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教育之于岭南文化传承 ——基于广佛肇一体化之背景 殷翊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12-06 12:56:32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教育之于岭南文化传承

——基于广佛肇一体化之背景

殷翊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广东佛山  528300

摘 要:文化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岭南文化除具有文化的一般功能外,它还具备岭南特色。它对中国尤其就近当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教育者视角就如何传承岭南文化尝试提出一些浅见。

关键词:文化;岭南文化;教育;广州;佛山;肇庆 

关于文化有很多表述,笔者比较赞同此种说法: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为每个成员所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规范、团体意识、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无论是对一个民族、还是个体的发展,文化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对社会变革、维护社会常态、提高社会凝聚力、助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还引导、培育、涵养人,并内化为人们的气质,影响民族性格。而岭南文化特色鲜明,具备开放、融通、新异实用、多元、重视家庭、参与度高、以及特有的经世致用、开拓创新、择善而从和平民性、非规范性、细巧精美等特质。并逐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和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先导。对中国近代及当代产生深远影响,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便是岭南文化力量的最好诠释。因此,有必要大力传承岭南文化。

2009年《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并于2010年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2011-2020年)》。这些为传承岭南文化提供良好契机。

传承岭南文化,应该明确两个步骤。

一、传承什么

这个问题牵涉到岭南文化的内容。既然是传承就一定是最优秀并有别于其它地方的特色部分。

1.三市的非物质文化

三市具有数千年历史,非物质文化精彩纷呈。文学:五羊传说、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金花娘娘的传说;音乐:广东音乐、岭南古琴艺术、广州咸水歌、客家山歌、粤剧、曲艺、粤曲、粤语讲古、木鱼书说唱、龙舟说唱;舞蹈:沙坑醒狮、貔貅舞、鳌鱼舞、黄阁麒麟舞、舞火狗、舞春牛、从化水族舞;美术:各种雕刻艺术、广绣、广彩;传统医药:潘高寿中药文化、陈李济中药文化、小柴胡制剂方法、西关正骨、端午午时茶、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民俗:迎春花市、扒龙舟、波罗诞、玉岩诞、广州乞巧节、盘古王诞、生莱会、广州重阳登高、番禺水色、粤剧八和祖师诞及各种庙会;传统手工技艺:广东各种美食烹饪技艺、广州檀香扇制作技艺、肇庆市的端砚及裹蒸粽技艺、佛山木版年画、剪纸、石湾陶塑技艺、以及佛山梁园、清晖园,广州的余荫山房这些古典园林的建筑技艺。

2.三市的物质文化

古文化遗址、古都城遗址、古桥。主要有石燕岩采石遗址、银洲贝丘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古城墙、明代古城墙、莲花城、五眼桥、云桂桥等。古代墓葬和名人墓冢。主要有南越王墓、秦汉古墓,历代名人墓冢如钟玉岩墓等。丛林、道观和古塔。光孝寺、六榕寺等;五仙观、纯阳观、三元宫;六榕塔、莲花塔等。海上丝绸之路有关遗址。主要有南海神庙、西来初地、怀圣寺光塔、先贤古墓、怀远驿遗址、十三行遗址、黄埔古港等。近代革命史迹。主要有三元古庙、虎门炮台、黄花岗、黄埔军校、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农讲所旧址、大元帅府旧址、广州起义旧址、国民党一大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名人故居、书院、祠堂、名园、名楼。主要有康有为故居、万木草堂,陈家祠、留耕堂、肇庆的包公祠等祠堂,余荫山房、梁园、清晖园等明园。近代优秀建筑。主要有沙面建筑群、圣心教堂(石室)、西关大屋、资政大夫祠、马丁堂、中山纪念堂、东山官僚别墅群、粤海关大楼等。及其他自然名圣如肇庆的鼎湖山、七星岩、白云山、西樵山等。

3.三市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自身生存、社会发展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制度文化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反映和维系着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市同属广府文化,民风民俗相同。开拓创新、务实重商、进取、包容,并以竞争力、创造力、亲和力等特殊的价值,在中华文化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三来一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及放权-忍痛“割自己的肉”的《广东省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无不表现了先行先试的岭南精神。

二、如何传承

1.加强组织、政策、法规保障构筑文化建设保护墙

1)加强组织保障。党委、政府及各级教育部门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国际岭南文化中心建设总的领导小组,建立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对本市岭南文化中心建设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实行“专人问责制”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加强对文化发展的宏观研究和指导。

2)确保财政保障。建立健全打造国际岭南文化中心的财政保障机制;三市政府应按照省有关政策标准,确保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足额投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的规定,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方式,实行按项目拨款和以奖代拨,逐步将政府对文化经营单位的无偿投入转为国有资本金的投入;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3)加强政策、法规保障。加快地方性文化立法进程,修订完善现有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法规或政府规章,并制定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加强文化法制宣传,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破坏文化建设行为,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研究制定支持打造国际岭南文化中心的配套经济政策。

2.以教育为着力点,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工作

1)开发乡土教材、丰富传承之源

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根据不同地域编制乡土教材,然后进入学校课程。教材可以以不同方式呈现,比如以音乐、舞蹈、文学、话剧等形式表现。进幼儿学校以儿歌及其它舞台剧为佳,中小学课堂以文学方式较好。

2)建立特色学校(设置本土专业)培育专业人才

因地制宜,在广州、佛山、肇庆三市的高校里,就不同文化开设不同的特色专业课程。并与文化企业、社区(村落)合作建立岭南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并设立科学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岭南文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文化站点工作;鼓励支持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发展,评选民间文化技艺大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才。此外,亦可自行创办特色院校,专门培养具备岭南文化修养的学人。

3.积极引进岭南文化专业人才

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岭南文化名家大师,包括去民间搜寻那些身怀绝技(面临绝迹的岭南文化)之人;创新人才引进合作机制,鼓励文化行业以调动、岗位聘用、项目聘任、客座邀请、兼职、定期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或使用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定期编制文化人才引进需求名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人才集聚功能,争取通过提供优惠的经济政策、提供落户生活便利、建立优秀文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等园区引才政策,使广州、佛山、肇庆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文化人才洼地。

  4.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

完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对为岭南文化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者以及重大文化成果进行奖励;实施特级专家聘任制度,实施首席专家、文化大师工作室制度;建立市级文化荣誉制度,评选“岭南卓越艺术家奖”、“岭南建筑设计奖”等。

    此外,充分利用全区域,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参与岭南文化传承的强大合力。充分利用公共空间进行岭南文化宣传,形成富有活力的全民参与格局。扶持活力强、影响大的优秀社会文化组织和民间文艺团体,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和个人进行文艺精品创作。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建设公共文化设施,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参考文献:

[1]胡波.岭南文化与孙中山[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62-69

[2]唐孝祥.试论近代岭南文化的基本精神[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1)

[3]吴国钦.岭南文化特色管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4)

[4]《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

[5]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广州出版社,2009:目录

[6]梁明捷.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博士学位论文

[7]曾小华.文化、制度与制度文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2)

[8]《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

[9]王克群.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2012.2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