民而保民。“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作为“国之辅”的将帅,除了具备“智信仁勇严”的道德修养,严防“五危”“六过”,还得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非凡气度、广阔胸怀,才能承担“安国保民”之使命。毋庸讳言,孙子提出“惟民是保”思想是在攻伐取胜中出于人道主义立场而关注百姓民生的。
3 《孙子兵法》军事伦理的主要规范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孙子对将帅提出“智信仁勇严”五种品德,对士卒提出“合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文武兼备要求,通过“上下同欲”来调整将帅与将帅之间、将帅与士卒之间、士卒与士卒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判断他们在军事行为中的善恶。
3.1 智信仁勇严
“智信仁勇严”是孙子军事伦理思想对将帅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一支军队的将帅,自身必须起好榜样模范作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只有这样硬派的作风才能“自化”而“化人”、才能“自正”而“正人”,才能带出仁义之师、胜利之师,让国家利益与自身的价值都得以双重实现。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指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这充分说明《孙子兵法》把军队中的将帅看成是增强国家实力的支柱,他们的贡献力量,对战争实际情况的认识判断关系着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前途和黎明百姓的生死命运。所以,孙子在《孙子兵法》中一开篇就把“将”列为“五事”之一,并且决定着战争成败的大权,强调“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认为只有懂得用兵打仗的将领,才能使军队士卒免于过多牺牲,国家转危为安,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将领才可以算得上是人民的救星,国家安全的主宰。关于将帅的伦理规范,在孙子那里主要体现在将帅“五德”方面。孙子以“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为最高标准,进不求战胜之名,退不避违命之罪,如此之将领乃是国之珍宝,于是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五德要求,即是指大将之人,必须具备才智、诚信、仁爱、勇敢与威严的品性。
所谓“智”,是讲智慧和谋略。孙子认为君主或将帅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智力、精神力是在战争力量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战争上,两军对峙中“智”是最可变的、最具潜力的、活的力量。要想取得“安国保民”的终极关怀,务必使将帅具有“大智大谋”,并让“智”上升成为一种德性。
所谓“信”,是讲信心和信任。孙子认为无论将帅在何时何地何种条件之下都要有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强调君主对将帅要信任,要敢于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将帅对君主也要信任,可以“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要想取得君主和士卒的惟命是从,务必使将帅具有“足信”的道德准则。
所谓“仁”,是讲仁爱和和善。孙子认为“仁”体现在对战争态度上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对待士卒“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的仁爱思想,以及对待战俘“卒善而养之”的和善思想。如果想在道德冲突的战争中谋求牺牲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化的利益时,务必使将帅具有“仁”爱观念。
所谓“勇”,是讲勇敢和不怯。孙子认为军人要尽保卫国家的责任,就必须要具备一往无前的武德心理和打垮一切敌人信心的勇气,不怯弱、不畏战。要想拥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务必使将帅具有与“大智”“大仁”一致的真“勇”。
所谓“严”,是讲威严和法治。孙子认为治理军队要“严”,一方面是出于将帅自身的人格威严,能做到恪尽职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另一方面是明法治,做到公正严明,信赏明法。要想维护良好的军人品德,做到师出有律、严守军纪,务必使将帅具有“严”的德性,才能带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军。
3.2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孙子军事伦理思想对士卒的基本道德要求。“文”能使士卒知晓军纪,明确军法,以至于“法令孰行”;“武”能使士卒勇敢,战场上不惧不怕,以至于“兵众孰强”“士卒孰练”。将帅把“法令孰行”、“兵众孰强”与“士卒孰练”看作是战争成败的“七计”之三要素,可以反映出孙子对士卒的军事素养要求是很高的,要培养的士卒是“文武兼备”的外儒内兵,即是平时能舌战群儒,战时能金戈铁马的威武之师。
士卒“合之以文,齐之以武”的军事道德素养对于夺取战争胜利关系极大。其表现是“在强敌面前能从容面对,保持正常的秩序,不被所谓的危险吓倒;在真正的危险面前寸步不让,充分信任你的将帅能决胜千里;在失败的困境中仍能服从命令。”这不仅是将帅必备的才干品德,更重要的是“文武兼备”的要求能大大提高军队士卒的战斗力。所以,孙子认为只有以“文武齐修”的道德原则来规范士卒,才能“悖守”、“善攻”,才能英勇顽强、视死如归,实现安邦定国、保护天下黎明百姓。
参考文献
[1]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王联斌.中华武德通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
[3]赵枫.中国军事伦理思想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
[4]王联斌.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研究[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2.05
[5]曹静.先秦兵家的军事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陈二林.“哲学突破”中的孙子[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7]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5:193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微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