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刘少俊 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与尊重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8-16 09:04:54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刘少俊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湖北恩施  445000

 要:大学文化教育是我国文化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对大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对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延伸,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水平与文化水平。尤其是在民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出现,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是面对大学中的少数民族学生,如何促进其充分的融入并适应校园生活,并进行有效的文化融合与尊重就成为相关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尊重

在高校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要想更好的推进建设与发展的进程,实现和谐民族的校园目标,就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与尊重作为重点的工作内容,找出现阶段民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性的分析,最终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校园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家民族政策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与程度低

在大学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与尊重工作中,要想有效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大学生们也积极的参与进来。但是由于大学校园中,大多数学生都是汉族学生,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身边少数民族学生的正确认知,导致其无法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与尊重的重要性,参与程度比较低[1]

2.生活习俗与文化差异较大

在大学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与尊重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与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也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生长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经验不同造成的。如果在大学学生的生活中,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交流时,如果缺乏对少数民族习俗的认识,在不经意间违反了民族的禁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校园的民族和谐。

3.较大的心理压力与学习压力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存在心理压力与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从而对大学民族文化的融入与尊重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压力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缺乏一定的适应能力,无法在大学校园中积极融入到文化、学习与社交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就会无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致使文化融合建设无法顺利开展。另外,如果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那么就无法与同学交流,更无法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就会拒绝校园中组织的民族文化活动,使大学校园民族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与尊重的具体策略

1.强化少数民族文化基础教育

首先,要增设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选修课程。在大学的文科教育课程中对民族文化的选修课程进行增设,能够在学生民族文化学习兴趣的提升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下,通过选修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来提升学生的学分,能够有效的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尊重,并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2]。例如,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其基础的课程当中,增设少数民族建筑课程,从而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与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深入性的了解与尊重民族文化。其次,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建立与民族文化有关的社团。社团是大学校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少数民族的舞蹈、音乐以及其他艺术又是我国的重要的文化遗产。因此,在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统合与尊重建设工作中就要将二者充分融合,使学生在文化社团中充分感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同时也使大学的社团内容更加充分,最重要的是能够对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与尊重建设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大学校园中,可以增设新疆舞、蒙古舞、藏族舞等舞蹈社团,并让学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对社团中的成员进行指导,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强化汉族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促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大学中的融合。最后,进行民族文化专科研究的开展。在大学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与尊重建设工作中,可以通过学科研究优势引导学生在历史、艺术以及文化等学科领域中进行文化研究,使汉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起源、特点等内容进行深入性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意识。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汉族大学生与少数民族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文化的磨合,是保证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与尊重建设的基础条件。因此,大学校园的相关工作人员就要积极利用社会实践模式,提升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磨合质量。首先,要积极的开展社会志愿活动,充分展现大学生的风采,体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使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理解与尊重对方。尤其是在大型的文化志愿活动中,由于服务对象当中也会存在着少数民族对象,更有利于各民族学生之间形成理解与合作性的文化机制[3]。其次,要有效利用民族文化调研活动促使文化融合与尊重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与尊重的目标,在大学校园生活中,积极的开展社会实践文化调研工作也能够对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尊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大学的教学工作者可以将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作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社会调研,从而使学生在社会调研的过程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充分实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尊重。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社会调研活动可以是双向调研,既能够让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调研,同时也能够让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族文化进行调研,从而促使双方文化达到共融的效果。

3.加强心理咨询教育工作

大学生刚刚走进新的校园环境,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对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与尊重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基于这种情况,大学校园的教学工作者特别是班级中的辅导员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教育工作,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不良的心理情绪进行疏导,以促进民族融合与尊重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实际的工作内容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将心理教育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生活心理辅导,另一部分为矛盾的化解[4]。在生活心理辅导中,教学工作者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与疏解,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其与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积极参与到相关活动中。而在矛盾化解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针对因为不同学生的文化差异与生活习惯而产生的矛盾,进行有效的解释,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5]

总而言之,开展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与尊重建设工作,对和谐校园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的教学工作者要对现阶段民族文化融合与尊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民族文化融合与尊重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尚武.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与尊重研究[J].现代交际2016(14):113-114

[2]洪文谢依旦·艾合麦提汤海燕.文化融合视阈下的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压力探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1):69-72

[3]孙杰远.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7(10):92-96

[4]陈龙涛李亮杨卫东等.民族文化融入视域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4):90-94

[5]周成军.基于心理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问题分析[J].教育评论 2016(2):79-81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