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丁雨辰 从“历物之意”看惠施思想中的理性作用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3-28 10:48:20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丁雨辰(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成都  611130)

 要:文章通过“历物之意”分析惠施思想中理性的作用,将惠施与坚持“离坚白”认识论从而倒向诡辩论的公孙龙区别开来;从惠施进行思想的意图出发,将其从专注于“名实之辩”的名家中划分出来;对“合同异”思想的内涵进行解释,析明其本体乃是理性作用。

关键词:惠施;历物之意;合同异;理性

一、前言

惠施是战国时期宋国人,被认为是名家中与公孙龙齐名的代表人物。惠施的著述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他的许多思想都是因被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在《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保留了惠施的部分言论。在《庄子·天下》篇中所记载惠施分别论述宇宙万物的十个命题,即“历物之意”,则是研究惠施的最重要切入与探究其思想的核心大纲。

惠施被归入名家,皆源于荀子“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1]之评价,意谓惠施纠结于名词、概念而脱离了实际情况。但是惠施到底是否应划归于名家,实际上应该从探究其所提出的命题的内涵以及其提出命题的原因而得出答案。因此,将惠施善辩便单纯划为名家的做法是可以三思的,更是不能简单将其划为诡辩弄名之人。

通过惠施的历物之意,从而分析惠施思想中存在的理性作用,将其区别于从感觉材料而直接获得受区分的知识的、坚持“离坚白”认识论的公孙龙。再从其理性作用分析其理论根本,将其从名家中划分出来,为惠施这一坚持理性在认识论中作用的思想家正名。以便后来者能跳出传统桎梏,不再将其当作一名欲逞口舌之快的诡辩者,而是更全面地将他作为我国古代倡导理性的角色的角度来认识他。

二、历物之意

“历物之意”这十个命题集中表现了惠施的相关思想。文章为更清楚地解释这十个命题,将其分为时空类命题、发展变化类命题、本体与伦理类命题来分类进行分析。

1.时空类命题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这个命题是说,涵盖万物而再无外者之为至大,称为“大一”,而不可再分再无内者为至小,称之为“小一”。惠施把大小和内外结合起来,运用理性从抽象的角度表达空间的极大和极小。“至大无外”如整个客观世界,而”至小无内”则如物理学中的质点,两者在现实中没有对应物,这是单凭感觉经验无法获得的。惠施从外延和内涵正相对立的两极出发得出的抽象空间概念,从局部空间推出整体空间,用有限的空间去把握无限扩展的空间,正是理性归纳并演绎的结果。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在客观世界,从一般感觉经验出发,人一般以“三维”:长、宽、高来认识空间,“厚”在这里即是“高”的维度,“无厚”就是没有高度。惠施的说“厚”与“无厚”的区别在于是否“可积”,而不在其大小。冯友兰认为:“几何学中理想的‘面’”就是无厚,惠施是从感觉经验出发,在分析空间时抽象出空间的维度再将其合理推演进行降维便得到了“无厚”。那么“无厚”虽然可以在面积上很大,那么在“三维”的空间中我们由于其“不可积”便无法直接通过感觉来体验,实际上是惠施对无穷小与无穷大之间的理性思考。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此命题很多人单纯从空间相对性来解释,故而会得出惠施是一个相对主义诡辩论。其实惠施之所以如此思考,不单纯是相对主义,他从三维的空间属性出发分析客观存在,用理性思考得出的“无厚”,再理性抽象“天地之间”、“山泽之间”,将其转化为“无厚”,那么在惠施的认识(思维)或者说他所得到的知识中,便可以认为天与地、山与泽在空间上相平。

(4)南方无穷而有穷

此命题中的穷是穷尽之意,是指空间的尽头。司马彪认为,东西南北四方都是无穷的,不仅仅是南方无穷。[2]但文章认为这不是惠施本意,这是因为在惠施所处时代,东方有海容易穷尽,西方有戎,北方有狄,但南方人烟稀少,瘴沼多而路难行,没有人能走到南方的尽头。[3]但惠施从感觉经验出发,进行理性分析,则在“至大无外”的理性结论下,便会得到即便“无穷”,但“无外”则意味着在内部有界,因此会“有穷”。

(5)今日适越而昔来

对本命题是惠施总结自身经验经过理性思考得到今和昔的。今昔彼此依存,昔日正是已经过去的今日,而今日正因为昔日过去才会到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今日终究要变为昔日,因此,今亦是未来的昔。至此惠施得出,如果是今日去到了越地,那么在未来则是昔日到来了越地。

(6)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一般而论,世界各国、世界各人在没有与外界接触、在对外界了解较少时历史常以自己为空间上的中心,如“中土之说”再到“地心之说”。何谓天下?从惠施对空间的认识可知,天下可谓“至大”者。至大则无外,惠施从经验可得知,所谓方位则必有参照,如今至大无外,由理性推演则又怎能有“中央”可言,于是“至大”所涵皆可为中央。

2.发展变化类命题

(1)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这个命题反映了惠施从感觉经验材料中提炼出了事物发展的一种形而上发展规律,即:事物发展有着由生到亡、由盛到衰的必然规律。因此,他得出太阳只有上升到天空顶端的过程同样也是才会导致太阳落山的过程,一个物体只有出现了的过程也会正是它消亡的过程。惠施并不是单纯专名,不是诡辩生死无同异,而是经由理性思考,他所提出的“名”,实际上是经过理性思考后得出的规律结论。

(2)连环[4]可解也

由惠施已经得到“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规律出发,连环是何?是物。两环相贯为何?是事物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因此惠施将理性得到的结论运用于此:连环有产生则必会存在连环的消亡,两环已相贯时便会有连环解开之时。

3.本体与伦理类命题

(1)大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本命题反映了惠施获得感性经验得后再经理性的“合同异”过程的思想的核心特征,是“历物之意”的认识本体,即是理性作用。在此命题中“大”、“小”是针对涵盖范围来讲的,任何事物都处在与其它事物的同异关系中。“同”即指是事物之间的共相,“大同”与“小同”都属于事物之间的“同异”关系。“大同”是与“小同”相比较而言的,就其差异程度上来说,“大同”包含有较少的差异,“小同”包含有较多的差异,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一切都是惠施在理性作用下,对知物而得的经验材料进行“合同异”而得出的结论。

(2)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在先前惠施已得出在空间上天与地相平,因此尊天思想在其对空间的认识中便不再存在,当天不再高高在上,他就会经由理性继续推出“天与地卑”。这破除了先秦长期对“天”的过度推崇,为惠施最终由理性导出的伦理目的再一次破除障碍。

(3)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本命题表明是惠施思想从理论走向伦理实践的重要桥梁,其通过理性思考得出“泛爱”万物的伦理主题。要无差别地爱一切东西,在理性推演中天地万物皆可为一体。在理性推演中处在“大一”和“小一”之间的万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体,而人是万物的一部分,惠施通过感性经验辅之以理性“合同异”,最终认识到人与万物没有绝对的不同。因此在战乱不息、斗争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加深的战国,惠施发出超越尘世认识的伦理号召。这是惠施理性推演的极端,是绝对普遍之爱。

三、结语

从惠施思想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说是“辩者之言”,但从惠施的“历物十事”可知这不是绝对无关现实的纯粹为名而辩,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经由理性“合同异”后的理性推演。惠施所经验的是客观世界,但是他所最终追求的不是客观世界的表象而是作为“物理学之后”的,形而上的理念,并由此推出其伦理观。

可以说惠施的思想不是单纯对世界的感知,不是专于纯粹经验科学结论,也不是辩证法,更不是相对主义认识论以及诡辩论;其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对于事物之理的理性推演和不断追问,他所推崇的不是其他,而正是通过理性而得出合乎“理性”的结论。在我们难以对“理性”的今天,回顾惠施的“理性”思考的过程,可以为我们今后的思考指明方向。

 

注释:

[1]出自《荀子·解蔽》,“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荀子主要是为了表达人认识之不全面,故而举例为证。但荀子并没有认识到惠施的“辞”与公孙龙“辞”的不一致,公孙龙之“辞”是直接感觉经验所得,而惠施的“辞”则来源于感知实际经过理性处理的“合同异”,若不知物则同异何来?因而说惠施“不知物”,乃是误解。

[2]司马彪《庄子注》,“四方无穷也。”

[3]西戎的说法最早可见于《诗经·出车》,“赫赫南仲,薄伐西戎。”一般认为此书成书春秋中期。北狄的说法最早可见于《国语·郑语》:“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一般认为此书成书于春秋末。而南蛮最早的记载见于《礼记·王制》:“南方曰,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一般认为此书成于西汉由戴圣编纂,所含的是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故可以认为惠施所处的战国中期,其时对南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故而以之为无穷。

[4]连环,“两环相贯,贯于空处。”《吕氏春秋·审分览》:“鲁鄙人遗宋元王闭,元王号令於国,有巧者皆来解闭。人莫之能解。儿说之弟子请往解之,乃能解其一,不能解其一。”闭即是连环。《战国策·齐六》:“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段德智.莱布尼茨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学术背景与哲学意义——兼论我国古代学者惠施等人“尺捶”之辩的本体论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2017年3月第70卷,第2期,第43-48页

[3]刘利民.惠施“历物十事”的语言哲学新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总第149期),第77-83页

[4]黄克剑.惠施“合同异”之辩发微》[J].哲学研究,2008年第10期,第38-47页

作者简介:

丁雨辰,系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哲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20-03-03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