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悉尼协议与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 曹立志 张秀杰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05-22 10:14:24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悉尼协议与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

   曹立志 张秀杰(黑龙江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 要:黑龙江职业学院采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进行授课,教学尝试中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计算机网络专业在成果导向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丰富的教育理论。学院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实践,立足《悉尼协议》的内涵,从优质高职建设的新起点与高立意学习悉尼协议的新范式与新方法悉尼协议落地的总规划与关键点三个方面参考《悉尼协议》的核心理念以及各个标准项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行建设和改革。

关键字:专业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悉尼协议;成果导向;活动历程培养目标;师资建设

十三五期间,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词是质量,要树立学生中心、结果导向、过程保障为核心的质量观,逐步建立起从质量成果质量体系再到质量文化的质量发展路径。高职教育质量要从内部和外部进行保障,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可以通过常态化的诊改来实现,外部质量体系建设则可以参照《悉尼协议》的相关标准进行认证。

一、专业建设目标

借鉴《悉尼协议》的核心理念,制定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标准。参照《悉尼协议》的认证标准确定专业建设发展目标,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建设,把标准的要求转变为行动方案。

1.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有效的毕业生发展跟踪评估制度

1)在专业建立上制定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2)制定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及实施方案。

3)建立学生课程学习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学生档案,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学习档案材料记录过程性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

2.以成果为导向,培养具备专业核心能力的毕业生

参照《悉尼协议》标准,培养高等职业工程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探索IT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树立“开放、融合、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构建“前沿、综合、实用”的培养体系。不断增强专业的综合办学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专业持续改进,取得相应的效果

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和教师质量反馈监控机制,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2)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由高职教育系统以外的有关各方面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3)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4.基于实证依据进行管理与决策,工程认证中的举证

选取可测量的指标让改进的受益者——学生、教师、企业进行评价。通过数据与材料真实地衡量专业建设的增量与成果,指导以后持续性地改进。

二、专业建设内容

《悉尼协议》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和体系化构建、常态化监测、第三方质量评价的专业建设范式,对工程教育专业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

1.学生建设

招生、学生在校成长、毕业。

1)优质生源建设

制定对本专业新生的生源建设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用量化方法评价生源质量,得到具体结论。 吸引优秀生源的措施,既保证新生数量,也提高新生质量。对本专业新生的质量进行监测,以评价生源的优质程度,从生源的角度为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后勤等提出改进建议。

2)学业、专业、职业、社团活动指导

学生在校期间的全程指导要纳入专业建设安排。 “社团培养”是专业教学的重要补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整个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工作和学习的主体,教师仅起到技术辅导和资源协调的作用。

3)心理辅导、奖助补、学生事务

专业要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开设学习心理辅导课程,要及时缓解学生不适应性,提高在校体验。

2.培养方案建设

1)确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要适应学校使命、社会需求、毕业生长期发展。专业核心能力指标要求要符合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2)确定毕业要求

在整个有专业建设活动之中贯穿对学生毕业后要求,对培养结果进行持续观测和评价,要能证明学生毕业后要求达成。

3)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来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3.课程建设

在本专业的课程地图中,设计课程体系结构和先修关系达到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学程课程设计与内容须与教育目标一致,且能透过毕业生成绩单分析,佐证毕业生修习的课程应至少包含数学及基础科学、专业与实务课程及通识课程,其中:数学及基础科学课程能符合教育目标及专业实务技术所需;培养学生技术专精的专业与实务课程须占最低毕业学分八分之三以上;通识课程须与专业领域均衡,并与学程教育目标一致;课程规划与教学须考虑产业需求,并能培养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务技术的能力。

本规范评量学程的课程规划及组成:课程要成体系、课程要有评价、保留特色课程。

4.师资建设

师资建设要支撑培养方案,师资建设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进行产业历练,聘请产业人士担任有学分的课程的教师。

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

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按照学院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选派教师通过到企业锻炼、外出进修、参与教学科研课题等方式,使其成长为骨干教师。

2)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一线技术人员为专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技能锻炼、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与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学院双向挂职管理办法,三年内安排所有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外出进修、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科研项目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使其成为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教师。

5.科研建设

组建一支由专业带头人牵头,骨干教师主持,专业教师参与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团队,主要负责本专业的产学教研合作。教研教改、科研项目、撰写论文或编写教材等科研工作,同时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行业或企业技术合作、开发工程实践项目、为建设培养信息化人才等社会服务活动。专业教师的科研建设要达到如下科研需求:支撑培养方案、教学研究类科研、记录科研成果。

6.条件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原则:支撑培养规划,专业要主动提出对条件的要求;教学管理与规范要支撑培养规划;专业财务收支要建账本,收支分项统计。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的计算机网络通讯实训室以及在建的综合布线实训室的功能,将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教学、科研、校企合作项目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实训场所。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邀请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

3)社会化考证基地建设

加强社会化考证基地的建设是更好地推进双证书制度的保证。建设社会化考证基地,并提高社会化考证基地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7.持续改进

监测、反馈、证据、改进机制。

1)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专业建设的质量监测系统,以测量的方式获得信息反馈。

2)评价结果用于改进工作

一分评价结果,九分落实,评价结果及改进措施要通报给所有利益相关者。

3)持续改进评价

通过“专业建设成熟度评估原则”对效果评估,通过持续改进科学测量来持续改进。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