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嘉庆六年影宋刊本《尔雅郭注》研究1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05-16 11:16:59 作者:张晓埕 来源: 文字大小:[][][]

嘉庆六年影宋刊本《尔雅郭注》研究

[摘 要]《尔雅》是中国较早的一部字书,流转千年,有众多注疏版本传世,晋郭璞的《尔雅注》是《尔雅》注本中最为精良、流传最广的一个本子。嘉庆六年曾燠从曹文埴处获得佳本予以影刻刊行,本文着重对这个版本的《尔雅郭注》进行初步的探索,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嘉庆六年影宋本《尔雅郭注》版本情况、避讳问题、校勘初探、结语。

[关键词]尔雅郭注;嘉庆六年;研究;版本;校勘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引 言

《尔雅》是中国较早的一部字书,主要用于阐释字义,训诂词语。同时,它又是一部百科全书,涉及到古代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祭祀、器物、天地山川、鸟兽虫鱼等方方面面[1]。从古至今出版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尔雅》以及关于《尔雅》的注、疏等书。

《尔雅》的成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流传的版本非常多,并且杂乱,篇目不定,正文偏差,但随着时间的演进,《尔雅》篇目、篇次,正文渐趋稳定与归一,形成了目前三卷十九篇的现状。东汉之后,郭璞为之作注。当然,东汉至西晋的百年之间,已有刘歆、樊光、孙炎等人为《尔雅》作注,这些人所做之注被郭璞认为“犹未详备,并多纷谬,有所疏漏”[2],已散佚。《尔雅郭注》遂成最为通行的注本,成为雅学史上最重要的基础文献[3],后人亦在此基础上再为注疏,成为《尔雅》研究必不可少的部分。

2 嘉庆六年影宋刊本《尔雅郭注》版本演变及版本情况

《尔雅郭注》经由历朝历代不断抄写、印刷、刊刻、影抄之后,版本情况异常复杂,唐宋以前,雕版活字印刷之术尚未流传,因此揣测此时的《尔雅郭注》多以写本传世,诸如唐写本《玉篇》残卷。既为写本,多以孤本或者少量抄本传世,不能像印刷本那样可以批量生产。由于数量不多,流通不广,所以容易散佚。因此,现在多不见有《尔雅郭注》唐宋以前的写本传世。唐宋之时,雕版、活字印刷术兴起,这为图书的批量流传奠定了重要基础。到了宋朝,雕版印书已广为传播,且刻印技术日臻成熟,应用的范围也大为扩大,此期之刻本精良不苟,纯青质朴。元人又加影钞,流传至清,嘉庆六年影宋刊本《尔雅郭注》即以元人影写之本为底本,又加影刊发行。

明清之际,影抄旧本甚为流行,仿宋元影刻之风盛行,清乾嘉之时尤盛[4]。当时许多藏书家诸如顾广圻、张敦仁、汪阆源、赵怀玉、孙星衍等都加入了这一行列,此期影抄了许多宋元刊本图书,大多为精品,嘉庆六年两淮都转盐运使南城曾燠刊刻的影宋刊本《尔雅郭注》为此期之精品。

嘉庆六年影宋刊本《尔雅》之名,在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封面仅注名为“尔雅”二字,六孔线装,下标册序,封面钤“贵”字,每册书前页皆盖“木村浩吉寄赠本”,书内有“京都大学图书印”印记,另钤盖藏书印及私章数枚,盖为清朝传日之书。在道光燕山阎氏德林藏本的封面题名为“尔雅图”,四孔线装,此书扉页有大字篆字“尔雅音图”四字,左右有“嘉庆六年影宋绘图本重摹刊”“艺学轩藏版”两列小字隶字。书前载藏书跋语,语后起钤藏书印“德林和印”“二十四琴书屋”。亦有藏书名为“影宋钞绘图尔雅”者,各书品相、封面颜色、装帧有所差异,由此可知此书封面之名可能不统一。

此书为一函三册,线装,纸本,黑口,双黑鱼尾,版心中镌“尔雅”及其卷次。分上、中、下三卷,下卷又分前后两卷,实四卷,每卷卷末均镌刻一列小字“秣陵陶士立临字,当涂彭万程刻”。其中,《释诂》至《释亲》无图,中、下卷诸篇有图,图皆细线工笔,刻画不苟,惟妙惟肖,每图右上角皆有标注,白框黑底,白文名之。注和音夹入正文,注即是郭璞所作之注,注音采用反切、直音的方法,在注音之时往往夹于正文之中,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书前载郭璞所作《尔雅序》一文,半叶八行十三字,字体有颜意,浑厚大气。随后付曾燠文《重刊尔雅音图叙》,此文字较《尔雅序》,字体略小,半叶九行十六字,字体与前者殊异,略微娟秀,颇有柳风,瘦硬挺秀。正文字体愈小,半叶十二行二十字,小注与音双列,半于正文,字数相同,字体清秀舒展,揉颜柳之气。此本为曹文埴所藏元人影宋钞写本,后赠曾燠,孙星衍、张敦仁皆见而誉之,并嘱曾燠以广其传。书中所载之图百余幅,由清代著名工笔画家姚之麟摹绘。该书开本阔大,写刻精绝,由江南名手陶士立临字,彭万程刻字,艺学轩藏版,艺学轩盖为曾燠藏书之地。此书集书、注、音、图于一体,又为当时名家绘图,名手写刻,专家藏书校勘并与刊行,可谓精良之本。

这个版本的《尔雅郭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原因之一在于参与此书刻印的人多为当时名家,他们刊刻了很多精美的本子。诸如陶士立,秣陵人,清嘉庆十一年藤花榭刻本说文解字,即由此人临字,书工精美,柔和颜柳书体之特色,颇具馆阁之风,对此书而言,隽秀的书体无疑为之增色不少,使之不仅是一本小学读物,更像是一本艺术佳品。刻工彭万程与清四大刻工之一的刘文楷共同参与刊刻了清嘉庆丙寅顾广圻覆刻明吴元恭刻本《尔雅注》。这个本子的插图部分仍然采用的是姚之麟的绘本,可见其本之佳。由此也可推论,当时,一图可用于多书,此图亦为传世的尔雅附图中最为精美的插图,后来所印之书多采用此图,线条细致不苟,工笔别致,画面栩栩如生。

再观此书之印刷,墨色浓郁,清晰匀称,经久流传不失其神,精美绝伦。同时,书籍的流转、校勘、刻行皆经于其手,以藏书来论,其流转脉络清晰而有价值。又此书校勘之精良,所选底本为宋元佳本,又经名家校对而后刊刻,所选注音,书前曾燠已做考证。此本《尔雅》集诸家之成,底本、校勘、刊刻、印刷等俱是精美,并不逊于宋元诸本。

3 嘉庆六年影宋刊本《尔雅郭注》的避讳问题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风俗,大约起自周,成于秦,盛于唐、宋,明、清避讳尤严[4]30。《尔雅郭注》流转千年,版本情况复杂,影本所跨时间较长,致使此书底本情况不甚明了,即所影刻之原书所用的底本不明,传承关系复杂。再者宋朝至清代,文字用字尤为讲究,政治管制更加强烈,在书籍的写作、刊刻、流通领域尤为注重用字的避讳,所以其避讳问题亦是复杂难辨。是忠于原本,一丝不动的影刻下来,还是要为避今讳、或者校勘之故而改动若干字眼?本书底本为元代影写宋本,而本书又刻于清嘉庆年间,三个时间点为宋、元、清,而宋、清两朝对文字的管辖极为严格,很讲究避讳,元朝稍弱,但不应遗漏。宋讳,元讳,清讳三者在本书中杂糅,因此难辨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