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的客家妇女运动探析 陈燕萍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05-17 11:50:13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的客家妇女运动探析

陈燕萍(龙岩市博物馆  福建龙岩  364000

摘 要:“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 毫无例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闽西苏区的革命实践中,占人口半数的客家妇女,如酵母一样,活跃于运动的始终,促进了这一变革的完成。客家妇女是客家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已为世人所公认。在历史上,客家女性是汉族女性中惟一没有过缠足陋习的女性,“天足健妇”也就成了客家妇女的真实写照。而更让人不为所知的是,客家女性具有传统的革命精神,在苏区革命斗争史中,客家妇女活跃在每一个角落,支前、扩红、卫生队,甚至残酷的战场上,都有客家妇女战斗的身影,闽西客家妇女在苏维埃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土地革命;闽西苏区;客家妇女;运动 

闽西客家妇女在苏维埃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客家妇女是客家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本文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的客家妇女运动作一些探讨。

一、闽西苏区形成之前的闽西客家妇女的生存状况

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区百分之八九十是纯客家县,客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大多数。闽西地处大山区,环境闭塞,交通不便,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落后,20世纪20年代初,很多地方生产技术还停留在原始的状态,与这种落后的经济、技术相联系的就是落后的、原始的文化。虽然封建政治权力,包括封建意识形态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是相对薄弱的,但客家的文化传统却得到很完整的传承和延续。对于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的客家妇女来说,这种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是畸形发展的重男轻女习俗,妇女繁重而全方位的劳动负担,童养媳、等郎妹等不幸的婚姻形式和婚姻生活,她们除了承担着沉重的家务劳动,族权、夫权、神权、政权这四大封建绳索如千斤铁链,牢牢地捆缚着客家妇女。客家妇女的这种生存状态,自宋元延续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二、闽西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中妇女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工作和妇女解放运动。在建党的初期,闽西共产党就发动了广泛的农村妇女运动,积极领导广大客家妇女投身革命斗争,并初步积累了农村妇女运动经验。1928年发生的“闽西四大暴动”中,张溪兜、张龙地、郑玉华等几百名客家妇女积极参加暴动,她们和男战友并肩战斗,送弹药、送情报、送茶水、护理伤病员等。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进入闽西,开始了创建闽西苏区的伟大斗争。为了帮助闽西的劳苦大众特别是闽西的客家妇女们翻身解放,闽西党和苏维埃政府特别注意调动妇女的积极性,针对客家妇女的生存状况和迫切要求,制定政策,进行宣传鼓动。

192910月,上杭县成立苏维埃政府后,在县、区、乡均设有“妇女委员会”和办事机构。上杭县苏维埃政府的29名执委中,有5名妇女执委,区苏维埃和乡苏维埃也有一定比例的妇女委员。

1929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杭县蛟洋文昌阁胜利召开,大会总结过去妇女运动中的经验,充分肯定了闽西妇女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1、做侦探;2、任交通;3、做宣传工作;4、参加斗争;5、做士兵运动;6、料理家务,代理为革命服务的丈夫;7、守卫放哨;8、煮茶饭;9、运输;10、能做男子能做到的一切工作。大会通过了《关于妇女问题的决议案》,这是闽西妇女运动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决议案确立了妇女运动的工作路线,制定了动员所有妇女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领导妇女参加政治机关的妇女运动任务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到1930年,闽西各县都成立了劳动妇女协会或者妇女联合总部。

193410月红军北上长征,闽西成立了比较健全的各级妇女组织:闽西特委、闽西苏维埃政府及所属县、区级党组织及苏维埃政府,都设有妇女运动委员会、妇女部或科。此间先后任过各级妇女组织的领导人有54人,另外在共青团和工会组织里,也分别设有青妇部和女工部。

三、闽西苏区客家妇女运动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在历史上,客家妇女向来就富有反抗精神,在抗元和太平天国运动中曾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表现。她们的胆略和硬骨头精神来自苦难生活的磨练,来自非人生活的强烈反抗。在创建闽西苏区的斗争中,客家妇女因苦难而孕育的反抗精神依旧,而且闽西苏区的妇女组织的成立,使得她们有了革命理论的指导和革命政党的领导,所以她们的斗争舞台更广阔,斗争的方向更加明确,表现更为卓绝,在参军、支前、生产、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她们的精神面貌,留下了一幅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1.破除封建婚姻,实现婚姻自由

在闽西苏区妇女运动初期,对客家妇女特殊要求的关注既是中共妇女工作的方针之一,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首先引起客家妇女兴趣的是婚姻自主权和改善妇女的家庭地位。

19299月,闽西上杭县第二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第十一条法案《婚姻法》,章程规定:“男女结婚,以双方同意为原则,不受任何人干涉,取消聘金及礼物”,“夫妻间有一方患残疾癫狂疾病者,经调查实在,准予离婚;妇女如有受翁姑、丈夫压迫情况,经乡苏证实后,准予离婚”;反动豪绅妻妾要求离婚者,即行离婚。上杭县苏维埃的《婚姻法》后来成为闽西苏区通行的保护妇女婚姻自由的法令。

19311128,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该条例用三个条文实现了革命对婚姻的重新规定:一、废除一切封建的包办、强迫和买卖的婚姻制度;二、实行一夫一妻,禁止一夫多妻;三、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即行离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是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名义颁布的第一部婚姻立法,正式确立了婚姻自由的原则。19344 8 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又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这些方针的提出和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极大地调动了客家妇女的积极性,使得客家妇女掀起了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热潮。

2.打破妇女“不能下田”的封建思想,积极生产,发展经济。

由于闽西根据地的大批青壮年男子参加了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奔赴前线,致使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广大苏区客家妇女便成为当地生产建设的主力军,用她们柔弱的双肩担负起了经济建设的历史重任。

1934年初,广大妇女积极响应“收集粮食,保障红军给养”的号召,打破“女人犁田会打雷,妇女插秧苗不长”的封建思想,才溪妇女王秋莲对女友们说:“在后方种田和支援前方也是干革命,”在她的带领下全村百分之八十的妇女掌握了插秧犁田技术。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广大妇女掀起了学习生产技术的热潮。长汀、上杭、永定等县都设立了教育生产委员会,负责指导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她们还通过乡与乡、组与组之间的劳动竞赛,调动了千家万户的妇女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生产。

为了保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的粮食供给, 在生产粮食、筹集粮食的同时,闽西人民还积极生产军需物资,支援红军的战略大转移。苏区纺织厂、被服厂、兵工厂的女工为补给红军的军需用品,也在日夜加紧生产。长汀斗笠厂是一个由妇女组成的军需厂,女工们用灵巧的双手赶制斗笠,该厂仅在1934年前9个月的产量就超过20万顶,从而确保了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时每个指战员一人一顶斗笠。宁化被服厂、长汀硝盐厂、长汀铁厂、四都兵工厂等工厂的女工,在长征前夕夜以继日地为红军赶制、生产了大量军需品,保证了长征中的军需。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闽西广大客家妇女不但辛勤劳动,积极生产军需物资,还节衣宿食,踊跃购买公债、募捐钱物。汀东妇女少先队大队长李秀莲用所有的金银首饰购买公债,受到《红色中华》的表扬。还有很多妇女捐出自己的陪嫁的耳环、手镯,把到期的公债票、借谷票无偿退还政府。

3.开展扩红、拥军优属运动,大量补充兵员,保卫苏区

面对红军各军团大量减员,兵力不足的情况,从19345月开始,中央苏区各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扩红突击运动。闽西的广大妇女在斗争中认识到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果实的重大责任。她们打破家庭的狭隘观念,破除“好男不当兵”的偏见,积极响应扩红的号召,通过采取各种形式,运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对扩红运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她们组织儿童宣传队、妇女鼓动队、文艺宣传队、劝导队等上街、上墟、下村、到户,进行宣传,演出革命新话剧、活报剧,演唱红军歌曲,出墙报,写标语,等等,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扩大红军,参军参战,是苏区人民的本份,是广大青壮年应尽的义务。因此,“当红军光荣,当逃兵可耻”成了苏区的良好风尚。

“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 毫无例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闽西苏区的革命实践中,占人口半数的客家妇女,如酵母一样,活跃于运动的始终,促进了这一变革的完成。客家妇女是客家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已为世人所公认。在闽西苏区进行革命斗争的年月,广大客家妇女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她们舍小家保大家,支援革命,或者亲自上前线参军参战,或者在后方大搞生产,做军鞋,抬担架,节衣缩食支援前方;她们在移风易俗,在婚姻自主、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一首山歌三个师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谁说女子不如男?闽西苏区的广大客家妇女充分证明了妇女运动的伟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钟兆云.邱文生等著:《将军与故乡》,见《歌声送郎当红军》,第49

[2]王观谰.《春耕运动的总结与夏耕运动的任务》,193452,见《红色中华》

[3]傅柒生.曾宪华主编:《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471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