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结构特点及艺术特色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6-08-01 15:00:29 作者:郭玉琴 来源: 文字大小:[][][]

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结构特点及艺术特色

郭玉琴(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甘肃张掖  734000

摘 要:马蹄寺石窟群的摩崖佛塔是当地独具特色的佛教艺术和文物遗迹。本文就通过对这些佛塔保存类型的研究、探索、分析,总结,说明了这些风格迥异的摩崖佛塔是研究佛教及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在本地区传承、发展、演变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关键词: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艺术特色

马蹄寺石窟群地处甘肃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绵延一千多公里,连结着我国中原地区和欧亚大陆,是古代著名陆上“丝绸之路”的咽喉和必经之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和回传过程中,在河西走廊沿线曾几度兴盛,留下了大量的佛教历史文化遗迹。被称为古代河西石窟艺术“三宝库”之一的马蹄寺石窟群,就是佛教在河西走廊传播途中的聚集地之一。马蹄寺石窟群不仅保存有北凉、北魏、隋、唐、西夏、元、明、清历代壁画、塑像作品,在石窟群周边还保存有大量的独具特色的摩崖佛塔。这些风格迥异的摩崖佛塔是研究佛教及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在本地区传承、发展、演变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宝贵实物资料之一。

一、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分布概况

马蹄寺石窟群由千佛洞、金塔寺、马蹄南寺、北寺、上、中、下观音七个单元组成,石窟群各单元间直线距离210公里不等,石窟群和摩崖塔均分布在各个单元周边的红砂岩崖壁上。

20112012年,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散落分布于马蹄寺石窟群各个单元周边的浮雕摩崖佛塔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考古调查和统计,并依据摩崖佛塔的分布地点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为六大区域;调查发现六大区域内现存有西夏至元、明、清摩崖佛塔462座,分布情况如下:千佛洞塔龛区域99座;北寺区域31座;马蹄南寺区域215座;格萨尔王殿区域47座;观音洞区域28座;金塔寺区域一座。调查结果显示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为国内所罕见,并具有开凿规模宏大,开凿时间跨度长的显著特点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大部分开凿在西夏末至元初,晚至清末,依据塔龛的形制及保存遗迹,各塔龛区开凿顺序应为:西夏—明代有千佛洞塔龛区、北寺塔龛区、金塔寺塔龛区、观音洞塔龛区、南寺塔龛区,明清时期有格萨尔王殿塔龛区。

二、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的结构和造型艺术特色

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大部分开凿在海拔高约28003000多米的红砂岩崖壁上的塔龛内龛体的高度和宽度决定了龛内塔的高度和宽度,龛体最高的约5米左右,最小的则不到1米。龛体形制变化多样,有圆拱形、长方形、梯形、三叶形等。有的圆拱形龛还带有人字形龛楣或阙形龛楣。龛内一般为一龛一塔,也有一龛两塔或一龛三塔,金塔寺塔龛区还有一龛七塔的,其龛体为长方形大龛,龛内凿雕七座佛塔,正面三座,左右两侧各两座,取“七浮屠”意。从塔的形制看,现存的460多座摩崖佛塔,大部分为覆钵塔,塔的要素全部具备。塔刹(塔的顶部)形式种类繁多,有日月莲花顶、日月宝珠顶、莲花顶、葫芦顶、日月宝顶、葫芦宝珠顶、火焰宝珠顶等,以日月宝珠顶居多,宝珠顶次之,葫芦顶稀少,分彩绘和素面二种。塔刹的两侧是幡带,幡带是供养佛、菩萨、庄严道场的用具,马蹄寺摩佛塔上的幡带,造型变化多样,不仅在塔的功能上强调了塔的庄严性,而且在塔的造型上也具有较强的装饰作用。幡带多做蛇状“S”形、倒“又”字形、“8”字形和飘带形等等。蛇状“S”幡带居多,一般自塔刹两侧曲蛇状向外吐出,尾部分叉,有的叉间还镶嵌饰物。“8”字形幡带和倒“又”字形幡带造型别致,大多雕刻在华盖和相轮两侧,“飘带形”的幡带上还雕饰栩栩如生、凌空飞舞的飞天。塔刹下方的华盖呈半圆形,多为素面,正面雕饰联珠和山形纹样的较少,底部做彩绘并饰有莲花纹样和千佛的居多,莲花和千佛为连续纹样,图案艳丽工整,多饰以石青、石绿、赭红等色。塔身颈部做相轮,相轮上部向内收紧,上窄下宽,相轮有十三级和十一级之分,其顶部和底部多用九、十一、十三的单数连珠做雕饰。相轮下方的“山”形小须弥座,一般作单层十字折角,有素面的,也有彩绘的。塔身多为覆钵式,覆钵上或凿一道或二道金刚圈,或在覆钵正中开瘗穴,形制多样,类型各异。覆钵体之下多饰以仰莲或覆莲一匝,也有在仰莲或覆莲之上再雕饰一圈连珠的。再往下是塔的座基,一般为圆形座基或凸字形须弥座座基。北寺塔龛区还有甁形塔,甁形塔的塔身为甁形,做方涩座基,雕凿简单不做雕饰,应为晚期之作。摩崖佛塔上用于存放舍利等物的瘗穴有单瘗穴、双瘗穴和三瘗穴,单瘗穴大多开凿在覆钵的正中或左侧,双瘗穴大多开凿在覆钵两侧或相轮两侧,亦有在覆钵正中开一穴,相轮左侧开一穴;三瘗穴则在覆钵正中开一穴,覆钵两侧对称各开一瘗穴,双瘗穴互不相通。

 

 

 

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多采用高浮雕、浅浮雕、圆雕、线刻和彩绘等多种技法,佛塔造型别致,装饰华丽,风格变化多样,雕凿手法精致细腻。比较典型的摩崖佛塔如:MQB20(图一)佛塔是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中一个典型的一龛三塔式摩崖佛塔,此塔位于千佛洞塔龛区,坐北向南。龛体与塔的整体造型和风格与其他覆钵塔大不相同,大塔座与以往的须弥座不同,以刻有云头纹的塔柱承托起一座大的莲台,之上再雕凿三

图一MQB2          日月宝顶覆钵塔,三塔塔基均为十字折角须弥座。中间的塔较大,高约1.40米,二边的较小,约1.10米。塔的要素全部具备,其相轮、华盖、塔刹都保存完好。中间塔的幡带呈二组,一组自塔刹两侧蛇状“S”形曲蛇状向外吐出,另一组呈飘带状,飘带末端为分叉的燕尾式斜尖,二侧塔的幡带则为一组,蛇状“S”形。三塔的覆钵均呈铃铛状,覆钵上均雕凿有一道突起的金刚圈,金刚圈两侧分别饰以一道突起的炫纹。这是马蹄寺石窟群唯一的一例三塔龛,设计独特、雕凿技艺成熟,可谓塔中精品。云头纹塔柱两侧各开有一口瘗穴。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的龛体大部分不做雕饰,有的塔龛只做人字形龛楣和阙形龛楣。MQB20塔龛的龛楣上不仅雕饰有茂密舒展的植物纹饰,正中还雕饰一只栩栩如生的金翅鸟,金翅鸟造型生动,宽大的翅膀振翅欲飞,两个铃铛似的大眼警惕地守护着佛国世界。MQB20号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摩崖佛塔,是古代的艺术家凭借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艺术构想,工匠们凭借高超的雕刻技艺和夸张的造型手法创作而成的难得的艺术珍品,也是我们研究佛教雕塑艺术发展史的活标本。

 

 

 

 

 

 

 

MQB012(图二)摩崖佛塔,也是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的精品。此塔龛位于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中区8号窟左侧,龛体高5米、底宽2米,拱形龛,龛楣不做装饰,形制典型。龛体内壁满绘石青和石绿相间的火焰纹饰。塔刹左侧的火焰纹壁画间还绘有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巴上师黑帽僧的形象。黑帽僧头戴折沿式黑帽,白色头光,面庞圆润,着坎肩,肩部凸起,外披僧氅,双手合十置于胸前,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黑帽僧尊称为黑帽上师,为噶举派黑帽系的噶玛巴,是藏传佛教各派中最早采取活佛转世制度的一派。MQB012号塔龛的黑帽上师壁画充分说明了西夏、蒙元时期是马蹄寺藏传佛教的发展的鼎盛时期,由此亦可以推断,具有此类特征的摩崖佛塔,开凿于1314世纪,即西夏至元明时期。龛内须弥座塔基上雕覆钵塔一座,正中饰有两道突起的金刚圈,有噶当供养之遗风。下方雕刻仰俯莲一匝。塔身颈部的十字折        图二 MQB012

角须弥座底边刻有两道凹线,底部做吉祥纹装绘。相轮为十三层阶,其顶部及底部以单数联珠做装饰,联珠略凸于相轮平面,并以石绿、赭红等在联珠的顶部做圈纹彩绘。华盖较厚重,正面及底部都不做装绘。塔刹为日月宝顶,幡带很有特点,呈S”自塔刹两侧曲蛇状向外吐出,尾部分叉。MQB012号佛塔造型完美,雕琢技法精致、细腻,反映出这一时期雕刻艺术的杰出成就。              

 MQB006(图三)摩崖浮雕佛塔位于千佛洞塔龛区域南泥沟口。塔龛开凿在高约2600米左右的山崖上,开龛雕凿的难度很大。龛体形制清晰,呈拱形,拱形龛内还凿有人字形龛楣。龛高5.50米,宽3.00米,龛体内雕有日月宝珠顶覆钵体塔一座,覆钵体两侧对称各开有一口纵长方形瘗穴。塔高5.40米,底宽2.60米,塔体体量宏大、造型富丽华贵。塔体的日月宝珠顶、相轮、十字折角须弥座和覆钵均与MQB012塔龛相同。

图三MQB006           MQB006号摩崖佛塔不同于其它佛塔的是它的幡带、华盖和相轮,其造型、装饰尤为突出;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的幡带大部分呈S”自塔刹两侧曲蛇状向外吐出,但MQB006佛塔的幡带则呈两组,浅浮雕,分别饰于塔刹和华盖两侧。塔刹上的幡带与MQB012摩崖佛塔相同,呈S”自塔刹两侧曲蛇状向外吐出,尾部分叉,叉间镶嵌饰物,另一组幡带则呈倒“又”字形悬挂在华盖两侧,这种上下雕饰二组不同风格幡带的独特造形,在整个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中并不多见。华盖底部的装绘也非常富有特色,华盖中心绘有复式的莲花纹样并彩绘,外围彩绘有类似龙骨的纹样。相轮较粗壮,上窄下驰,相轮底部的十字折角须弥座底部也彩绘复式的莲花纹,这些纹样,图案形象生动,精致工整,上下呼应,设色绚丽却不失古朴,以赭红和石绿居多,这种彩绘与雕刻相结合的造型手法,给整个佛塔平添了几份生机。几千年过去了,彩绘的莲花依然炫丽多姿,刹上的幡带迎风招展,昭示着佛塔的神圣和庄严。

三、从佛塔的演变看藏传佛教在该区域内的传承与发展

佛塔最早是佛教用来供奉佛陀或高僧大德遗物的建筑物。作为一种外来的建筑形式,自它随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不论在结构形制和建造工艺上都接受和融入了我国地域化、民族化的艺术特色,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不同的地域化、民族化的情感取向,赋予了每座佛塔不同的时代风格和内涵。同样,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也决定并形成每座佛塔不同的艺术流派和工艺特征。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与其他领域的艺术一样在其接受、借鉴、融合、发展变化的历史演变中都鲜明的表达和承载了这些地域化、民族化的历史信息和创作者的艺术思想和情感。

具有很强地缘优势的河西走廊,自古以来经济、文化交流就十分频繁,同时该地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自秦汉起,少数民族政权更替频仍。但河西的历代统治者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对佛教的笃信和大力推崇。从北凉、北魏、隋、唐起,到西夏、元、明各朝统治者中都不乏奉佛教为国教者,以至于倾国力大兴佛教、大建寺院。佛教的不断传承与发展使河西地区几度成为佛教兴盛之地。中唐以后,河西地区陷于吐蕃,藏传佛教大量传入本地区,加之吐蕃、西夏、元、明等政权对藏传佛教的极力推崇和普及,佛教信徒崇信藏传佛教的日益增多。特别是元朝建立后,藏传佛教在西北地区得以盛行,马蹄寺成为藏传佛教的圣地。人们礼佛诵经,修心祈福,佛教建筑也逐渐民族化、世俗化。在历代统治阶级大兴佛事、大规模开龛造像的过程中,信徒僧众们也集资募捐大量地开龛造塔,这是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开凿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时间跨度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地域影响,这一时期的摩崖佛塔也直接接受了藏地佛教的题材和技法并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

依据马蹄寺石窟群摩崖佛塔结构特点和艺术风格可以看出,以千佛洞、北寺塔龛区和金塔寺塔龛区为代表的早期的摩崖佛塔,其主要特征是体量宏大、形制典型、造型端庄华丽、结构合理,雕凿手法精致、细腻。佛塔大部分为覆钵塔,覆钵体多呈倒置的铃铛状,敦实雄浑。塔身下方多做覆莲或仰覆莲,雕刻精致须弥塔座座基或圆形座基形制典型;相轮较粗壮,且多在顶部和底部做彩绘单数联珠,个别佛塔的相轮底部做彩绘莲花纹饰;华盖厚重,多在正面或底部做装绘,纹样精致工整;塔刹和幡带造型各异、丰富多样,极具代表性。而晚至明清时期的摩崖佛塔,塔的元素虽然都具备,但无论是塔的造型还是雕凿手法,都过于简单、粗略。大部分佛塔体量小、雕凿简单。塔刹多为日月宝珠顶,形式单一,两侧多不做幡带。华盖较小且轻薄,一般也不做雕饰;相轮较高,造型窄长,上下收缩不大,比例不协调十字折角须弥座雕刻粗糙,形制不典型。塔身多做瓶形或桶形,这类塔身和座基都不做雕饰。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如雕刻有纪年题记“大明成化年五月初十日”的北寺“三十三天”内甬道两侧的数座佛塔。晚期塔龛的造型和雕凿也不像千佛洞塔龛区和北寺塔龛区那样高大宽博,多呈“小”且“浅”的拱形龛,一些塔龛的雕凿更是随意,出现不规则形。

如前所述,由于历史原因,西夏、元、明、清时期,马蹄寺这个区域的藏传佛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散布在石窟群周边藏传佛教性质的摩崖佛塔共有462身之多。石窟群遗迹除了马蹄南寺、马蹄北寺诸窟,千佛洞28窟,金塔寺东西二窟,上、下观音洞皆有藏传佛教遗迹。以马蹄北寺为例特说明:马蹄北寺1号窟,正壁开一龛,内塑高约3米的禅定印大坐佛,虽经近代重新装绘,但尚存元时藏传佛教造像宽颜细腰厚肩之特征;3号窟即“三十三天”石窟,共分五层,十九个窟,宛如一座宝塔,各窟之间以石级相连,窟内正壁均开一龛,龛内塑一身结跏趺坐佛,各个窟内旧有的元代壁画或新塑的造像均具备藏传佛教的特征;“第7窟俗称藏佛殿,是马蹄寺石窟群中最大的一座石窟,在三个入口之后,开26.3米、深9.85、高约13米的券形顶前堂。其后设宽9米、深14米、高约10米的平顶佛堂。绕佛堂左、右、后三面凿出宽约3.5米、高约4米的平顶礼拜道。就平面布局而言,此窟与亦集乃故城内的F6相似。很明显其设计是模拟较典型的格鲁派兴盛之前藏传佛教寺院中的佛殿……佛像虽经后世妆鎏,但十三世纪藏传佛教造像的风貌尚可髣髴;8号窟即有名之马蹄殿……此窟虽不存明以前塑绘,但从具有礼拜道的佛堂形制和前堂后壁开三门与保存早期布局的西藏扎囊桑耶寺康松桑康林、乃东玉意拉康相同等情况,似可推知其开凿时间约不晚于十四世纪”。

通过对洞窟遗迹的探究,说明马蹄寺石窟群藏传佛教的兴盛就在1314世纪,众多的摩崖佛塔也是在这一时期前后开凿,最早的大约在西夏末至元初,晚至清末,各个塔龛区皆有开凿时代之延续性,亦有早期开凿晚期装绘的塔龛遗迹

河西走廊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史上众多部落、民族的征战迁徙、繁衍生息,演变发展、创造出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使这里的佛教艺术呈现出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这里的石窟遗迹以及这些遍布山野的摩崖佛塔更好地具备和表现了介于藏地和中原特色的典型的藏传佛教雕塑、绘画等艺术风格和特征。大量的摩崖佛塔在一个小的区域内被大规模的开凿修建,也集中地体现了当地僧众对佛教虔诚皈依和崇敬所做的功德,为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乃至更高层面上的佛教文化艺术增添了辉煌的一笔,使这些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藏传佛教及其雕塑、绘画艺术成为河西走廊珍贵的历史遗存。                  

 

参考文献:

[1]宿白 张掖河流域1314世纪的藏传佛教遗迹[J]《北京大学简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

[2]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祁连山北麓马蹄寺石窟群浮雕舍利塔考古调查简报》[J]《华夏考古》2014年第4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办。

中国知网收录网址: http://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q/CJFD/XISL?Year=&Issue=&Entry=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辑:孔延莉 QQ511860427    41648008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