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汪京晨 浅谈曹操征乌桓的原因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0-11 09:38:47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汪京晨延边大学  吉林延吉  133002

 要:公元206年春,曹操击杀袁谭,而后冀州焦触、张南等人叛攻袁尚,尚等败逃于乌桓。此时,冀州初定,曹操即引兵北击三郡乌桓,却遭众将一致反对,咸恐刘表、刘备等人乘虚直取许都。但曹操所见与众人不同,他力排众议,发动了这场与袁尚、乌桓的最终的决战。对于曹操做出的这个决定,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既要想到北伐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到曹操南进的困难。

关键词:曹操乌桓原因分析

汉献帝建安五年到六年的官渡之战,势力较弱的曹操集团击败了雄踞北方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袁绍集团,基本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大格局。袁绍兵败,收散卒北归,最后忧郁发病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为争夺统治权,互相视为仇雠,曹操趁机离间,逐个击破,最终得到了富庶的冀州。曹操新得冀州,不久就做出了征讨三郡乌桓的决定,那么如何理解曹操此时所作出的举措呢?笔者将自己所认为的原因,述之如下。

一、乌桓的逐渐强大是曹操征讨的重要原因

据载“辽西单于踏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公将征之”[1]。这意味着三郡乌桓尤强,在蹋顿的统一领导下,对幽州构成了威胁,曹操怎能不忌惮?另有佐证云“汉末,辽西乌丸(即乌桓)大人丘力居,众五千余落,上谷乌丸大人难楼,众九千余落,各称王,而辽东属国乌丸大人苏仆延,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右北平乌丸大人乌延众八百余落,自称汉鲁王,皆有计策勇。······(丘力居)从子蹋顿有武略,代立,总摄三王部,众皆从其教令”[2]。也就是说,幽州一带的乌桓,自汉武帝时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修整,形成了一股很强的势力,“内部开始凝聚为一个政治实体”[3],汉政府设乌桓校尉管理乌桓,因汉末大乱失去效用,三郡乌桓不再受到节制,常常联合中原势力,寇略中原北疆。又有光和年间,张纯诱使乌桓大人丘力居叛乱,“略吏民攻右北平、辽西属国诸城,所至残破”[4]。所以强大起来的乌桓始终是造成曹操大后方的重大不稳定因素,曹操想要南下经略荆州、江东,不能不有所顾忌。

二、袁氏父子与乌桓特殊的利益关系是引发这场战争的又一主要原因

初平四年,公孙瓒杀刘虞坐上幽州刺史的位置,与袁绍形成对峙。公孙瓒对乌桓的态度是“志扫灭乌桓”[5],把乌桓完全推到了自己的对立势力袁绍一边,乌桓也积极谋求与公孙瓒对立的袁绍联合,出现了蹋顿向袁绍请求联姻事件。这实际上正合袁绍的战略意图,他早年与曹操谈论何以取天下时,就认为可“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下以争天下”[6]建安四年,公孙瓒被袁绍和乌桓联手消灭,乌桓也能从此中分一杯羹,袁绍“矫制赐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皆以印绶”[7],给予了乌桓应有的政治地位。官渡之战后,袁绍败死,拉拢联合乌桓的政策依然被他的儿子继续秉承。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袁氏集团和乌桓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利益关系和情感基础。当袁尚、袁谭相争于冀州时,被曹操坐收渔翁之利,袁尚败后,收拾残余部队,投奔乌桓,而随同一起前去的幽州,冀州人士约十余万户,这些人,是袁氏集团的死党,所以袁尚欲“凭其势,图复冀州”[8],而这是曹操最不能容忍的,要想真正统一安定北方,必须彻底消灭袁氏集团的有生力量。

三、为巩固在幽、冀地区的统治,使得曹操有必要讨伐乌桓

曹操从袁氏集团那里夺到冀州之后,随即在治下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变革措施,以加强自己对幽、冀的控制,现将其举措按时间顺序述之如下。

建安九年八月杀审配,建安十年春杀袁谭、郭图等;建安九年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重豪强兼并之法”[9];建安十年正月,下令,“与袁氏同恶者,与之更始”[10];建安十年八月,三郡乌桓攻鲜于辅,曹操救幽州犷平,乌桓败逃塞外;同年九月,为消除袁氏集团影响,打击当地豪族奢靡擅权之风,下令整齐风俗;建安十年,先降于曹操的高干(袁绍外甥),趁曹操救犷平之际,于并州起兵复叛,建安十一年春季,曹操征之,高干败死,冀州西部威胁解除;建安十一年八月,曹操东征海贼管承,军至淳于(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北),冀州东部稍平;由于乌桓多次入塞为害,建安十一年,曹操令董昭凿渠通海,为北伐乌桓做好交通运输的准备;建安十二年春,征三郡乌桓,同年十一月,乌桓破,袁氏兄弟被杀,其他部乌桓来曹操处贺,表示臣服。

由上列举事件可知,自建安九年至建安十二年末,曹操都是围绕着幽、冀地区展开活动的。从整体上来看,曹操北征乌桓,是他经营幽、冀地区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因为“不把乌桓打垮,对幽、冀的统治就不能巩固”[11],幽、冀不稳,便无法安心南图荆江。所以,笔者认为曹操征乌桓应该放在他夺取冀州和巩固在冀州的统治的整个举措中去看待,这样便能对曹操征乌桓之举,有更深的了解。

四、曹操发动对北方乌桓的战争,一些其他原因可以在史书中窥得一二

如前所知,建安十年夏,三郡乌桓围攻鲜于辅,曹操亲自率军解救。此时,已降曹操的高干,乘机于并州反叛,但未见冀州方面有呼应之举,曹操自领冀州,败袁谭之后,把绝对依附袁氏势力的审配等人尽数铲除,可见当时曹操对冀州的控制力很强,并不担心后院着火。另外,就是对南方发动战争,时机也并不成熟。当时,刘表未死,此“自守贼”,知曹操来攻,联合刘备、孙权对抗曹操,曹操恐难以在短时间里与之一决高下,必与刘表等僵持很久,但袁氏残余势力尚在,若乘机在后方偷袭,则形势恐一发不可收拾。至于孙权,据长江天险,曹操如果没有荆州水军的支持,更难图之。何况我们也知道后来赤壁之战中曹操还吃了败战。就如诸葛亮所说,孙权“据有江东,以历三世,国险而民附”[12],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拿下的。相较之间,只有先击败乌桓,后才能全心全意对付南方。

建安十二年,曹操对三郡乌桓发动的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此举意义重大,既消灭了袁氏集团的残余势力,同时又削弱了在幽州地域上的乌桓力量。袁尚等人败后投奔辽东公孙康,反为之所杀,公孙康献袁尚等人人头表示臣服。直至此时,在中国北方已经无人能够和曹操相抗衡,曹操这才牢牢掌握幽、冀,为其南下集中精力对付刘表,刘备和孙权,消除了后顾之忧。

 

注释:

[1]陈寿.《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第28页

[2]陈寿.《三国志·魏书三·乌桓鲜卑东夷传第三十》,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第834页

[3]李大龙.简论曹操对乌桓的征讨及意义》,《史学集刊》,(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4]陈寿.《三国志·魏书一·二公孙陶四张第八》,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第239页

[5]范晔.《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上海:中华书局,1969年第2359页

[6]陈寿.《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第26页

[7]范晔.《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上海:中华书局,1969年第2984页

[8]陈寿.《三国志·魏书三·乌桓鲜卑东夷传第三十》,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第835页

[9]陈寿.《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第25页

[10]陈寿.《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第27页

[11]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34页

[12]陈寿.《三国志·蜀书第四·诸葛亮传第五》,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第912页

参考文献:  

[1]张作耀.曹操征乌桓是域内统一战争》,《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2]方北辰.《三郡乌桓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王棉厚.《试论曹操北征“三郡乌桓”的辽西古廊道与交通文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院),2017年第5期

[4]王文彬.《曹操征乌桓时开通运渠事迹考略》,《历史教学》,1985年第12期

[5]孟克己雅尔.《乌桓历史若干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大学少数民族史,2016年6月

[6]王长印.《两汉魏晋史料所见东北战争》,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2018年6月

作者简介:

汪京晨(1995--)男,安徽人,就职于延边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历史。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