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张莉 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探索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3-26 10:48:57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张莉(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上海市  200083)
摘 要:随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合力育人理念的深入,民办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化建设上要不断发力,真正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在教师原有专业素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有效的继续教育,是全面提升教师的育人育德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民办高校教师;继续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师在围绕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开展课程思政化建设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做好民办高校教师的培养,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一、影响课程思政效果的制约因素分析
1.高校教师自身因素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受民办高校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师自身政治素养、思想认识、育人能力、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等,都影响着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融入。民办高校教师课时数普遍较多,又需要完成科研任务,很难潜心研究课程思政改革任务,多流于形式。
2.民办高校治理体系因素。民办高校由举办方出资兴建,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起到政治核心作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的关注度往往弱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强度不够。学校在管理要求上没有强化课程思政的融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则容易忽视。
3.学校社会合力育人因素。民办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育人,离不开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协作,将课堂思政与社会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为教师提供更多切入点,丰富课堂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科学开展继续教育,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水平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对民办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习总书记提出的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育人能力,有着新的任务和挑战,组织开展科学的教师继续教育,刻不容缓。
1.拓宽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目前常见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主要有校外培训、校内培训及自我学习三个途径,因时间、空间及自身因素的局限,继续教育的途径有效拓宽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博采众长。在课程思政改革大潮中,全市乃至全国涌现了很多有示范和推广作用的学校和教学名师,通过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网络直播或者微课等形式,或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慕课、易班等媒介,组织教师参加学习观摩,可根据网络学时,核算教师继续教育课时或学分。
(2)发挥各校专业优势,示范推广。上海有17所民办高校,各有优势专业,各有名师,以项目制形式分工推进,试点探索,通过交流互动,共享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完成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工作。可以效仿已经开展的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示范巡讲活动,通过教师讲授、专家点评及学生反馈,起到了切实的引领、示范、提升作用。
(3)形成教师系统培训,扎实到位。民办高校要根据学校专业建设情况、教师队伍现状、学生思政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长期及短期培训计划,除专业培训外,根据教师发展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开展教师育人育德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内部选拔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开展示范课活动,以点带面,推进课程思政导师制,通过集体备课、学习小组等形式,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交流分享和专家指导点拨是很有效的途径,可以更有效的推进教师整体德育水平的提高。
(4)加强教师自学指导,提升素养。民办高校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要注重加强思政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思想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各门语言类课程,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丰富继续教育课程内容
在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下,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更适合模块化,要符合知、做、思的实践过程。
(1)思政理论知识模块。民办高校教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注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学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只有提升自身思政素养,才能在课堂中不断融入,将爱国情怀传递给学生。
(2)学科专业知识模块。民办高校多为应用型和应用技能型属性,专业教师的专业学识和技能的提升,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确保学科专业知识能跟上时代发展需求,专业知识的积累、更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提升专业技能,从而提升教师职业自信,提升育人水平。
(3)文化素养知识模块。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与专业课层面,教师文化、艺术、心理等综合素养的提升,对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丰富的知识,广阔的视野的教师,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关注,并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课堂上彰显,从而影响到每个学生。
(4)教育教学技术模块。理论知识扩展后,教师教育教学技术及职业规范有待提升,如何将所学知识融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功能,需要学习锻炼和总结提升。从语言、肢体动作等方面,均要讲究方式方法,也是教育教学技术培训的内容之一。
3.加强继续教育过程管理
民办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加强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更要遵循培训组织的一般规律和要求。
(1)开展继续教育需求调研。需求调研是培训的第一步,只有充分了解现状,理解民办高校师生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此调研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角度开展,以便全面进行培训设计。
(2)确定继续教育的目标。根据教育需求,确立目标,明确内容、标准和条件,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明确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集中培训及自主学习培养计划。
(3)培训的组织实施。选择适合的培训组织模式、课程方式、教师团队和场所,确保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提供全面保障。。
(4)培训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是培训的重要环节,可以反应出培训的效果及科学程度,有助改善绩效。在民办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反馈学习效果和感受,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培训方案。同时,要注重学生层面的反馈,在课堂育人的角度下,学生整体思政政治觉悟是否有提升,应作为考核教师继续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
学校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和要求,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标准,形成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助于民办高校教师提升职业认同和职业自信。
三、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提升育人能效
民办高校有着特有的独立性、自主性,为教师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优势,学校要鼓励教师不断改革创新,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师生关系、育人方式等方面勇于创新尝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改革本身是一种创造、一种探索、一种整合,将德育要素与专业课程知识建立联系,本身就是一种开创性的工作高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教师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事关人才培养的水平,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经历和思考,不断融合创新,开创性的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上海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拓展,以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以专业教育课为辐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使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承担育人使命。“课程思政”成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闪亮名片。民办高校要迎头赶上,通过全面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水平,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挥合力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三圈三全十育人”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教育 。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4
[3]邵广、铁阵.课程思政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航海教育研究,2018(2):109.
[4]洪金水.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启示[J].高等教育-课程教育研究,2018(21):32

收稿日期:2019-12-23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