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周淑萍 运用心理激励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5-20 13:52:58 作者:周淑萍 来源:新丝路杂志 文字大小:[][][]

   周淑萍咸阳陕广学校  陕西咸阳  712099)    

 要: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实施激励教学能够更好地诱发学生潜在的强大动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心理激励,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是物理教学获取最佳效果的手段。经过在2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把握心理激励的最佳契机,运用心理激励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教学起始, 以心理激励为支点,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为动力,积极进入学习

每堂课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还没有完全从课间的嬉闹中转移过来,学习主动性比较低。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此时的心理激励对学生这一节课的心理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制约着学生的认知活动的进程和质量,关系到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首先,针对学生心理,根据本节内容,充分挖掘教科书,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导入。如趣味问题导入、典型物理事例导入、实验猜想导入、科幻故事导入,设置悬念,直观实验演示等等。这是一个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过程,其中渗透学习目的和有物理价值的教学内容,可以达到激发学习动机、刺激学习情绪、诱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其次,学习目标为学习心理导向,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一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对下一步学习有什么意义。这种目标意识与学习兴趣、意志结合起来,能形成学生尽心竭力自觉学习的心理。

二、教学过程中,以心理激励为准绳,刺激、发展、稳定,形成学习积极性,朝所期望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

学生在学习导入阶段被激发出来的兴趣、情绪、态度是随着课堂教学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好奇心得到满足或达到一个目标时,兴趣开始减弱,对教学活动感到疲倦,出现注意力涣散、心猿意马的现象,有的学生因为知识深化遇到困难,学习信心由强而弱。教师在严密设计与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的同时,要运用心理激励的方法,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激活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情绪在认知过程中形成跃进状态,随着学习进程而发展、巩固。这一阶段中的心理激励带有很大的随机性、突发性和多样性,要依靠教师的自觉意识、精湛的教学艺术、灵活的教学机智,抓住契机。有时这种契机可能是一闪即逝的,教师要从物理学科本身、学生心理特征、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使学生有效地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第一,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时,让学生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体验满足求知欲的愉快,享受成功的喜悦,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只有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内在奖赏,才能更好地发挥认知结构的作用,对学习进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例如由观察、认识、动手和理解而加速获得的满足,发挥个人全部心理能力和自我实现的迫切需要,认识或智力的优势带来的愉快及对学习成就的满足等等。可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来源于物理学本身,因为物理学本身就是建立在有趣的实验的基础上的运用性学科,多以一些小实验、小制作,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深入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物理学的价值和兴趣,体验获取科学知识的愉悦和满足,创设让他们多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才能使他们喜欢这门有趣而难学的学科,逐步形成学习物理的热情。

第二,学生学习顺利时,恰当使用心理激励。当学生顺利完成一个学习目标时,心情无疑是愉快的,增强了自我效能感,但也会产生浅层次的满足感、盲目的优势感。例如只满足于会解一个题,掌握一种常规解法,忽略对深层次内涵的探讨,不利于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能力的培养。这时就需要“泼泼冷水”,设置“陷阱”,进行“学无止境”的心理激励,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能力。

第三,学生学习遇到挫折时,恰当使用心理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障碍、挫折时,最渴望理解和帮助,希望教师指点迷津,尤其是中间生和后进生容易出现学习信心下降,自卑、厌烦和畏惧物理的心理。教师要不失良机地对学生进行成功心理的激励,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事实证明,能力差的学生通过激励,强烈的动机也能够弥补能力的不足,顺利解决有关问题。例如用典型物理实例激励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例如:家境贫寒的法拉第,坚持业余学习,用长达10年的时间做16000多个实验才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等。

第四,对学生课堂提问时,恰当使用心理激励。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堂提问反馈信息,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多表扬少指责,让学生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培养兴趣,增强信心。例如学生答错了问题,不急于让他坐下但也不急于批评,找优点,肯定合理部分或先提问其他同学,再组织讨论或讲授后,再给该生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使没有学会的学生能弥补知识欠缺,缺乏自觉性的学生感到压力和鞭策。教学实践证明,适当的表扬和批评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心理活动与思维活动同步。

第五,学生智慧火花闪现时,使用心理激励。学生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去思维,提出与教科书不同、与众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当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要及时抓住,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即使是不完整或错误的想法也不轻易否定,表扬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肯定其中合理的成份,表达教师对他们的欣赏。这些学生得到老师的夸奖,又得到同学的羡慕,在心理上会感到满足,对后续学习有巨大推动力,其他同学也会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是否有创造力,主要因素在于:有创造力的人总是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而缺乏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缺乏创造力。智慧火花闪现瞬间的心理激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充分挖掘潜能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结尾,利用评价手段,深化积极可取的心理态势

心理学认为,人的活动是由其结果调节的。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态度,喜欢还是厌烦,勤奋还是懒怠,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学习评价的结果。在教学结尾阶段,通过检测反馈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程度如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若达到要求给予肯定评价,以带来激动、兴奋、喜悦的效应,激励后续学习。若发现欠缺,及时补救、组织学生互相编题,互相检查,互相帮助,这种心理激励方式适合学生的好动心理,能使学生在帮助别人中验证自己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教学过程是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心理激励的契机无所不在。教师的教育才能、驾驭课堂的能力首先应该是善于了解学生,熟练运用心理激励的原则,抓住最佳契机。“润物细无声”,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不断地将教师的期望、关注,传递、暗示给学生,积极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