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美术专业开展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 冉冉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05-18 15:14:50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美术专业开展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  

冉冉(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市  401331

摘 要: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美术院校的专业设置有不断细化的趋势。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专业发展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专业划分太细的教学体制和各个专业教学上相互封闭的状况,使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隘。许多教育学者认为,必须开展通识教育改革,回归专业教育的历史传统,使大学生们将已经分割的知识领域重新联结,逐渐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和独特的兴趣趋向,才能培养出高精尖的艺术大家。

关键词:通识教育;美术专业;全面人才

一、正确认识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

我国是较早实行通识教育的国家主张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同时有气质优雅的人。现代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课程。 美术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门,首先要接受的是人类文明精华的洗礼,传承经典,这些都应该在通识教育里体现出来。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由于个体有限的受教育过程,没有人能掌握全部的知识。然而,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具有转换和生成功能的知识,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知识建构中的头等大事。具有转换和生成功能的知识使专业知识与整体世界融会贯通,具有转换和生成功能的知识是开放的体系,能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获取信息与能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不切实际地标榜获得全面的知识,而是要把已经被割裂的知识领域中间,重新建构意义联结的桥梁。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艺术使真理领先,为了达到这一功能,美术教育的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要完美结合,和谐共处。才能使暗昧的精神世界得以敞开,使得青年学生与普通公众通过艺术有一睹真理面容之可能。

二、美术专业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

完善美术通识教育是对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有益补充,而美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完善与课程内容、形式的调整等都是美术通识教育整体水平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根据我国不同时代、不同国情的实际需求,对于其课程设置以及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性改革。推动美术通识教育改革,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合美术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以进一步指导具体教学方案等方面的革新,使其得以真正意义上的长远发展。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探寻与新的教学方式的开拓,已为部分高校所关注、继续深入改革并推广,这无论对于师资队伍本身素质的提升还是对于学校相关学分制的更新实施都起着推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得整体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教学质量得以提升,有助于高校知识与社会认识的无缝对接。

改革并完善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有利于普及通识教育,可以改变学生进入大学后各自专业的狭隘性,拓宽学生视野,通过美术通识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对于补充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他们的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适应性,提高他们的美术审美情趣,以及促进他们的各个方面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改革美术专业开展通识教育的路径

目前美术院校里所推行的通识教育,实践起来大多数流于形式,上到领导下到教师没有高度责任感。虽然一些院校满足素质教育的形势需要,将通识教育安排在教学计划里,但从不研究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的效果,选修课平时作业几乎没有,对学生的考核多以一篇论文或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通识教育占了一大块教学地盘,却不知收获在哪里,学生两头都受损失。因此美术专业对通识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

1.改善课程设置

避免类似美术类课程过于频繁地被安排在同一学习时间段,通过各种方式去除选课学生的选课盲目性,如安排专门负责美术通识课的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课程的课程内容与目标。另外,将美术通识课程的一个循环在短期内有连续性地授课结束,即缩短授课周期时间,增加课程的密集度,使得学生对于美术通识知识有个延续性的认知与记忆。

2.提高高校美术通识课教师本身跨专业综合水平与能力

建设一支集美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美术专业师资队伍首当其冲,作为美术院校的教师应成为艺术家兼教育家两种身份的人,努力学习文艺理论、教育学等知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使其更加明确教学对象的美术基础不一,放宽美术相关知识面,酌情降低专业知识点的难度,多了解美学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地方,增加与美术专业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量。同时了解美术通识课与美术专业理论课的差别,避免雷同,将美术普及性知识融会贯通地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避免了非美术专业学生觉得学得太过深奥,通过对于美术与其他人文、工科等学科相关知识的相互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同时避免了美术类专业学生因为美术理论上的重复学习而觉得枯燥乏味,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
    3.
更新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正确引导学生对于美术通识教育课程的好奇心与学术探索欲望,通过课堂上的例证分析、旁征博引等方式,改变学生以往对于非专业课程特别是美术通识课程的不重视的态度,以全面开放、多元化的美育通识具体课程为载体,增强良好的美术创造性学习氛围。

4.对于师资力量的充分有效利用

首先,教师在教授美术通识类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及时做相关实验性变革与经验总结,比如在课程过程中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做课堂效果的调研,进行不记名的阶段性问卷调查,或课后口头询问,并做相关数据调查统计;其次,重视将教学统计数据或总结理论性成果及时汇编成美术通识教育课程相关的教材。通过教师与学生间或教师与教师间,甚至不同高校师生间的研讨等形式进行相关理论、数据的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及时应用到下一轮的实践中去,最终得以形成一套相对有针对性的成熟的应用型教改成果;最后,建立一个有关各个高校的美术通识教育的完整关联体系与平台,利用网络将各个高校的教育成果联系起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同时也适应了信息网络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不同高校的学生可选择邻校的美术类通识课程,或者同时间段上课的不同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师可以互换课堂,做到教育课程相关创新性变革实施由点推面借鉴应用的及时性。

师资力量的增强,以及不同高校美术通识课程网络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时间、空间的网络互动答疑,以及不同高校网络教学视频的共享与交流,甚至联合起来共同做课题等现代先进教学方式的应用,既避免课堂时间过短不够用的同时又充实了学生课后自习的内容,使得学生充分利用课后大量空余时间。

5.通过制度完善教学改革,加强通识教育考核

完善的学校美术通识课相关教育教学制度(如奖励制度),以及由各高校支持与推进的多样的创新、创业类型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共有的积极性,在美术认知的发散性思维的引导下,营造着校园良好的学习与艺术创新氛围。
  
总之,在通识教育改革中,美术专业教师做到真正意义上美术教育的普及性与通识性,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学生真正感兴趣且需要的知识内容,又有利于对于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基本审美素养以及艺术气质。通过通识美术教育课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的能力,拓展了关于未来继续深造学习或就业等创新型思路,利于学生将来长远的最终就业定位与发展。

 

作者简介:

冉冉(1980--)重庆人,四川美术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学秘书,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