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冯正国 西藏牛皮船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5-26 06:52:30 作者:冯正国 来源:新丝路杂志社 文字大小:[][][]

冯正国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  100006)

 要:牛皮船作为藏族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从起源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历史变迁,其功能及社会文化意涵也发生了演变。本文拟就牛皮船的材质选择、制作工艺、文化意涵、社会功能及非遗传承等方面予以浅述,借以展示牛皮船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牛皮船制作工艺文化传承

牛皮船首先是一种交通工具,作为一种物的存在在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具有实在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牛皮船及牛皮船舞又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牛皮船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其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更是带动了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了文化资本的意涵,因此探讨牛皮船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牛皮船概述

藏族地区河流众多,地形复杂,河床巨石沉积,河水湍急。为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藏族人民创制了牛皮船。牛皮船作为出行和运载工具在我国西南流域由来已久。吐蕃时期的牛皮船在桑耶寺壁画中可见,是圆形圆底船,容纳 3—4 人;周霭联于乾隆五十六年 ( 1791) 至五十八年 ( 1793) 入藏,记载 “皮船以牛皮为之,中用柳条撑住,形如采菱之桶,仅容一二人。一番人荡 ( 桨) ,其疾如飞。惟皮经水渍如败絮然,中流危坐,为之股栗,渡毕则负归而曝之。”[1]牛皮船藏语称“果哇”,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长方形盒状,外壳用整张牛皮缝制而成,内以木杆定型支撑,一般船长约2.5米,宽约1.5米,船体甚轻,适合在多激流浅滩的江河上顺流航行或横渡。[2]在藏族传统的交通工具中,最轻便、最常用的就是牛皮船。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几世纪,藏族先民们在雅鲁藏布、拉萨河、黄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砻江、大渡河等大江大河上开始使用皮船作为渡河的主要工具。因为它有轻便、灵活之特点,在河流湍急和河床积石多的江河中最适合牛皮船。[3]牛皮船构造简朴,用则一人负之入水,不用则负以置之岸上,“轻若戴釜”。闲置时在牛皮上涂以酥油,既防水蚀,也不惧烈日暴晒,经久耐用。[4]牛皮船质地坚韧、轻柔,浮力大,吃水浅,不畏急流暗礁,横渡涉水或逐流而驶,轻灵快捷,最适宜在高原奔腾的江河中涉渡。

近代牛皮船从侧面看是梯形的,上面小下面大,通常是用四张整牛皮缝制而成,船底部面积比早期的牛皮船要大很多,一只船可以承载七八个人。在使用上,现今的牛皮船比较灵活,可以多只船组合成一艘大船,以便运载更多的货物和乘客过河,不过船夫也要多找几个帮手才可以。一只牛皮船的重量一般只有十几斤重,一个人背上就可以走,不用时竖起来支撑在地上还可以遮挡阳光。乘坐牛皮船是有讲究的,一是要听从船工的指挥,上下船都得有序进行不得争先恐后;二是根据乘船的人数在船内必须坐成三角形、四边形等,以保证牛皮船的平衡;三是在摆渡过程中,无论发生何种情况,都不得慌乱,要保持冷静更不得站立,否则,牛皮船就会失去平衡,造成翻船后果。[5]

二、牛皮船制作工艺

制作牛皮船的材料很简单,只用木料、牛皮和牛皮绳。木料要选用韧性较好的柳木,做成船架,把经过浸泡后较软的四张牛皮缝合在一起,并将湿牛皮包在船架上绷紧,再用牛皮绳子捆紧、晒干、擦油定型。完成后还要在牛皮缝合处擦抹大量的牛、羊油脂,这样做主要是密封和防止进水的作用。最后再配上一对木桨,牛皮船就可以下水了。[6]造船所用木材取自红柳树,其木质柔韧性极好,易弯曲。皮质原料为牦牛皮,其韧性强、厚度大,结实耐用,非其他皮质所能比拟。原皮分干皮和湿皮两种,刚刚宰杀不久的湿皮,不易保存,易发霉腐烂,需尽快对皮质进行处理,做成牛皮船。[7]

具体而言,牛皮船的制作流程如下[8]

牛皮船的构造简单,但制作起来却很麻烦。牛皮船用木做船架、牛皮做船体。人们把新鲜的牛皮事先放在水里浸泡几日,褪毛后才能使用。浸泡后的牛皮,去毛容易,附于皮上的“肉”也容易清除。做牛皮船的架子也需要浸泡。所谓架子,其实就是用简单的木棍或树枝做成的,它们是用来支撑牛皮的。

制作牛皮船时,先要将四张牛皮用牦牛绳缝合在一起,缝线是用牦牛尾巴上的毛自己搓成的。缝制的过程既要仔细认真,又要迅速快捷。如果缝合不好,就会影响船的寿命,如果缝得太慢,牛皮一干就无法插针。卷边也很讲究,需将牛皮的边缘多卷一次,再进行缝合,这样可以保证不漏水。将耗牛皮套上搭好的架子,经牛皮一绷,梯形的牛皮船雏形便成了。

接下来就是把龙骨撑进船里。“龙骨”就是撑在牛皮船内的木头支架,材料通常采用耐湿而有韧性的柳木。一只船,需要三长八短十一根龙骨。一只牛皮船质量好坏,龙骨是关键,而龙骨的大小、长短,要根据四张牛皮的大小、长短来确定。龙骨过长,会把牛皮撑破;短了,船体就会松动。

牛皮船撑好龙骨之后,一定要在船里涂上一层菜籽油,这也是制作牛皮船的最后一道工序。这样既防水,也保护皮子。牛皮船的使用寿命,取决于主人对船的保养情况,一只牛皮船如果保养得好,可以使用三到五年,否则用不了一年船底就会烂掉。而保护牛皮船最好的办法,一是及时晾晒,二是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在牛皮接缝处涂上些菜籽油,因为经过这些菜籽油的浸润,牛皮船会变得更加柔韧耐用。

最后把船抬到早已准备好的铁皮桶上凉晒,待干后就可以渡人了。牛皮船适合于西藏河流的特点,它吃水浅,牛皮入水,一经泡浸,便发软,有弹性,对水中暗礁等物耐撞击、磨擦,即使在激流中碰到暗礁,也问题不大。另外,牛皮船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轻便灵活,船工可随时搬来搬去,船随人行,遇水撑舟、上路背在肩上,都十分方便。

三、牛皮船舞的魅力

西藏的牛皮船不仅是水上交通运输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民间舞蹈。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见青年男女、老人小孩,拉起手,踢起腿,翩翩起舞。西藏的民间舞蹈,都是从劳动中演化而来的,曲水县俊巴牛皮船舞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动作刻画上,表现在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之不同,而增添了地域的文化色彩。牛皮船舞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边跳边唱的船夫的击船舞相结合而形成。“郭孜”是一种船夫的娱乐歌舞,“郭”藏语意为牛皮船,“孜”意为舞蹈。牛皮船舞起源于“仲孜”(牦牛舞),由过去辛苦的渔民们独特的休息娱乐方式演化而来。跳牛皮船舞的很多动作,具有“高原之舟”——牦牛的特性,铿锵有力,粗犷朴实。“郭孜”的响声很特别:船夫们举双手把船扶住,一支船桨从船夫的腰背上穿过,与背上的木质滑轮撞击后发出响声。这响声奔放热烈而又深沉低徊,在一般跳“果谐”舞中感受不到,展现出俊巴渔村船夫们那种与自然顽强抗争的精神风貌。[9]

“阿热”是牛皮船舞中的领舞者,跳牛皮船舞时,“阿热”手执“塔塔”(五彩旗杆),唱着歌,跳着舞,另外几位(一般是4—6人)舞者看着“阿热”的动作,背着重约三四十公斤的牛皮船,[10]牛皮船舞大致表演形式如下:

第一段叫“述道白”。由一位叫“阿热”的领舞者道白:“神牛观顾俊巴村,东山上面吃青草,西山脚下喝清泉,在草场上面打滚嬉戏,在牛圈里面练习角斗。

第二段叫“仲孜”,即野牛舞。开始时船夫们站在后边一排,一名“阿热”在台前。船夫们首先在“杂昂!杂昂!杂昂!”的击船声中跳起牛皮船舞。跳牛皮舞的同时,“阿热”边跳边唱《祝福歌》。

第三段叫“挑哈达”。“阿热”唱《祝福歌》并从藏袍里取出哈达,边跳边放在沙地上,牛皮船舞者边跳边向前弯腰,用背着的牛皮船左右上角从地上挑起哈达。

第四段,唱《祝福歌》,歌词大意是:“我们在此相会,但愿经常相会,经常相见的人们,祝你们身体健康。”唱完后“阿热”领头向左、右、前观众行礼下场。

表演牛皮船舞作为一个民俗活动来说,服装为藏装,原料均为自家编织的氆氇,头戴“次仁金果”帽,上身黑色氆氇衣和 白色藏装,脚穿黑色靴子。[11]

2008 年,俊巴村的牛皮船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的成功,扩大了牛皮船的功能,使其从交通工具与生产工具转变为舞蹈的道具,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曾经作为俊巴渔村渔民谋生工具的牛皮船,如今有了新的使命,成了劳动之余唱歌跳舞的绝佳道具,也因此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观光和欣赏。如今的牛皮船舞则成了西藏传统文化的展示,这给俊巴渔村带来了知名度和旅游效应,吸引着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参观俊巴渔村,也给渔村手工艺品开发销售带来了好机会。

四、牛皮船的社会文化意涵

藏族谚语说道,江河再宽,有了皮船不难渡。流水再急,总在皮船底下流。这一方面显示了牛皮船在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性,具有实用意义;另一方面,又展示了牛皮船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俊巴村的整体生态是牛皮船文化生长的土壤,人、畜、船、山、水相依,彼此共生;鱼农交换和鱼税差役的需求,为该文化在宗教的挤压下存在创造前提;以牛皮船制作和使用维系的皮匠与渔夫间的互惠机制是牛皮船文化存在的核心,虽然此种机制随时空的变化而产生差异,但牛皮船文化凝结出的村民关系、村落精神和集体记忆沉淀于俊巴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当代,伴随着旅游开发、道路建设等外力的碰撞,传统因素发生变迁,牛皮船从往日的一件普通器物变成一种文化符号。这种变迁之下 “物” 的文化功能的扩展也丰富了牛皮船文化的内涵。[12]这种由物及文化的演变,反映了牛皮船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积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其重心在于使保护的理念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非遗是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乡村和一个街道社区的生活方式。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非遗的生命在生活。要促进非遗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牛皮船及其牛皮船舞的功能定位也不断发生变化。在物质生活领域因捕捞渔业与佛教概念的抵触,依然出现了放弃捕捞生计的家庭,加之随着近代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牛皮船作为传统水上交通工具的功能也日渐丧失。随着社会与市场互动的不断加深,牛皮船及其牛皮船舞蹈也日益与旅游业相挂钩,从而易使牛皮船成为博物馆里的藏品或展品,成为人们的集体记忆。

    长期以来,这种牛皮船不仅是沿江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并且在反侵略战争和物资交流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一九〇四年,英帝国主义者侵入西藏时,藏族人民曾在雅鲁藏布江的哲克萨姆渡口,用牛皮船淹死过侵略军,为保卫西藏做出了贡献。西藏和平解放后,沿江藏族人民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又用牛皮船担当起物资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责任,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民族团结贡献着力量。[13]而如今,牛皮船舞不仅显示了人们美好生活的新风貌,也展示了西藏人民的大团结。这从而反映出牛皮船不仅在人们的日常实践及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也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结语

构造质朴简单的牛皮船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位置,而且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牛皮船及牛皮船舞日益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尤其是牛皮船舞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在更有利于牛皮船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同时,具有了社会文化资本的意涵,成为了当地旅游文化的名片,从而进一步为当地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婧璞.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牛皮船文化”——以拉萨曲水县俊巴渔村为例[J].文化遗产,2016(6)

[2]丹珠昂奔、周润年等主编.藏族大辞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2):564

[3]得荣·泽仁邓珠.藏族通史·吉祥宝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8):829

[4]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西藏文化博物馆展览精品选登[J].中国藏学,2010(S1)

[5]胡泽儒.第一次乘牛皮船[J].晚霞,2013(17)

[6]阿文.俊巴村——西藏最特立独行的渔村[J].旅游,2012(6)

[7]张婧璞.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牛皮船文化”——以拉萨曲水县俊巴渔村为例[J].文化遗产,2016(6)

[8]多吉卓嘎.西藏绝版牛皮船制作工艺[J].西藏旅游,2009(5)

[9]哑河.西藏“俊巴渔村”孤独的牛皮船舞[J].新产经,2012(10)

[10]阿文.俊巴村——西藏最特立独行的渔村[J].旅游,2012(6)

[11]次旺罗布.论新农村建设中西藏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以曲水县俊巴渔村的民俗调查为例[D].西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

[12]张婧璞.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牛皮船文化”——以拉萨曲水县俊巴渔村为例[J].文化遗产,2016(6)

[13]杨毓骧.西藏的牛皮船[J].中国民族,1980(2)

作者简介

冯正国(1981--)男,山东日照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