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碎片化”语境下高校舆情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韦伟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05-22 10:05:39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研究会2015-2016年度研究项目“基于‘碎片华’语境下的大学生榜样教育”(项目编号:xszh2015-2016-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碎片化”语境下高校舆情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韦伟(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

摘 要:本文调研对“碎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舆情及其引导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根据舆情主体心理、拟态环境的影响、舆情管理缺陷等三个方面的原因,提出高校要积极参与平台创设与理念的转变,教师要提升对舆情的引导与支持,大学生自身要塑造完整的人格来完善“碎片化语境下大学生舆情引导工作。

关键词:“碎片化语境;舆情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一、“碎片化”语境解绎及表现形式

“碎片化”,源于英文fragmentation,指某种物体被破碎成为多个零块碎块。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接触到的各种稳定信息被诸多碎片化的东西所分割,传统信息已不能满足大家对信息的需求,信息传播正朝着分众化、碎片化的方向发展。

二、当今大学生舆情引导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1.舆情引导现状调查

以安徽淮南高校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

1)对“碎片化”信息的了解情况

对“碎片化基本了解的仅仅占到了14.12%,了解一点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2.94%42.94的大学生没有听说过。如果我们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把公民分成两个部分,即信息接入者(haves>与信息非接入者,那么,基于统计上来的数据来年,可以初步认为当代大学生对于“碎片化”信息来说,近一半的还仅仅停留在信息非接入者。

2)使用微媒体的动机

从上网行为来看,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目的从高到低排名依次为:信息沟通占72.38%,了解信息71.82%,学习需要41.44%,工作需要38.12%,追赶潮流11.05%,其它11.05%,无目的,随大溜8.29%

3)对碎片化信息的认同度

从对“碎片化”信息的认同度来看,大学生对微媒体发布的各种信息既存在感性上的趋之若鹜,又不乏理性上的清醒,并没有完全去信息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其中只有4.42%的大学生表示相信微媒体发布的信息,选择经常性的全盘接受,39.23%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碎片化信息,表示看看就过,不怎么在意占到了45.86%,另外还有5.52%的大学生表示对于微媒体上发布的信息经常是全盘否定或者从不接触微媒体。

4)“碎片化”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舆情引导的影响

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舆情引导的渠道(多选题)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仍然起到重要的方式。从调查的数据来分析,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种社团活动、书籍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式的分别占到了:69.15%4.96%28.19%。而46.28%的大学生认为微媒体平台是获取大学生思想政治

2.原因分析

1)舆情主体的心理作用

61.96%的大学生认为“碎片化”语境下的舆情引导充斥虚假信息,53.26%认为微媒体上价值观多元,各种观点撞击,易造成价值观形成稳定期的波动;另外近半大学生认为这种舆情引导容易产生对微媒体的依赖心理。可见,大学生对利用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舆情引导有着一种天生的不信任,这种舆情主体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也不利于此语境下的舆情引导。

2)拟态环境的影响

依托微信、BBS、人人网、即时信息等平台而产生的碎片化”信息,实际上充当了一个次级拟态环境的媒介传播环境犹如一个信息“大染缸”,使得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与认知判断来源于这个“大染缸”。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客观上也加大了对当代大学生舆情引导的困难性。

3)高校微媒体平台言论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从调查数据来看,有12.71%的大学生认为基于“碎片化”信息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舆情引导是有效的,并且认为这种引导是“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实践平台和管理队伍,整体成效显著,能够很好引导大学生,在此问卷调查中,选择最多的大学生认为: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一定作用,但缺乏创新,但是还有6.63%的大学生认为以碎片化为特征的微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舆情引导并没有形成相对应的工作体系,成效甚微,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帮助不大。总而言之,以“碎片化”信息语境下的高校舆情引导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的管理体制,同时从事舆情引导的专业管理队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形成,管理方面还存在缺陷。

三、“碎片化”语境下大学生舆情引导的反思与策略回应

1.高校:参与平台创设与理念的转变

1)建立高素质的大学生舆情引导队伍

要培养高素质的网络宣传队伍。这支队伍要涉及到微媒体平台的技术支持、信息宣传、人员管理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校事件园发生的第一时间掌握并发布真实信息,以遏制由于学生的微媒体平台的发酵性的互动而造成的恶性负面信息的传播。

2)构建符合碎片化语境下的校园文化场域

随着“碎片化”信息在网络上的蔓延,高校亟需提升舆情平台对大学生的强大吸引力。现在一些高校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尝试将校园BBS与当今大学生经常接触的微媒体平台、微信相结合成立校园内部的信息交互式微媒体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即时信息、网络应用等媒介形态获得更全、更及时的舆情引导。

2.教师:对大家生舆情的引导与支持

1)改“去碎片化”为“融入碎片化”

如果在对大学生舆情引导的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去追求“去碎片化,这是我们没有正视多元价值观的客观事实。从“去碎片化”到“融入碎片化”,看似一个字的改变,但却道出了大学生舆情引导的根本态度的变化。要在坚定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原则与立场的要求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新出现的观点与信息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舆情引导者必须融入“碎片化”的信息语境,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开展有效的引导。

2)掌握“碎片化”舆情发展规律,创新引导方式

正如上文所述,大学生舆情引导者要知道碎片化自身文本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和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在微媒体平台上发布的舆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同时要注意积极融入碎片化信息的语境内创新引导方式。首先,掌握主动,准确及时的通过微媒体平台公布当下大学生所关注的国内外及校园事件,并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要对大学生的跟帖与评论做实时的引导、结贴。另外,要建学生、教师、职能部门与社会交互式的立体交流微媒体平台,让大学生中发生的身边事,感人事,成为大家交流的内容。

3.大学生:塑造完整的大学人格

1)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和自律意识培养

媒介素养这一综合概念,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作为公民社会中的一员,加强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对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大学生利用微媒体资源的动机出发,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价值引导下来做到合法、合理、合情使用微媒体。在“碎片化”信息语境中,大学生一方面要学会利用有关微媒体平台,正确辨别信息可靠程度,避免盲目散布虚假信息,跟贴,发布评论时要注意不要让感性认识越过道德和法律的红线,以免间接成为事件的幕后推动力量。

2)加强大学生微媒体平台下的网络适应能力

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主要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治疗等。学校可以通过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和心理咨询邮箱,设置心理倾诉讨论版,通过QQ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隐匿身份的一对一交流,或直接设置心理咨询室,心理倾诉室、发泄室,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将相关的方法移植到微媒体平台使用过程中出现类似的情景中去,以便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的网络心理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大学生因为在网络上的心理压力,而出现不理性的跟帖与评论。

3)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既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上,更加体现在校园活动文化的隐性教育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真实明显的事例,用我党最先进最权威的理论去教育广大学生。

此外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上,学校可以组织安排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情怀。围绕一些重大问题和错误思潮,学校及教师都要旗帜鲜明的发表评论,明确思想、言论导向,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导正面的网络舆论。

 

参考文献:

[1]明慧.合肥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2]张咪.微博中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及其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廉亚健.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教育报告[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5

作者简介:

韦伟(1982--)男,安徽淮南人,法学硕士,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