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郭丽娟 全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研判与回应工作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11-23 07:45:51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郭丽娟

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自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民人数的快速增长、网络基础设施的飞速普及,网络因其超前的开放性,迅速成为舆情兴起、演变、发酵的重要场所,网络舆情工作也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各层面关注的热点,做好网络舆情的回应处置成为了新时代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与此同时,做好网络舆情研判工作也与舆情回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舆情分析研判作为回应处置舆情件的重要分析应对基础,成为舆论引导实现“时、度、效”良好效果的重要先决条件。

关键词:舆情;传播特点;研判;处置方法;应对建议

中图分类号:D2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全方位引进互联网技术,经过多年来大力发展网信事业,互联网技术飞速进步,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在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互联网成为当下舆论生成发酵最活跃的阵地。特别是在全媒体参加的新时代,互联网逐渐演变为一种全民化的舆论工具。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传播手段,已在当今社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针对新的舆论场,面对竞争激烈的网络主战场,如何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效率的考验,也给各级政府带来严峻挑战。新的舆论环境下,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讲,舆情监测难度无疑更大,各个部门所面临的舆论冲击也日益增强。网络舆情研判与危机应对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网络舆情传播呈现新特点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舆论格局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深刻改变。主要体现为:民间舆论场处处众声喧哗,主流舆论场开始下场抢占主导社会舆论的先机,境外舆论场伺机棒杀与捧杀。在此传播语境之下,网络舆情整体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特征。

一是舆情事件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随着5G、区块链等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热点事件的舆情传播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从前所谓的舆情回应”黄金时间”也在不断地缩短,从24小时到黄金4小时,再到有的专家和机构提出的黄金2小时、黄金1小时,直到现在舆情传播已经不能再用小时来计数,而是在以分钟、秒来计数。加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流行,图片、视频等内容的传播更传感染力,可读性、冲击力也更强,进一步加快了舆情传播速度。

二是舆情事件的传播领域进一步加大。当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信息传播已经打破了人们的时空限制、地域限制。更加重要的是,舆情事件的传播还超越了行业和领域的限制,无论是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还是远离风口的传统产业,都在网络传播和舆论监督的视野之下。

三是网络舆情传播的交互性越来越强。在自媒体快速发展与公众自意识觉醒的背景之下,普通大众在舆情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之间、公众与主流媒体、主流媒体与意见领袖、社交媒体与公众等都存在着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形成以点带面、强交互性的传播效果。

四是舆情事件的传播隐蔽性趋势凸显。近年来,微信、QQ群、朋友圈等熟人社交平台的流行,这些群组内的熟人社交因其相对隐蔽,氛围也更宽松,互动也更密切,群组成员因其具有高度黏性,利益互通,容易抱团,使得圈群、组群内舆情传播更易引发舆情风险,这些半开放的公共平台承担了部分讨论功能,隐形舆情风险也日益增加。

2 网络舆情研究的概念

网络舆情研究,是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网络舆情监测为基础,以数据分析和科学归纳为方法,以任务为核心,对舆论场各个渠道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的价值和趋向判断的过程,也称之为网络舆论研判。

网络舆情研判工作不同于一般的行政预案,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其研究对象不同,分为两种不同的舆情研判,即日常研判和突发事件研判。日常研判是指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性和持续性的跟踪与搜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库,适用于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研判分析,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系统性的特点;突发事件研判是指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某一特定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判工作,一旦该任务完成,则舆情活动便随之结束,具有针对性、临时性、专题性的特点。一般来讲,网络舆情研判更侧重于突发事件的舆情研判,如近年来频发的由公共卫生引发的各类舆情事件,具有突发性、重大性等特点,对舆情研判和回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看来,在网络舆情事件的不同阶段,特别是舆情发展的潜伏期和发酵期,充分对事件信息进行收集、跟踪,尽量全面地在做出舆情回应之前,做好信息的整合、分析,以其精准的监测、科学的分析、专业的解读,同时结合深入考察舆情压力的形成脉络与趋势、网络传播特征和媒体互动特征,对舆情回应给予专业指导,提供基础资料。

3 网络舆情研判的作用

在全媒体的语境下,为舆情问诊把脉是做好舆论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3.1 舆情研判有利于辨别舆情风险控制“最大变量”

当前国内国外形势发生深刻变革,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正迈入探水区,社会利益日趋多元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敬化,加之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蓄意制造敏感话题、歪曲热门话题,不时引起舆论喧嚣。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亦为“最大变量”。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对舆论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舆情工作者通过舆情研判对转型期的社会热点、痛点进行问诊把脉,及时辨别舆情风险并发出预警信号,科学研判舆情热度、烈度、敏感度和扩散度,行之有效地干预应对,有利于控制“最大变量”,就至还可将其转变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增量”。

3.2 舆情研判为党政机关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决策参考

在全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日渐常态化。能否准确地进行舆情研判影响着党政部门决策者的行为和事态的发展,处置得当与否,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形象。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也成了潜在的规律。在此规律之下,舆情研判则是相关党政部门争取舆论阵地,“先发制人”关键所在。首先,及时、准确的舆情研判能够让事件当事人在舆情发酵期抢得主动权,不至于在舆论倒逼的尴尬局面中做出更加错误的决定,也能为后续事件处理赢得更充裕的时间和更从容的心态。其次,突发舆情事件处置对于相关部门来讲始终是舆论引导的重点、难点,舆情研判有助于抓住时机、把握节奏,恰当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可以说,舆情研判一方面是了解基层民众呼声和意愿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政府更加科学地做决策,有效地实施公共事务管理;另一方面,能够深层次挖掘舆情事件的真相和本质,分析舆情的特征和规律,预测未来的舆论趋势走向、找出苗头性信息,并提出解决问题、引导网络舆论的对策及建议,为管理部门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决策参考。

3.3 舆情研判有助于建立最广泛的“网络统一战线”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舆情中,职场人群、媒体人士、知识分子、网络“大V”参与热度不减,“90后”“00后”也积极参与,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利益诉求的人,造成了舆情前端防范风险和处置难度明显加大,这就需要平衡好群体利益和内外利益。

针对各个群体进行“靶向”研判,有利于统筹群体间的利益关系,谋求出最大公约数。从这个角度讲,网络舆情研判是建立“网络统一战线”的有效手段建设清朗网络空间需要多行业、多群体参与,将更多高智、高知、高称、高技能行业代表、“网红”人士吸纳进来,这有利于接纳、传递专业声音,洞察社会基本面和不同群体的敏感心理,抓住有利时机和关键人,把握好政府发声发力的节奏和分寸,借助互联网促进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4 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的若干建议

网络舆情监管是一套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舆情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采取和研判这两个关键环节,同时,舆情工作涉及政府、媒体、公众等多个主体,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网络舆情监管应该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思维,多方发力、全面监管、各领域配合,按照管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开展。政府要习惯于在网络奥论的众声喧哗中进行公共治理,诚恳回应网民关切,及时澄清网络谣言,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妥善解决舆论聚焦的问题,去伪存真。

4.1 被动应对,拖延逃避

在网络舆情概念出现的初期,许多人容易将舆情简单地理解为负面信息,面对舆情危机,显得慌乱而无章法。种种案例表明,舆情出现后,“报比不报好、早报比晚报好、自己报比别人报好、主动报比被动报好”。舆情应对不能存有侥幸心理,逃避或视而不见并不能使舆情事件自动消失,反而容易造成网民情绪反弹,令涉事部门陷入信任危机,折损公信力。

4.2 主动引导,做好回应

信息发布的及时与否决定了事件不同的走向。随着各地区各部门对舆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媒介素养的不断提高,舆情应对也更加主动和从容。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发布,这是“政务舆情回应”第一次以在中央文件中的标题的形式出现。文件指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切实增强舆情意识,建立健全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落实回应责任。

4.3 抢抓时机,注重实效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一方面,面对突发舆情事件或群众关切话题,相关部门往往掌握大量信息,在掌握科学研判方法进行正确预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快速反应、主动回应,有助于掌握主动权、话语权、主导权,展现重视、负责的态度,推动事件解决。另一方面,新技术催生的各类新兴平台,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和渠道。这就要求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用网、触网,不断学习和运用新载体、新技术、新手段,建设网络阵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从而有的放矢地回应关切、解疑释惑,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当前绝大多数政府部门均已入驻微博、微信等平台,开设政务头条号、抖音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4 风险前置,引入“舆评”

以往的舆情管理工作偏重事后应对,这样的救火式思维、被动式应对方式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已经不合时宜。党政机关应充分认识到风险前置的必要性和全流程管控的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随着全媒体、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党政机关决策、管理、执行方式需要越来越开放、科学,建立舆情风险评估机制,主动将“舆评”与“环评”“稳评”列入重大事项决策环节显得必要且迫切。从“灭火”到“防火”,表面上看是思维的转变,实际上是党政机关工作流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全方位串联,从而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舆情传播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同时,为政府的网络舆情回应、舆论引导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的同时,也使政府面临这么多新的挑战、新的问题,如何从容面对这些风险挑战,做到防患于未燃,就要充分发挥舆情研判的积极作用,拓宽舆情工作的广度,挖掘舆情工作的深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做好全媒体环境下的舆情回应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0:33.

[2]陈福集、黄江玲.国网络舆情演变文献研究综述[J].西安:情报杂志,2013(7):54-58.

[3]唐涛.网络舆情治理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96.

[4]杨明刚.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7:125-126.

[5]李泾.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长春:情报科学,2018(12):66-70.

作者简介:郭丽娟(1981--),女,汉族,河北省张北县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副教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网络舆情,网络安全。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