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平凉出土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探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04-23 08:20:15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平凉出土北魏佛教石刻造像探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平凉地处陇东地区,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北魏时期佛教文化发达,佛教石窟和石刻造像丰富。尤其是孝文帝迁都以前的佛教石刻造像,为研究早期佛教艺术和了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平凉;北魏;佛教;石刻造像;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K8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29-03

平凉地区横跨陇山,位于陕、甘、宁三省交汇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古丝绸之路东段南、北道都经过平凉境内。北道从长安出发,沿泾河北上,经今陕西乾县、彬县到达甘肃泾川,从泾川再到平凉,向北出萧关至宁夏固原,沿清水河北上,折向西北进入海原、甘肃靖远,渡黄河向西进入河西走廊。南道由长安沿渭水西行至今宝鸡,再到陇县,经大震关翻越关山向南到达甘肃清水、向北进入张家川,两地都可以到达天水。也可以不经过大震关,向北进入华亭境内,至泾源翻越六盘山到陇西,或者沿祖厉河北上,在靖远渡过黄河到达河西走廊。除这些主干道之外,还有许多错综复杂的支道。佛教随着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传入中国境内,时间不晚于十六国。据《出三藏记集》卷7《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序》记载,此经是十六国时期著名高僧竺佛念在后秦辅国将军姚旻支持下于后秦建初六年(391)在安定城翻译的。安定城即今平凉泾川。公元430年,北魏太武帝亲征赫连定,平凉守将“赫连社于、度洛孤面缚出降”,自此平凉纳入北魏版图。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以云冈石窟早期昙曜五窟佛教造像样式为蓝本的佛教造像艺术在北魏境内迅速发展起来,尤以太和年间(477~499)的造像最为著名,平凉境内出土最早纪年的北魏造像也在太和年间(477~499)。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凉地区佛教艺术发展进入高峰期,成就了平凉辉煌发达的佛教文化。本文撷取平凉境内北魏时期的佛教石刻造像,试简单评析,以飨同好。

一、 华亭造像碑

碑高40厘米,顶宽23厘米,底宽19厘米,华亭县博物馆藏(见图1)。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佛座前浅浮雕一大象。佛磨光高肉髻,面相圆润,面部略残,双耳下垂。着对襟大衣,腰束宽带,衣纹突起,断面成浅阶梯状。大衣双臂褶襞之间几乎等距,成宽条状。双袖宽敞外哆呈直角形。下着裙,裙裾止于佛座边缘,未下垂悬覆于佛座之上,裙襞由上向下呈放射状。舟形背光,圆桃形头光,背光与头光之间刻重层线条,背光边缘用密集的线条刻画。佛两侧为胁侍菩萨,左侧菩萨右手上举于胸前,左手持净瓶。右侧菩萨双手合十,着长裙。

此尊佛衣有别于早期流行的通肩式、坦右式,从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播角度看,这一时期南方的佛教文化尚没有对北方造像产生影响,应该是受到北魏关中地区道教造像的影响。这种佛衣样式在其他地区很少见,而在关中地区则非常流行。北魏时期,关中地区佛、道并行,除佛教造像碑外,道教造像碑,佛、道混合造像碑也非常流行。华亭县博物馆藏的这尊造像碑佛衣类型可以从关中道教造像碑中找到渊源。陕西泾阳出土的延昌二年(513) 张相队造天尊像石(见图2)、延昌四年(515))盖氏造三尊式道教像石(见图3)主像大衣都为对襟宽袖袍服,双臂以及胸前褶襞成等距宽条状,双袖下垂呈直角对称状。华亭造像碑与此两尊道像相比较,大衣形制近乎相同,有异曲同工之妙。平凉禅佛寺遗址出土的西魏造像碑,其供养人着装也与华亭以及关中出土的造像碑佛衣基本相同,衣纹刻画有力,飘逸洒脱,袖口下垂,尖角突出,也应当是关中佛教艺术风格从时间和空间的进一步传播和拓展。这尊造像碑的年代大约在孝文帝迁都以前。

二、崇信造像碑

碑高106厘米、宽91厘米、厚21厘米,崇信县黄花乡出土,现藏于崇信县博物馆(见图4)。正中高浮雕一佛二菩萨,佛头部已残,着覆肩袒右式大衣,大衣领饰细密的折带纹,双臂、僧祗支刻画细密的平行线,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手结禅定印。两边为胁侍菩萨,头部残,上披帛下着裙,站立于相向的护法狮子之上,菩萨身体侧向主尊方向,微呈弓形。披帛向身体两侧拱起,绕臂后向双腿两侧外飘出。拱起部分内饰涡纹,下边飘带刻画细密的平行线纹。宽屏式背光,碑首为尖拱形。边缘从外向内依次饰火焰纹和联珠纹。横椭圆形头光,内饰卷草纹。佛与菩萨中间浅浮雕供养人两身。左边女性供养人头戴鲜卑风帽,身着敞袖短衫,下着裙,左手持长茎花蕾,右手提净瓶。右边男性供养人着宽袖上衣、大口裤,双手捧物。供养人着装体现了胡汉交融的风格。供养人上方围绕头光浅浮雕伎乐天六身,均手持乐器。头光正上方左边伎乐天吹笛,右边弹筝。左上方伎乐天手持细腰鼓,右上方伎乐天手持羯鼓。左右下方伎乐天皆作弹琵琶状。

佛大衣领折带纹样式较早出现于云冈石窟早期昙曜五窟第20窟,为北魏和平年间(460~465)以及太和时期(477~499)流行的标准样式。背光上的联珠纹为波斯萨珊王朝时期流行的装饰纹样,随着丝绸之路经中亚、西域传入内地,多用于钱币、丝织品等器物装饰,后来发展运用到石窟壁画、佛教造像之上。比如云冈第20窟主尊僧祗支边缘就饰联珠纹,西安出土北魏佛造像碑背光上面也用联珠纹作为装饰。此件石造像已经出现北魏关中地区造像的风格。佛衣上面细密的平行线纹,是北魏时期整个关中地区具有地域特色并且非常流行的造像处理技法,日本学者松原三郎称之为“鄜县模式”。

三、 泾川造像碑

碑残高45厘米、残宽50厘米,厚9.5厘米,泾川县宝宁寺遗址出土,现藏于泾川县博物馆(见图5)。此碑残损严重,只可看到主尊身部、左边胁侍菩萨及部分供养人,残碑用界栏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佛头部分及佛左肩缺失,着通肩式大衣,衣纹细密凸起成平行线泥条状,胸前衣纹呈“V”形并逐渐转变为“U”形,左右对称,手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狮子座上。右边胁侍菩萨手握衣带立于旁边,衣袖宽敞,下着裙,线条流畅,右边为胡跪的供养菩萨,弓腰低头,双手持物,一副非常虔诚的形象,姿态惟妙惟肖。中间一层雕刻护法狮子和御狮奴,御狮奴双腿弯曲,臀部着地,双手托举佛座,护法狮子胸部饱满,腿部矫健有力,相向而望。狮子座左边为卷草纹,右边虽残,但可以判断左右两边应该是对称的卷草纹。下层是一排供养人,左边可辨的是八位女性供养人;右边两男性供养人,一完整,一头部残。女性供养人上着衣,下穿裙,双手笼袖,长裙曳地,男性供养人着短衣长裤。男女供养人着装为北魏时期典型的鲜卑服饰,在北方地区具有普遍性。华亭县博物馆藏有一件北魏造像碑,年代当在孝文帝改制以前,上面供养人与此碑供养人如出一辙。在孝文帝改制后,北方地区依旧非常流行,深受鲜卑民族的喜爱。比如泾川县泾明乡长武城村征集的北魏永煕三年(534)侯囗德石造像碑佛座前面的供养人仍然身着鲜卑服饰。佛及菩萨上面细密凸起的平行线纹则是北魏时期关中地区典型的佛教艺术风格,与崇信石造像碑相比较,特征更加明显,关中地区佛教造像艺术对陇东地区影响之深可窥见一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