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沈来红 阿Q精神对当代青年的个体意义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2-23 09:16:41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沈来红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杭州  311121)

 在当代青年面临焦虑压力的情形下,重新审视阿Q精神,在弃其“糟粕”的同时,挖掘其正面价值,对当代青年个体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阿Q宣扬祖德,可以理解为“自信”的体现。阿Q寄托来世,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信念。阿Q自我安慰,可以理解为善于调节情绪。阿Q自轻自贱,可以理解为能屈能伸。阿Q健忘,可以理解为“不恋过往”。阿Q欺弱怕强,可以理解为“识时务”。

关键词Q精神自我安慰

2017国民财富焦虑报告》显示,17.6%的人处于低焦虑状态;78%的人处于中度焦虑状态;4.4%的人处于高焦虑状态。[1]朱慧劼、王梦怡研究指出,“当代青年的阶层焦虑十分突出……不利于青年的健康和发展,也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2]人们提到阿Q精神,往往持批判态度。本文则从正面入手,分析阿Q精神在缓解焦虑方面的作用及其对当代青年的个体意义。

Q精神的正面解读

1.阿Q宣扬祖德,可以理解为“自信”的体现

当与人争吵时,阿Q会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至于“先前”是否真的“阔”,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气势和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近代中国饱受欺凌,人被形容为“东亚病夫”、社会被形容为“一穷二白”,很多国人已经失去了自信,认为“别人的都是好的”。这时,我们特别需要自信,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综合国力曾经遥遥领先,虽然近代落后了,但信心不能丢。现在提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是强调人们应该有自信。当然,我们的自信应该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不能凭空想象。

2.阿Q寄托来世,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信念

客观上说,阿Q本人过得并不好,甚至在有的人看来,简直没法活,但他会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试想,以阿Q的悲惨处境,如果连儿子都没希望了,岂不更加绝望?现在很多农民工任劳任怨,虽然自己融不入城市,但寄希望于子女可以过得更好,这都是对未来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克服困难一往无前。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境不同,寒门子弟虽然当下困难,但也可以像食指诗中所说;“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3.阿Q自我安慰,可以理解为善于调节情绪

当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个体遭遇失败在所难免,但人们更多关注的都是成功者的光环。对于受挫者来说,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阿Q被打了,换作一般人定会非常恼火,但让他“打回去”也是不现实的,能怎么办呢?他通过大脑的加工,认为这是“儿子打老子”,就好受多了,即便受了很多屈辱,也仍然能“睡得着”。丁香医生发布《睡眠状况洞察报告》显示:91%的人存在睡眠困扰。[3]Q的自我安慰法,多少有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安慰”无处不在,比如损失了一笔钱,我们可以说是“破财消灾”;东西打破了,我们可以说是“碎碎平安”;遭遇危难了,我们可以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即便要被杀头,阿Q也会说:“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从表面上看,这和“人生自古谁无死”意思是一样的,虽然背后有逻辑有不同。

4.阿Q自轻自贱,可以理解为能屈能伸

对于普通个体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在必要的时候,阿Q可以承认自己是“虫豸”,这和韩信甘受跨下之辱,勾践兵败后给夫差当奴仆有相通之处。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出了“屈则全”的智慧。在某些情境下,如果一味硬来,可能死得更快,那后面也就没有机会了。这对于自尊心太强,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来说,无疑很有借鉴意义。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可以减少很多苦恼。必要时牺牲部分“自尊”,也可以换取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机会。

5.阿Q健忘,可以理解为“不恋过往”

被假洋鬼子打了,“在阿Q的记忆上……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对于阿Q来说,遭受的屈辱实在太多,如果不能解脱出来,心里总是惦记着,难免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最终导致精神崩溃。豆瓣红人、情感疗愈作者苏辛有本书就叫《未来不迎,过往不恋》,这类书能“红”,恰好说明人们对“过往不恋”有着内在的需求,而阿Q其实已经做到了。

6.阿Q欺弱怕强,可以理解为“识时务”

欺弱怕强本身并不可取,但从正面看,这也是“识时务”的体现。阿Q会根据形势变化调整策略,做出相对“合理”的选择。遇到挑衅时,阿Q“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这种分析和选择对阿Q来说是相对合理的。王永忠也指出,职场中的“欺弱怕强”法能够让人认清自己,打准自己的位置。[4]

恩格斯说:人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5]梁巧娜指出“阿Q精神在不同时代获得不同评价,与不同时期的具体语境大有关联。从根本上看,阿Q并没有变,变的是时代,是人们的立场和视点。”[6]本文认为在当代青年面临焦虑压力的情形下,重新审视阿Q精神,在弃其“糟粕”的同时,挖掘其正面价值,对当代青年个体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平安财富宝发布《2017国民财富焦虑报告》,http://www.sh.chinanews.com/chanjing/2017-11-09/31254.shtml,中新网上海,2017年11月09日

[2]朱慧劼、王梦怡.阶层焦虑症候群:当代青年的精神危机与出路,中国青年研究,2018(11):77

[3]丁香医生发布睡眠状况洞察报告:91%的人存在睡眠困扰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3-22/doc-ihtxyzsk9560990.shtml,中国新闻网,2019年03月22日

[4]王永忠.论阿Q精神在职场中的现实意义,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3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

[6]梁巧娜.阿Q精神:视点转移及其语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

作者简介:

沈来红(1985--)男,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