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孙中山:一位真正的爱国者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12-29 08:35:41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pdf页

在近代中国英雄谱上,孙中山素以“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彪炳史册。据其自述,自1885年中法战争中国失败之日始,他就立志推翻满清政府。此后四十年,经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战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等重大事件,孙中山为国家独立、自由、富强从未停止奋斗。

在过去一百年,孙中山的爱国情怀不断激励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抛头颅洒热血,不懈奋斗。但最近若干年,随着一些新史料的发现,随着思想解读多元化,孙中山思想、言说、行动,不断受到质疑。最严重的指控,以为孙中山往往为了党派利益牺牲国家利益,甚至有人将其行为上升至卖国。其实,如果将孙中山的思想、言说、行动,放在近代中国大转型的视角进行观察,批评者的指控并非不可解释,孙中山仍然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革命与爱国

近代中国的全部问题,就是如何应对西方工业化的冲击,寻找一条从传统通往现代的路。用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话说,“中国能现代化吗”?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最敏锐的一群盗火者、领路人之一,他对西方社会,对人类社会发展大势有深刻理解,知道世界潮流的基本趋势,知道中国必须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必须踏上现代化康庄大道。

从这个观点理解孙中山的选择,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为此目的,他可以像千百万中国士大夫一样,遵从旧权威,改良、改革、变法、渐进。但这些一一化为泡影,孙中山意识到此路不通时,他不仅有权利革命,有权利推翻旧权威,而且正当、正义,无可挑剔。

孙中山并不是一个天生的革命者,留学归来,孙中山像儒家伦理所教导的那样,遵循修齐治平的原则,将这些原则推而广之,在家乡推动点滴改良,整修道路,装点路灯,引导乡村百姓接受科学理念、方法,迎接工业化冲击,试图通过拯救日趋衰败的乡村,以农村复兴带动社会发展、国家进步。

改良主义理想在近代中国并不容易实现,清王朝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习惯了旧有统治秩序,产生了不易克服的惰性。就像鲁迅所说,中国人喜欢调和、折中。比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打开一个窗口,大家一定不允许。但是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人们就会调和,愿意开窗。在孙中山踏上革命之路之前,清王朝已经失去活力,自乾隆末年以来的一百年,中国社会不论面对多大的冲击、挑战,都没有产生更激进的主张,因而那些平和的改革也就没有机会尝试。

据孙中山回忆,他之所以放弃改良主义,转变为革命者,主要原因就是对满洲人的失望。在孙中山看来,在满洲人的统治下,改良根本没有机会。满洲人的政府并不是中国人的政府,清王朝只是周边异族对中原的殖民统治。因此,中国现代化要想成功,必须推翻清王朝,重建汉人国家。

我们不能以“后世之明”指责孙中山狭隘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在孙中山思想深处,改良依然是社会进步的常态,但当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时,革命就是不得已的选择。中国革命的主题,在孙中山那里,不是传统的改朝换代,重建一姓之天下,而是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熔于一炉,毕其功于一役,既要重建一个汉人国家,更要建设成一个现代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真正的爱国主义,并不一定代表爱朝廷。

革命与爱国,并不冲突。这是孙中山爱国主义的精髓。

国家与朝廷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中国不败而败,年轻的孙中山极为愤怒,萌发了反满思想。九年后,甲午战争爆发,孙中山看到了清王朝的腐败,看到了清军的无能,看到了列强对中国的蔑视,告别改良,投身革命。在清朝两百多年历史上,他第一个喊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并由一个人的觉醒逐渐唤醒了一个民族。

甲午当年发布的《兴中会章程》解释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起源:“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振,如斯之极。”国家到了生死存亡危急关头,中国人应该站出来表达立场,“振兴中华”,“恢复中国”,重拾辉煌。

振兴中华,恢复中国,就是否认满洲人政治统治合法性。从清朝统治者立场看,这当然是叛逆,是谋反。但从现代民族国家立场看,甚至从儒家传统看,一个王朝的结束只是亡国,并非亡天下,振兴中华,恢复中国,用后来人的话说,是“保中国不保大清”。这就是士大夫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勇敢站出来挑战清王朝,名正言顺,并没有伦理上的任何窒碍。

许多否认孙中山爱国主义情怀的人,一个重要理由,是孙中山为实现革命理想,总喜欢与西方、日本那些富有冒险精神的人结成联盟,甚至为了实现目标,获取武器、款项,不惜承诺转让某些利益。质疑者不禁发问:这究竟是爱国主义,还是相反?

事实上,孙中山那一代革命者自从投身革命,就不再认同满洲人政治统治的正当性。既然不认为正当,理所当然有权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包括联合“敌人的敌人”。这与多年后列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有异曲同工之妙。

1895年初,中日战争大局已定,日军完全掌握了制海权,开始大规模向中国本土用兵。中国军队在东北、山东,也确实进行一些有力量的抵抗,但败局无法挽回,台湾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举兵勤王,保卫清王朝,进而保卫中国;也有人变对外战争为国内战争,借势推翻清王朝,进而保卫中国,重建中国。孙中山既然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然有权“不择手段”,变“敌人的敌人”为“我的朋友”。

经朋友介绍,孙中山与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恒次郎会晤,请求援助步枪两万五千支,手枪一千支,以“颠覆现政府”。

日本正在与清政府作战,为敌国,但日本政府并不相信孙中山的力量。中川认为,孙中山太年轻,“毫无经历”,难成大事。“今日之势,我(日本)国并无到处扩张势力之余地,如果说该人(孙)等举事使内地开放,我(日本)国人也不能充分扩大通商,享其权益。”基于这样的考量,中川恒次郎拒绝了孙中山的请求。

孙中山没有获得日本人的支持,起义照样进行。很多年后,有学者讨论孙中山该不该借着甲午战争的外部危机推翻清政府,该不该向敌国借力寻求帮助,以为当时中日两国处于战争状态,《马关条约》还未签订,日本为敌国。在这种大势下,孙中山要求敌国政府援助自己推翻本国政府,显然有损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如果日本政府真的加以利用,给予支持,将会给中国造成更为严重的局面。这个说法值得注意,也很有意义,但用后来“民族国家理念”去要求孙中山爱“大清国”,这在孙中山的政治理念上无法说得通。孙中山向敌国借力寻求帮助,推翻清政府,是因为他已经不再认这个清政府为合法政府。在孙中山的概念中,他、清政府、日本政府,是等边三角形,而不是“清日两国”对立。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48。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办。

欢迎老作者、新作者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辑:孔延莉 QQ511860427    41648008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