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唐 静 胡 琪 吕欣恬 德汉谚语表意相近、物象不同的对比研究——以有关数字、身体部位、动物的谚语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11-23 07:52:05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唐 静  胡 琪  吕欣恬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摘要:谚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具一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为促进德语谚语在学习者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坚定学习者的文化自信,本文以较为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数字、器官、动物三个主题的中德谚语为例,主要从文化背景角度对表意相近但物象不同的德汉谚语进行对比研究,使人们能够深入体会谚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特征,以及谚语所反映的中德两国文化的差异性,为德语谚语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奠定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并对中德文化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谚语;德语文化;中国文化;文化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D2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对外宣传亟待发展。外语研究者与外语学习者不仅应将外国语言文化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对象,也应坚持文化自信,对本国语言文化熟稔于心,能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服务国家与社会,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谚语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话语,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其口口相传、源远流长,更承载了无数历史文化故事与古代人民的生活经验。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谚语就是窥见其背后文化的一条便利之径。
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与思维方式,因此不同民族谚语的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对此,已有许多学者做出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与对比了中德谚语。这些学者中有如李苏、李晓婷等人,从文化和历史背景角度分析德汉谚语[1];也有如张申威、何丽萍等学者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中德谚语进行研究[2]。但这些成果与近年来发表的,对中英谚语、中日谚语或者仅从中国谚语入手介绍、分析与推广的论文相比,德汉谚语的比较分析相对较少,或者研究时间较早。此外,现有研究成果中少有专注于德汉谚语表意相近却物象不同这个角度,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研究。鉴于此现状,本文选取有关数字、身体部位的谚语为例分析中德两国谚语表达方式与使用习惯差异,探究中德文化,尤其是谚语文化间的差异。
1 对比研究与分析
1.1 数字相关
数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在表示具体数量或非具体数量时,人们都会用到数字,数字蕴含着民族的特殊文化习俗。据统计,1200条汉语谚语中含有数字谚语186条,占谚语总数的16%。[3]《德语谚语词典》中也收录了百余条数字谚语。笔者以中德谚语中采用的数字不同,表述的意思却相近的两条谚语展开具体分析。
1.1.1 汉语谚语中的“二”与德语谚语中的“三”
在中国有很多带“二”或具有“二”的含义的谚语;而在德国,人们更加偏爱数字“三”。
以“Aller guten Dinge sind drei.”为例,德国人使用“drei”,而中文翻译则译为好事成双。双即数字“二”,中国人之所以钟情于“二”这个数字,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意义非常特殊。首先,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利的数字,中国的小家庭需要由一夫一妻两个人构成,双亲健在,夫妻和睦方能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4]其次,中国人讲究对称之美。梁思成曾言:“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中国的建筑大至庙宇宫殿小至亭台楼阁无一不注重对称原则。不仅是建筑美学,在诗词歌赋方面,中国人也讲究押韵与对仗工整,中式对称早已深入民族灵魂。而德国人使用“drei”是因为数字“三”对于日耳曼民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追溯至中世纪一年三次的政治和决策机构的会议与被称为“omne trium perfectum”的拉丁原则,即三等分规则——三件一组的事物皆完美,三即是全。此外,在欧洲文化中,数字“三”代表上帝的三位一体,因此可代表灵魂与一切属灵的事物,被赋予了无穷的力量与权力,能够给人带来美好且期望得到的东西。[5]因此,在德国谚语中含有数字元素的谚语通常使用数字“三”。
1.1.2 汉语谚语中的“九”与德语谚语中的“七”
中国人十分钟情于数字“九”,德国人却更钟情于数字“七”。
以“im sieben Himmel”为例,德国人采用“sieben”,而中国人则多说九重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且九为最大的阳数,因此中国人常用的数字“九”并非指九个,而是一个概数,用来表示数量众多。根据基督教的《圣经》记载,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界,同时数字“七”在天主教看来也具备特殊意义,七大罪、七圣礼、七美德等均采用数字“七”来表述。在基督教的象征意义中,数字“三”代表灵魂与通灵的事物,数字“四”代表古代的四种元素,而古代世界观中,四种元素共同创造物质事物。数字“七”由数字“三”与数字“四”组成,即可代表物质也可代表精神;且在日耳曼部落中,数字“七”代表幸运,因此德国人更爱使用数字“七”。
1.2 身体部位相关
身体部位相关的谚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往往应用较为广泛,隐含了丰富的文化习俗。与此同时,此类谚语也反映了人类由自身推知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较多地融入了生存智慧与交际哲学。[6]也正是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表意相近且与器官相关的谚语在中国和德国所采用的物象,即具体部位,也不尽相同。
德语谚语中的“鼻子”与汉语谚语中的“头”。大鼻子是大多数中国人眼中西方人最为突出的面部特征,在德国知名的Fischer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发表的德文原版书《大鼻子》(Die Langnasen)里,则专门指代德国人。而鼻子也恰恰是德国人较为喜欢的五官,在所有的身体器官中,关于鼻子的俗语或谚语是最多的。首先,在德国人看来,鼻子代表了整个人,代表整个人格。其次,鼻子也相当于德国人对外界表达情绪或性格的外在表征。
而中医经络理论认为,头部为“诸阳之首、百脉之宗”,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对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也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张介宾注:“皆上升于头。”因此可以说,头在中华民族心中的地位,就如同鼻子在德国民众心中的地位。例如,中国人说“太岁头上动土”,德国人则用“jmdm. auf der Nase herumtanzen”,在鼻子上跳舞,来表示某人的为所欲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中国人常说“埋头苦读”,德国人则说“seine/die Nase in ein Buch stecken”,埋鼻子,来形容刻苦读书;中国民间俗语“独占鳌头”、“出头鸟”、“大露头角”等,德语“die Nase vorn haben”则表相近的意思,即表现突出。
1.3 动物相关
动物作为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意象,中德两国均从其上衍生出了许多朗朗上口的谚语。受地理环境、宗教习俗、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两国有关动物谚语文化中具有许多表意相近、物象不同的谚语。笔者在《中国谚语大辞典》中共统计出有关动物的谚语1256条,占谚语总数的11.9%,涉及98种动物[7];《德语谚语词典》中也收录了百余条动物谚语。其中,羊这一意象在两国谚语中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据此分析。
德语谚语中关于“羊”的谚语与汉语谚语若干。德语谚语“Ein räudiges Schaf steckt die ganze Herde an.”直译为“一只吵闹的羊将会感染整个羊群”,语义类似于中文中的“害群之马”、“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汤”。该谚语一定程度上源于德国牧民们的日常经验,当羊群中的一只羊发出叫声,整个羊群将很快充斥着此起彼伏的附和声。而害群之马则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中的“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8]可见二者表意相近,运用的情景相近,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了迥然不同的意象,即“羊”与“马”。
这一对谚语表意相近但使用的意象不同,可归因于德、汉文化、历史方面的多个影响因素。在德国,牧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德国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亦有优质品种美利奴羊。据1871年调查,当时全德共有羊2500万只[9]。而中国古代人民聚集的区域主要在中北部,长江、黄河流域,缺少辽阔的草原供畜牧业发展,反倒是马匹作为交通方式、军事装备有较为广泛的培育与养殖。马由于其俊美流畅的外形、高尚的品格,自古以来在谚语中也多以褒义出现。“中国人用‘龙马精神’代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向上的民族精神”[10],据笔者统计,《中国谚语大辞典》中收录的关于马的谚语为168条,而关于羊的仅有38条。可见,劳动人民更易从身边最广泛的群体中总结出生活规律,进而口口相传,逐步推广。
德语谚语“Den Bock zum Gärtner machen.”语义为“让山羊做园丁”,主要用于表达让某人履行不适合他的任务或职位。因为山羊对草坪的破坏力是绵羊的数倍,他们食用草根,并用蹄子刨土,极易破坏地表生态。而草根是将土壤颗粒编织在一起,防止它们因风或水而流失。如果将地表翻开,则强烈的季风可进入下方的松散土壤,从而影响土壤的养分水平,进而影响植被。因此,在传统德国文化中,人们认为山羊也是贪婪的象征,如果花园请山羊来做园丁,那么势必是不合适的。中文中“驴唇不对马嘴”有相近的含义,出自《景德传灯录》第十九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绕你从朝。”。由于驴和马作为中国古代的常见家畜,且有众多相似之处,常被用来比对。
在德语中羊多被视为呆傻的形象,比如“向狼忏悔的是一只笨羊”(Das ist ein dummes Schaf, das dem Wolf beichtet),“信任狼的羊是一只蠢羊”(Das ist ein närrisches Schaf, das sich dem Wolf anvertraut)等。中文则常用“猪”来指代愚笨的人。中国人民常食猪肉,便在刻板印象中认为好吃懒做的猪是邋遢而愚笨的。而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羊”曾是中文中常作“乖顺”义,《国风·召南·羔羊》用身穿羔羊皮毛的比喻品德高尚的卿大夫;《增广贤文》中赞羊有跪乳之恩,用作懂得感恩的正面形象。
2 结语
谚语具有较为明显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是一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中小学生课本里、高校德语教科书里都编排了谚语相关的教学内容,可见谚语对于语言学习者准确应用语言、了解文化历史都十分重要。也只有更好地了解两国文化特点与内涵,才能有效疏解文化差异、语言异同带来的偏见与冲突。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部分表意相近但物象不同的德汉谚语,揭示了中德两国在谚语表达与使用习惯上的文化思维差异,以及背后的部分原因。由于笔者收集与整理的德国谚语有限,得出的研究结论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中德学者从不同方面认识德汉谚语所体现的文化意蕴,也为中德外语学习者提供便利,帮助国人加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中德两国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李苏.浅谈德语谚语的文化内涵[J].德语学习,2007(04):19-22.
[2]张申威.浅析德汉熟语中的数字对应关系[J].西安:大众商务,2010(16):248-249.
[3]张红雨.汉维谚语中数词象征意义的对比[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05):100-102.
[4]张申威.浅析德汉熟语中的数字对应关系[J].西安:大众商务,2010(16):248-249.
[5]何丽萍.东西方数字“三”的文化对比分析及其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282-284.
[6]宋海燕.人体隐喻与汉语人体器官类俗语的文化内涵[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6):104-105.
[7]黄荣.中日动物谚语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22.
[8]赵振钧.新编成语十二用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05:125.
[9]賁春辉.德国养羊业[J].中国畜牧学杂志,1959(06):165-166+193.
[10]蔡兰.汉、吉语言中的动物谚语及其文化内涵对比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13.
作者简介:唐静(2002—)女,安徽合肥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学生;胡琪(2002—)女,江西抚州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学生;吕欣恬(2001--)女,福建厦门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学生。通讯作者:王丹若,女,德语语言文学硕士,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教师。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金辉 数字经济时代下 
魏 霞 浅议新时代我国 
王敬晖 方健康 徐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