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浅述魏晋墓壁画反映的丝绸之路文化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04-23 08:23:47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浅述魏晋墓壁画反映的丝绸之路文化

[摘要]嘉峪关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自古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本文从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入手,解读砖画反映的历史。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民族交流融合、商旅往来频繁,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互相依存,在经济、文化、语言、习俗乃至宗教信仰方面差异逐渐缩小,呈现出多民族共存的多元复合文化现象。

[关键词]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丝绸之路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32-02

一、丝绸之路概述

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在历史变迁中,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是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知识,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先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纺织、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制瓷等工艺技术,绘画等艺术手法,儒家、道教思想等,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向西方并产生了重要影响。嘉峪关地区作为丝绸之路必经路段,深受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的影响。魏晋时期,中原战乱,河西地区则相对稳定,随着中原文化流传到河西地区,作为多民族聚集的嘉峪关吸收了中原文化因素,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汇,形成了河西独特的文化习俗。从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壁画反映的内容来看,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丝绸之路密不可分。

二、文化活动体现的关系

曹魏时期,河西割据叛乱势力平息以后,曹魏政权对河西地区加强了统治,使中断联系近百年的西域又复通使。西晋末年,中原陷入混战之时,内地徙居河西者源源而来,世族大家把中原文化带到河西地区,促进了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多民族杂居的生活环境及临近西域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河西乐舞艺术得到了发展。中国的音乐,其来自久。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很多官宦士族都懂音律、善弹琴,魏晋六号墓室的一幅壁画显示,两乐师在为男主人奏乐,左一乐师在弹阮咸琵琶,右一乐师在吹尺八长笛,中间放着盛有食物的圆槃、缽和耳杯等食器。三号墓一幅壁画显示,塌上坐四人,左起第一、第三人戴帢 ,第二、第四人戴角巾,右旁地上坐两乐师,头戴葛巾,一吹箫一弹琵琶。在一号、四号墓彩画砖上也出现了弹奏乐器的场景,乐器主要有琵琶、洞箫、长笛、阮咸、箜篌等。魏晋时期,这些乐器已经在嘉峪关、酒泉一带广为流行,其中箜篌作为代表性乐器列入《清商乐》,这些彩画砖对研究古代河西音乐史、乐器发展史都有十分珍贵的价值。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杂舞是魏晋时期民间舞蹈的总称,杂舞中既有前代遗留下来的“明君”、“圣主”,也有根据民间舞蹈创作的“杯盘舞”“拂舞”等。魏晋四号墓前室西壁的画像砖中,描绘一人怀抱琵琶弹奏音乐,漫步前行,一人双手高举手铃,作舞姿状。六号墓室南壁东侧七幅图连画七个舞女,她们有的持盘有的持巾,在翩翩起舞。酒泉丁家闸魏晋墓出土的《燕居行乐图》,舞伎头戴花冠,手持扇子起舞,显得轻盈洒脱,表现了三人在跳舞的场景。这些舞蹈吸收了民间舞蹈的精华,声情并茂,是魏晋时期舞蹈艺术的主流,同时,魏晋时期流行的“杯盘舞”在墓葬壁画中得到印证。透过这些乐舞类的壁画砖,我们不难看出,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社会相对稳定,流传河西的中原文化和西域艺术相互交织,出现了前所未有、影响深远的乐舞艺术,为我们研究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实物资料。

三、生活场景体现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主要家畜家禽仍然是马、牛、羊、猪、鸡、鹅、鸭等。在家畜饲养方面,《齐民要术》提出“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的役养原则。 魏晋墓砖壁画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表现炊事活动的场景:有杀猪、宰羊、屠牛、烫鸡、井边抬水、灶前烧水、案上切肉、制作面食、火上烤肉等,这一整套的生活场面熟悉而又亲切。在无数生活场面中,最频繁出现的是以屠宰各种动物为主的场面。在六号墓前室东壁下方,就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屠宰场景:《杀猪图》描绘的是一头形体笨重的猪伏在案上,案下盆里接满了血,最后有悬挂的猪肉;《宰羊图》在表现了一套相应的程序后,最后有悬挂的羊肉。我们都知道牛的体格相对于猪和羊比较高大,所以在《屠牛图》中采用另外一种宰杀方式,画面中屠夫一手紧拽牛的缰绳,一手拿榔头准备击杀牛,牛四足痉挛,挣扎着不肯向前,牛眼瞪得通红,背部高高躬起,生动地表现了牛恐惧和害怕的样子,像这样的屠宰方式在现在农村依然沿用。

四、生产活动体现的关系

丝绸文化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古籍中常有“农桑并举”的记载。“一妇不蚕,或受之寒”的成语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蚕桑业的高度重视。位处古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在魏晋之前气候温暖,适宜种桑植桑树,养蚕制丝。以后,气候逐渐转冷,无霜期缩短,植桑者渐少,养蚕者甚至不见于史籍。但从魏晋墓砖壁画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嘉峪关桑蚕业的繁盛情况,已发现桑蚕业的画像砖有几十幅,不仅有《桑园图》、《采桑图》、《蚕茧图》、《丝束图》、《绢帛图》,还有许多养蚕缫丝的工具和器皿。根据历史记载和彩绘砖画生动形象以及考古学家的发现论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最迟在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不仅是丝绸之路运送丝绸的必经之地,而且本地区已经开始有养蚕缫丝的生产活动,为发展中西经济交流做出了贡献。

魏晋时期,由于畜力拉耙的出现,土壤耕翻后反复耙耢,消灭了土层中的大小坷垃,形成上虚下实的上层,再加上播种后的挞、辗、锄等一些耕作措施,使得土壤保墒蓄墒的能力大大加强。《齐民要术·耕田》云:“再劳地熟,旱亦保泽也。”标志着中国北方旱地传统的保墒防旱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新增农具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畜力拉耙的出现。汉代虽有竹木耙和铁齿耙,但均属人力耙的范畴。而比《齐民要术》早2世纪的嘉峪关魏晋墓葬壁画,即有畜力拉耙形象出现。嘉峪关墓葬壁画中畜力拉耙是长条形的钉齿耙,有两牛牵引的,也有一牛牵引的。西汉时期,北方的牲畜大量引入中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带来了他们的生产习惯和生产技术,并加速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这些总结不论在农学史上,或是在生物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