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白娟 我国经济发展动能变革历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1-25 09:25:37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白娟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  河南三门峡  472000)

经济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新动能和旧动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一国的实际情况,当旧动能由强变弱时,为了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时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可以说,一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新旧动能不断转换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完成了两次经济动能转换,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经济动能转换,分别是1979—1998年的第一次经济动能转换、1998—2010年的第二次经济动能转换以及2010年以来正在进行的第三次经济动能转换。

一、1979—1998年第一次经济动能转换

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特征表现为需求扩张、供给不足,在这个阶段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供给不足。较为直观的感受就是改革开放最初,我们国家的经济非常落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那时候好像什么东西都很难生产出来,商品短缺成为那个时代的特征,什么都不够用,什么都不够吃,粮票、布票、鸡蛋票、肉票、糖票、火柴票,几乎所有吃穿住行的东西都需要票。终于,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力一下子解放出来了,供给大幅度增加,可以说满足人民群众的以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为代表的基本的这些吃、穿、用等生活需求,包括后来的以冰箱、彩电、洗衣机为代表的生活升级产品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改革开放的头20年。

这一时代的经济动能可以说就是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是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通过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活力,增加了有效供给,从而实现了供需总量的一个平衡。这一时期经济动能转换的开端是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后向城市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扩展。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大了农产品的供给。同时,城市国营企业改革充分释放了工业生产潜力。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些国营企业的利润是全部上交国家的,通过这个改革之后呢,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现的利润提取利润留成,1983年之后实行了“利改税”,就是上缴了税之后的利润就全留给企业自己支配。因此,可以说,这一改革充分释放了工业生产潜力,加大了工业消费品等产品的供给。这些新旧动能转换充分释放了供给潜力,初步解决了我国物质商品短缺的问题。尤其是随着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国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同时广泛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生产效率,顺利实现了我国经济动能的第一次转换。

二、1998—2010年第二次经济动能转换

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特征表现为需求萎缩、供给相对过剩,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需求不足。我们知道1998年刚好是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时期,有大量的员工下岗,从而直接导致员工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同时,随着长期以来大家以为的铁饭碗被打破,整个社会原来的稳定预期被打破,居民的消费行为变得更保守,都在推迟消费,现实消费需求的不足导致商品变得过剩。从外部情况来说,1998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而我国坚称人民币不贬值,意味着在出口的市场上,东南亚国家出口的产品要更加有竞争力,因此我国的出口也受到了阻力。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共同影响,造成了当时众多产品供大于求,物价下降,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

我们当时是在人均GDP(1998年人均GDP6860元)很低的情况下进入过剩经济的,对供需失衡问题主要应通过扩大需求来拓展增长的空间。因为我们说,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要继续变革落后的生产力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998年,实施了前所未有的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以扩大内需。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1998年的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1998年3月19日,朱镕基当选为国务院总理。在回答记者问及住房制度改革时明确表示:“住房的建设,将要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准备今年下半年出台新的政策,停止福利分房,住房分配一律改为商品化”。同年7月3日,房改如约而至,中央终于放出大招。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式宣布福利分房年代的结束、住宅商品化时代的开启。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始繁荣和迅猛发展。也就在这一年,房地产被无形之中赋予了国民支柱产业的地位,充当起引领中国经济再次腾飞的重任。自2002年起,社会需求全面回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第二次经济动能转换的动力主要是扩大内需和基建投资。这一阶段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七位跃升到第二位,顺利地实现了我国经济动能的第二次转换。

三、新时代的第三次经济动能转换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并成功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常态。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从10.6%慢慢滑落至7%以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依靠的是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通过投入大量的资源、能源、和投资刺激等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但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近年来,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不断衰弱,突出表现为:劳动力红利、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投资拉动作用、外部市场需求“4个减弱”。

一是劳动力红利明显减弱。我国人口在过去几十年高速增长,大量适龄劳动力给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的人口红利,把我国打造成为劳动力十分密集的“世界工厂”,也成就了我国30余年的经济腾飞。2012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首次出现了绝对下降的情况,比2010年劳动力的供给减少了345万,标志着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的结束。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企业用工短缺的现象,第一次出现了“用工荒”。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二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减弱。土地、资源的供给变少,价格上涨。同时环境容量趋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青山绿水有了更多的期待,我们已经不能再靠污染环境来求得经济的快速增长。三是投资拉动作用明显降低。传统的规模扩张式的投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新的投资机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和产业的创新等新途径来开展。四是从国外环境来看,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需求在减弱,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遇到了一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比如,印尼,越南等劳动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国家。同时,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加大了我国出口产品的阻力。在中高端产业发展方面,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意识到产业空心化的危险,这些国家纷纷采取大幅度减税措施,改善国内的营商环境,吸引中高端制造向本国流回。目的是为给国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振兴国内的经济。比如特朗普政府曾经下了一条指令明确的要求凡是美国企业,都必须将自己的生产工厂搬回本土,也就是搬回美国去自己运营,不允许在美国以外的国家设立工厂!包括此次的华为事件,美国对中兴、华为的技术封锁等,使得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发展中高端产业遇到了瓶颈制约。因此,在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下,继续按照原有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来拉动经济增长也变得不现实。

2.可行性

目前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形成,为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期。而且纵观历史上发生的产业革命,每一次的产业革命都会带来新科学理论和新的生工具的出现,产业结构也会随之发生转型升级,相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也会进行大调整,从而带来新的经济发展动能。

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作为动力被广泛使用作为标志,由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由此开始了机器制造时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世界进入了“电气时代”,以石油、电力为主要能源,自此,机器制造模式由单件小批转为大批量流水线模式。

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开启了信息时代。信息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产业中的资本、劳动力等进行结合,开始了机器制造的自动化时代。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将与产业深度融合,将再全球范围内带来一轮新的产业革命。生产方式将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个性定制将与大规模定制生产一起,成为生产的主流方式。

新一轮的全球产业革命的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力图保持先发优势,新兴经济体力求实现后发超越,而我们中国呢,我们目前是第一制造大国,研发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我国具有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消费市场,我国也在力争抢占创新先机。

正是基于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产业变革的清醒认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目前正处于全球范围内由新科技驱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与国内经济转型形成的历史交汇期,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重大机遇期。这个机遇带来的不再是经济全球化时候的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大投资等传统经济增长动力,而是加快科技创新、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和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也就是说,新机遇带来的是新动能的转变。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当前新一轮的经济动能转换中,我们更加注重从供给侧端发力,调整经济结构,以新动能促进经济新阶段的新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