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 ——以西安育英小学“知行教育课程”建设为例 李继恒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8-08-24 22:21:58 作者: 李继恒 来源: 文字大小:[][][]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

——以西安育英小学“知行教育课程”建设为例

李继恒(西安育英小学  陕西西安  710003)     

 校本课程体系该如何构建?关键要突出校本特色,着力培养核心素养。西安育英小学根据学校红色校史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荣传统提出“知行教育”理论,将其“心知行”概念与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进行对照,修订出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方案,并细化成课表。视角独特,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知行教育

所谓校本课程体系,是讲建立基于学校历史传统和现有创新实际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共同构成学校完成的课程体系,而绝不是“泊来品”或臆造的东西。西安育英小学是延安保育小学内迁省政府的红色小学,具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荣传统,我们在“格物致知,知行致远”办学理念基础上,提出了“知行教育”思想。“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办事不糊涂。“知行致远”源于明代理学家王守仁“知行合一”的思想,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武器。“格物致知,知行致远”意即倡导实事求是,厚德博学,知行合一,成就未来。

一、西安育英小学“知行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

知行教育的基本思想是:人是一个“心知行”相互依存、动态统一的个体;人的成长,就是一个“心知行”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过程。心是本,是一个正常的人本身,具有自主性,能适应环境,管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知是指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人类一切优秀智慧成果和内在精神。行是人的社会性,即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在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敢于担当的作为。其关系是心知肚明,心知行动,知以润心,知以导行,行动心阔,行实知顺。

“心”与知和行的关系,“心知肚明,心知行动”。知如人肚里一盏灯,有了知的照耀,人才能做个明白人、畅亮起来。也正由于人的自主性和知的指引,才有了社会性的行。行调动了人与知,让人开始与自己、与自然、与社会发生关系,让知发挥作用,让人的适应机制开始工作,人自身管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的功能也开始发挥作用。

“知”与心和行的关系,“知以润心,知以导行”。知是人类社会一切知识与能力的总称,所谓智慧成果和精神遗产。它与人的关系是让人更加灵动,更加玉润,更接近当代人。它是行的指引者,有了知的指引,人的行才有了底气,更具理性。

“行”与心、知的关系,“行动心阔,行实知顺”。行动让人的认知范围不断扩展,让人环境的适应性不断增强,让人的社会活动范围不断延伸,让人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不断增强。行动也让人的知识建构不断完整、不断检验而科学合理,最终建构起个体不断完善科学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品质修养。

二、知行教育“心知行”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根据《核心素养》对“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解释,我们可以建立“知行教育”“心知行”与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形成“‘行走的脚印’系列课程”的理论基础。即“心”对“自主发展”,“知”对“文化基础”,“行”对“社会参与”。

《核心素养》认为“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这与“心是本,是一个正常的人本身,具有自主性,能适应环境,管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概念基本一致。“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也与“知是指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人类一切优秀智慧成果和内在精神”相一致。“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与“行是人的社会性,即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在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敢于担当的作为”也完全相同。

三、构建基于“知行教育”理论的校本课程体系

根据知行教育“心知行”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我们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西安育英小学特色课程体系——‘行走的脚印’课程”,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过我们在相关基础上根据自有体系和实际做了一些调整(如图1)。我们将“心”即“自主发展”分为“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和“学会学习”三部分,而不是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两层六部分。因为我们认为人本体“健全人格”就体现了“珍爱生命”,“自我管理”是“健全人格”的延续,“学会学习”又是与“知”“行”发生作用的纽带,它里面当然包含了“乐学善学、勤于

 

“知”的分类也是三部分,分别是“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理性思维”,它代表了真(科学)善(文学)美(艺术)三个方面。不同于《核心素养》“文化基础”的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两层六部分。

行的内容是“社会责任”、“劳动意识”和“实践创新”。不同于《核心素养》“社会参与”的“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之所以这样分,我们认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应包含“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它具有国家社会认同和国际视野、社会参与和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内容。而劳动意识之所以独立出来,因为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劳动决定论、劳动最光荣和尊重劳动者及劳动成果等劳动意识,以及基本的劳动技能,一定要提早培养,“问题解决、技术运用”是“实践创新”的应有内容。

四、行走的脚印”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想

“知行教育”基本原理出发,西安育英小学建立了“‘行走的脚印’系列课程”。“行走的脚印”,寓意是“学习、行动、思考,学习、行动、思考,走出坚实人生路,成就幸福人生,成就美好未来”。体现的就是“心知行”的教育理念。由此,我们建立了学校初步的“‘行走的脚印’系列课程”(如图所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