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孙中山:一位真正的爱国者【3】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12-29 08:37:12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孙中山,一个孑然一身的革命青年,当他与大清帝国对抗时,是那么的渺小。既然共和与民主是国际大势,为什么不能用国际资源为中国革命加点油呢。
    尽管有人对孙中山和各种国际势力的关系颇有指责,但将孙中山的思想、言说、行动,放在中国大转型的视角进行观察,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孙中山仍然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内争与外争

“爱中国不爱大清”,是孙中山早期爱国主义要旨。经十几年坚持,孙中山终于等来了历史机遇。1912年初,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新政府白手起家,并不掌控中国经济,其财政困难远远超出人们想象,拿不到军饷的军人不仅不会为革命牺牲,而且随时有哗变之虞。

新的政权架构不管有多少问题,但毕竟与清王朝很不一样。有了这个政权,可以渐进改良;没有这个政权,等于十几年奋斗仍然没有结果。为了巩固政权,孙中山确实“从权”处理了一些今天看来并不那么恰当的事情。

经各种关系介绍,孙中山决定向日本财团借款一千万两,承诺以招商局全部资产作抵押。1912年2月3日,孙中山在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陪同下,在南京会见充当日本政界、财界联络人森恪,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山田纯三郎等参加会见。森恪对孙中山说:

阁下也知道,当今世界乃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战场。白种人的先锋俄罗斯南下,将威胁我日本的生存与安全。为确保东洋的和平,日本认为有将满洲划为日本势力范围的必要。今日大势,单凭中国政府之力,是无法保全满洲的。满洲命运已定,革命政府前途维艰,若不依靠地理上、历史上有特殊立场的日本之援助,断难成功。如阁下能速下决心,舍弃命运已定之满洲,一任日本势力经营,以其代偿而得日本之特殊援助,完成革命大业,日本必应阁下之要求,采取必要之手段。不知阁下之决心如何?

森恪希望以援助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为条件,换取满洲。更直截了当地说,日本人希望孙中山将满洲割让给日本。经磋商,双方达成如下共识:

因财政穷乏,在旧历年底以前如能得到一千五百万元,则能战争,革命政府不致陷入混乱。与汉冶萍公司有伍佰万借款成立,故以招商局作担保与日本游船会社、英德美国一千万元借款在交涉中,若五日内两项借款无望,则万事皆休,孙(中山)、黄(兴)将与袁世凯和议,可能授袁以政权。孙答应租借满洲,日本为防止革命军之解散,在汉冶萍公司五百万元外,应立即借一千万元,以终止与袁世凯和议,故孙文,或黄兴为了满洲之契约将到日本一行。钱款不到手中,恐军队解散,南京动摇。孙文答应满洲之事如有意实行,在四日之内,汇一千万元并电告,则可与袁中止和议。

此笔款项的结局还可以继续探讨,但孙中山、黄兴主导的谈判以及这个共识,很多年来一直受到“卖国贼”的指责。指责者的看法是,即便南京临时政府军队因财政崩溃而解散;即便南京临时政府因财政无法支持而与袁世凯和议,交出权力;即便革命失败,清王朝继续统治中国,孙中山、黄兴都不应该将满洲权益租借给日本,不论日本用什么样的理由。

这是后来者的看法。但从孙中山、临时政府立场看,如果得不到有效经济支持,军队就会哗变,政府岌岌可危,政权就会拱手相让给袁世凯,革命就只能继续在路上。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自孙中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传播开来,汉人士大夫阶层一个普遍看法,就是将满洲人赶回老家去。这就像元末明初种族革命将蒙古人赶回大漠以北。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体谅,在孙中山那一代政治精英看来,满洲并不是中国本部。中国本部,就是长城以里,山海关以南。这是那个时候的普遍看法,也是孙中山愿意将满洲“租借”给日本的一个历史原因。

必须承认,中国为这个认识付出了惨痛代价,九一八之后的满洲国,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国联调查团及其报告,都为短视的民族主义上了一课。九一八之后,中国历史学家章太炎、傅斯年,甚至连熊十力这样的哲学家,都在重新论证东三省“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事实。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近代中国一曲高歌,也是中国从传统走出的一个关键。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利弊相伴,内争与外争,如果不注意长远,而汲汲于当前,往往会带来出其不意的后果。当然,对孙中山来说,这都是后话。

更何况,那时中国的统治者满洲人,从今天眼光看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个当然组成部分,但在清朝近三百年很长时期,汉人并不将满洲人视为同种,满洲统治者也不将汉人视为自己人。1898年政治改革期间,满人文悌敏锐意识到康有为等人创办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而后已焉”。他当面告诫康有为,“恐其(保国会)实生乱阶,令其将忠君爱国合为一事,幸勿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很显然,在文悌意识中,满汉两族利益冲突,根本就不是一个种类。

至变法失败,政变发生,满汉冲突意识在两族政治精英、知识精英中成为公开话题,慈禧太后、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以及许多外国观察家均相信满汉冲突为既成事实,无法忽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孙中山不将满洲视为“老中国”的一个当然部分,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奥秘。今日执意用现在的国家理念、疆域范围指责前人,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历史主义的历史观。

历史问题,不能抽象地谈。历史问题,只能就事论事。抽象谈,爱国也可以解释成卖国,解释成国家权利的丢失。

孙中山是真正的爱国者,他对国家、朝廷、政党、主权、国土一系列问题的看法,都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话语中去理解,放到近代中国大转型的脉络中去考察,否则就很难弄清孙中山的逻辑,就表错了意。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48。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办。

欢迎老作者、新作者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辑:孔延莉 QQ511860427    41648008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