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扬琴制音器教学初探1 徐艺芳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12-18 18:49:52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扬琴制音器教学初探

徐艺芳浙江音乐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4

 要:中国扬琴制音器是一种在402型扬琴基础上研发的、对扬琴余音进行有效控制和运用的乐器装置,它为新时代扬琴艺术的创作、演奏、教学等各方面提供了新的方向,也相应的对教学内容的更新、演奏思维的改变、装置细节的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制音器装置自2002年原北京民族乐器厂高级技师卞渝申请专利至今,虽然逐步得到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真正了解并能很好运用制音器的演奏者还是极少数的。扬琴制音器是“扬琴演奏的灵魂”,它不仅要求演奏者充分掌握制音器装置的使用,也要求演奏者具备更高的音乐修养。在制音器的传播过程中,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使用制音器、如何进行制音练习、如何在实际演奏中思考制音器技法的运用等,都是目前扬琴教学中所亟待了解、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将近几年个人对制音器技法教学的研究和思考进行概括总结,力图更好的传播和发展扬琴制音器技法的演奏,从而推动扬琴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扬琴制音器教学

悠长的余音是扬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扬琴在众多曲种和乐种中得以发展的优势之一。“随着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人们对作品中多声思维、丰富和声的追求,使扬琴的余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音乐清晰、准确的表达。如何有效控制扬琴的余音,如何有效利用扬琴的余音,成为扬琴演奏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扬琴制音器的诞生正是乐器研发者们、演奏家们对这一课题集体探索的成果。

“制音器是一种对扬琴余音进行有效控制和运用的乐器装置,以制音器为主的制音技法是现代扬琴演奏的创新技法,更是专业扬琴演奏的重要标志和发展趋势。”[2]探索扬琴制音器的演奏艺术就如同探索“休止的艺术”。在这里“休止”所指的是音响的停止效果,这里面不仅包括音乐中的休止符,更包括断奏在内的乐句呼吸、乐段转换、和弦变化、律动突出等那些需要“停止”的音乐细节。由于扬琴的演奏方式是以双手交替为主,在常规演奏状态中,演奏者的双手没有过多空闲时间可以止音,因此在制音器被研发之前,演奏者在乐谱中看到休止符时,通常只演奏休止符休止的时值和节奏,对其实际“停止”的音响效果不做过多的探究。如乐曲《丝路掠影》中一般,前一小节大量余音的延留,使得下一小节正拍上的休止符音响无法停止,实际听觉效果更像是E音的延长,如同连线一般。

 

谱例1:

 

 

由此可知,乐谱中的休止符尚且很难达到音响完全停止,更何况那些音乐细节中时间更短的“休止”了,而扬琴制音器的运用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憾,使得扬琴余音变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由于制音装置不够完善、后期维修麻烦、演奏者演奏习惯难以改变、教学和演奏的忽视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制音器的发展、传播速度比较缓慢。教学对制音器的发展、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使用制音器、如何进行制音练习、如何在实际演奏中思考制音器技法的运用等,都是目前扬琴教学中所亟待了解、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制音器的使用

1.演奏要求

在练习制音器技法之前,演奏者需要了解制音器使用的几点要求,这些要求不仅是制音器演奏的基础,贯彻制音器演奏的始终,更是许多演奏者在练习时的重点、难点。

制音器一般包括止音部分、制动部分和踏板三部分。对制音器初学者来说,右脚抬、踩踏板和止音头止音、放音的完美契合是演奏的难点。首先,建议演奏者先穿软底拖鞋或者只穿着袜子来进行练习,并慢踩慢放,这样能更好的感受制音器与脚的密切配合,这也是制音器演奏的基本前提。

即使日后掌握了制音器技法,演奏时也尽量选用鞋底前端较薄的鞋子,这样脚对制音器的制动与反应能更加灵敏。

其次,演奏者应该遵守一个基本原则:“踩不至底,抬不离器”,切忌猛踩猛放。有的初学者对制音器行进路程不把握,经常会出现向上抬时脚离开踏板、向下踩时将踏板使劲踩到底的问题,如此会产生两大弊病:一是加大了脚部运动的幅度和力度,使演奏更加费力;二是容易使脚部、踏板、地板两两之间产生杂音。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音乐的情绪多么饱满激昂、音符的时值多么长,都不能使制音器在抬、踩时发出“咣咣”的声音。

再次,制音器演奏的核心要求就是“用耳朵指导脚”。在演奏初期,许多演奏者容易出现“手指导脚”、“脚动就是止”等问题,有的演奏者只能手脚完全同步、同向演奏,有的演奏者认为脚动了就代表止音了,实际没产生任何止音效果。在实际演奏中,音乐不同的要求对制音的时间点、时长、速度、力度、幅度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这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影响了演奏的质量。因此演奏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止音与放音,更要掌握这些细节的变化。

2.使用要求

每一台扬琴制音器都是在琴弦张力和滚珠位置固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安装,滚珠的移动会改变琴弦与制音器之间的距离与压力,容易产生制音效果不均衡、止不住音或止音不及时、制音机械部分压力过大减短制音器使用寿命等问题。

扬琴滚珠最初的研发目的是为了转调方便及在校音时进行微调,然而多年来许多演奏者利用滚珠代替了扳手调琴,有时候音高关系已经偏离了半度之远却仍然只推滚珠而不调琴弦,如此恶习不仅不利于扬琴稳定性的养成和维护,如今更是对制音器的使用寿命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禁止移动滚珠是制音器日常使用时最需注意的事项。在实际演出、排练中,演奏者可能需要紧急调整音高,此时可以对滚珠进行微调,但一定要在之后将滚珠恢复至原始位置。

3.制音行程

由于手脚同向演奏的一致性和便利性,目前市面上大多以踏放式制音器为主(演奏者踩下制音器、声音放开即为踏放式)。为了清楚介绍本文内容,以下的踩、抬动作对应的放音、止音效果均指踏放式制音器。

我们可以把扬琴制音器的行进路程细分为两个行进方向、四个位置点、多个行进区域。

 位置点

 

 

 

 

   

音   

方   方向   

行进区域及效果

P1.制音器保持最初状态,脚轻触踏板而不向下用力

P3、P4抬至P1:常用止音区域   

P2.制音器开始向下运动,将止音头作用于琴弦的压力减至最小,仅轻触于琴弦

P1踩至P2:音色变化区域,做半止音、闷竹效果;

P3、P4抬至P2:一般在快速演奏中需要制音时使用

P3.止音头完全离开琴弦,琴弦得到完全震动,声音充分放开

P1踩至P3:常用放音区域

P4抬至P3:无效制动区域

P4.踏板可以踩下的最低点  

(长时间不演奏制音器时,脚可放置于此处)   

P1踩至P4:需轻踩,易产生杂音

 

通过上图可知,行进方向分为放音、止音两个方向,四个位置点分别为:P1常用止音点、P2半止音点和P3、P4放音点,每个行进区域因为踩、抬的位置点和方向不同,因而制音效果和作用也不相同。

众多区域中只有两个区域对演奏家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即音色变化区域和制音区域,后者属于常用区域。P1、P2之间是音色变化区域,不仅可以做全止音和半止音之间的转换,还可以在连续快速演奏中,通过脚抬至P2达到减少混响的作用,使音乐更加干净、清晰。P1与P3之间是常用制音区域,乐曲中一般的制音都是产生在这个区域,只有当乐句中制音不太频繁时,踏板才会踩至P4,而前提也是在脚先到达P3后再缓慢踩至P4,这样避免出现从P1直接踩到P4而产生杂音,达到前面所要求的“踩不至底,抬不离器”。

二、制音器的基础练习                                                                                                                                                                                                                                                                                                                                                                                                                                                                                                                                                  

制音练习主要以音色训练、速度训练、力度训练和节奏训练为主。结合制音器技巧的技法特色,笔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基础训练。为了避免在初次练习中手脚不协调,演奏者首先需要在常用制音区域P1至P3间,用不同的速度多次进行右脚踩抬,使右脚完全熟悉此区域。之后,演奏者可逐步加入双手的演奏,并配合基础训练来进行练习。

1.音色训练

音色训练相对简单,只需要演奏者右脚准确找到每一架琴的P2点,反复练习从P1踩到P2、P3抬回P2这两段行程,然后手配合脚进行同向演奏即可。

2.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是制音器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大部分演奏者掌握不好制音器的关键就在于不能在准确的时间止音、放音。在练习之前,演奏者需要掌握两种关系:止音关系与制音关系。为了使初学者能有更直观的感受,以下谱例中制音器技法符号均缩写为止音()、半止音()、放音(),箭头方向对应了脚部的运动方向。

止音关系是指每一次止音与前一个音符的时值关系。实际演奏中,每一次止音或多或少都会占用前一个音符的时值,所占时值的长短需根据音乐要求做不同的变化。在音符后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八分之七处止音是演奏中较为常见的运用,不同的止音时间点直接影响着乐曲的律动和趣味。

 

通过以上谱例可知,乐谱中制音器的标注只是一个参考,同一种标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对音乐进行不同的处理。

制音关系是指每一次止音、放音两个动作之间的速度关系。下面的练习是通过变化节奏型和休止不同拍点上的音符,来进行制音练习

 

节奏型   

休止位置   

制音速度

练习方式

二八节奏型

休后半拍、休前半拍

速度一:

在休止符准确的时间抬脚止音,在下一个音符演奏时手脚同时向下,手击弦脚放音

速度二:

在休止符准确的时间抬脚止音并迅速放音,再进行下一个音符的演奏

 

 

每种节奏型至少重复1次,连续演奏。

四十六节奏型

任意休止其中1个音;

任意休止其中2个音;

任意休止其中3个音;

三连音节奏型

分别休止第1、2、3音

大、小附点节奏型

分别休止第1、2音  

大、小切分节奏型

分别休止第1、2、3音

 

以上每种基础节奏都可用两种制音速度进行练习,两者区别在于止完音之后,脚是立刻放音还是在下一个音符演奏时放音。速度一是手脚的同向运动,手向下击奏时,脚向下放音;手向上反弹时,脚向上止音。每一次手脚同时向下时,演奏者需要注意脚部运动的幅度,确保手击奏琴弦时,制音器已经完全离开琴弦,并完全震动。在进行速度二练习时,通常将节奏中的休止符时值一分为二,在前半部分脚抬止音,在后半部分脚踩放音。每种练习均须配合节拍器由慢到快的进行,并将每种节奏型至少重复1次,让双手在连续演奏时右脚制动更加自然。大多数演奏者在练习较快的速度时,手脚节奏的配合容易丢失,容易出现手抬脚就抬的问题,因此“用耳朵指导脚”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速度多快,演奏者都一定要在准确的时间止音、放音。

3.速度训练、力度训练

速度训练包括慢止慢放、快止快放、慢止快放、快止慢放四种方式,力度训练包括强音强止、弱音弱止,强音弱止、弱音强止四种方式,快、慢是指抬、放踏板的速度,强、弱仅指抬起踏板的力度。练习者可以分别通过改变双手击弦速度和力度配合着进行制音器速度、力度的训练。

速度与力度的训练是制音器练习中相对简单的,然而却是实际演奏中最为复杂的。由于快、慢、强、弱都是相对的概念,彼此之间又可以相互组合,因此它产生的变化也是最为丰富的。具体的运用和处理该根据乐曲的速度和力度、音乐的情绪和呼吸、作品的风格和内容等因素综合考量。在基础练习中我们只需逐步建立起制音器速度、力度变化的概念就好。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孔延莉   QQ 511860427     693891972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