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钟恒 川主名实考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6-08 08:25:01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钟恒(德阳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德阳  618000)

 要:川主崇拜是四川民间信仰,川主的名称由来和相关人物尚存争议,但功绩和影响却毋容置疑。心有所向,为我所用,百姓各行其“祀”,导致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新旧川主,各领风骚。

关键词:川主;名实

 

川主成为地方守护神,成为四川本土乡神,成为四川百姓的民间信仰,由来已久,但关于川主身份的争议却不绝于耳,包括地方史志在内的文献资料对川主是谁说法不一,与此关联,四川以及其他地区所建川主庙、川主宫中祭祀对象也不尽相同。

一、名称

名不正则言不顺,讨论“川主”首先要弄清楚“川主”名称来源。

“川主”有“山川之主”和“四川之主”的不同。“山川之主”是广义的“川主”,就此而言,全国各地都有“川主”,但此义项一般语境中少有使用。更多情况下,“川主”是专有名词,是狭义的,指的是“四川之主”,我们讨论的也是一般语境中的“川主”。

作为四川地名的“川”最早出现在唐代,唐肃宗分剑南道为剑南东川、剑南西川,四川有了“两川”的名谓。宋代改道为路,四川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或“四川路”,“两川”升级为“四川”。

“四川”地名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可以引用清代彭遵泗《蜀故·方域》一段文字将两种说法一并介绍:“蜀江之水非一,而岷、泸、雒、巴,为四大川也,四川之名所由方兴。一曰:宋南渡后,始分益、利、夔、梓为四路,故曰四川。”

“川主”之“主”有名词性的“主人”“先主”“主神”以及动词性的“主宰”“主政”“主管”等意思,也因此,“川主”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古蜀、蜀汉以及前后蜀之类君王,一是蜀郡、益州之类地方官。无论何种说法,作为专有名词的“川主”应该是唐代以后才出现的。

二、功绩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人民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蜀人,历来桀骜不驯、爱憎分明,唯有“治蜀兴川”“大安蜀民”,或兴修水利,或教民农桑,或崇文重教,或轻徭薄赋,或仁慈宽厚,或忍辱负重,这样的蜀地君王与地方官才能赢得的蜀人的敬重与热爱,才可能被奉为“川主”。

特别要强调的是,古代治蜀必先治水,治川主要就是治水,既防洪涝之灾,又保用水之利,君主也好,地方官也罢,历史上的“川主”大多有治水功绩。

三、人物

1.蚕丛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作为古蜀最早称王的蚕丛,在成都平原建立了早期的国家和政权,时间至少应该是夏代。有着“纵目”之特别“颜值”的蚕丛开国立业,教民蚕桑,赢得了蜀民敬爱,无论蚕丛故里青神县的川主宫,还是远在松潘县的川主寺镇,所祀川主都是蚕丛。

传说蚕丛死后葬在洪雅县瓦屋山,与家乡青神县遥遥相望,后世人们在瓦屋山修建了“蚕丛墓”“蜀王殿”“川主庙”等建筑祀蚕丛。蚕丛也被称为“土主”,以前,青神县城北有土主庙,庙内塑有蚕丛雕像,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蚕丛诞辰日乡民都要举办土主会祭祀蚕丛,县人到县城北门青衣土主庙进香祭祀青衣神蚕丛氏。现在青神县青城镇还有土主村。

需要说明的是,以蚕丛为代表,唐代以前的“川主”,其名号都是后人“追封”的。

2.大禹

生于西蜀,走出盆地,造福中国,享誉天下,“为山川神主”《史记·夏本纪》的恐怕只有“独雄大王”大禹。

被奉为山川神主的大禹,在四川又被奉为川主神、川主菩萨。今岷江上游汶川、北川古大禹部族活动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民间迎神的日子,都要举行大规模的川主神祭祀会,六月初六为大禹生日,人们则在禹王宫、川主庙、王爷庙以赶庙会的形式纪念大禹。因为大禹,六月六还成为民间节日“天贶节”“祭神节”,“天贶节”主要祭祀大禹,要用太牢之礼,“祭神节”官方和民间都要祭祀大禹,且规模不小。

3.杜宇

东周时期,“七国称王,杜宇称帝”,杜宇先后在“郫邑”和“瞿上”建都,自称望帝,成为第一个称帝的蜀王。《华阳国志》记载:“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杜宇称王称帝,同时教民农耕与狩猎,还效法尧舜,将帝位禅让给贤能的鳖灵。因此,来自朱提(今云南昭通)的杜宇深受蜀人拥戴,被尊为“杜主”,身后得到蜀地百姓的普遍奉祀。

“望帝春心托杜鹃”,都江堰玉垒山的二王庙原为望帝祠,齐明帝建武年间益州刺吏刘季连才将望帝祠迁往郫州。望帝祠传承了1700年的祭祀活动现在已发展成“古蜀文化节”,“拜杜鹃、祭望丛”,进而“解蜀语、瞻蜀祭、观蜀舞、赏蜀景、品蜀味、展蜀史”,目的就是祭祀川主望帝杜宇。

对杜宇的祭祀经历了杜主、土主、川主的演变。乐山市有土主镇,就因其地有祭祀杜宇土主庙而得名。

4.鳖灵

《史记·河渠书》记“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但“蜀守冰”有名无姓,且沫水为今天大渡河,所凿离堆也是乌尤山离堆,于是,有人考证“蜀守冰”不应是李冰,而是古蜀最后一个王朝开明王朝的开国之主鳖灵(鳖灵快读即冰)。

鳖灵,号开明氏,有丰富的治水经验,李冰时代雕刻的治水“三神石人”除大禹、杜宇外,就是鳖灵。《蜀王本纪》载:“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也因此被奉为川主。

鳖灵凭治水功绩得到杜宇的禅让,建立了古蜀第五代王朝,即开明王朝。大概为了显示正统,非蜀地出生的鳖灵慕蚕丛名而称丛帝。

5.李冰、李冰儿子(李二郎)

末代蜀侯绾之后,蜀地不再设侯爵,“自此但置守而已”。身为地方官,“空降”到四川的陕西(也有山西之类说法)人“蜀守李冰”按理不可能成为“川主”。作为旁证,都江堰出土的公元168年塑造的李冰石像也只有“故蜀郡守李府君讳冰”的题记,始建于公元270年的松潘县川主寺祭祀基调至今依然是“蚕丛鱼凫,古蜀松潘”,分布川外的四川会馆,其中的川主宫、川主庙往往供奉的也不是李冰……但“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东汉应劭《风俗通》),后历代朝廷也不断加封,特别是清雍正五年敕封李冰父子后,奉李冰父子为川主成为主流。当然,客观上,李冰治水、治蜀的作为,被奉为“大国工匠,千秋川主”也是有合理性的。

6.刘备、刘禅

蜀汉时期,成都承继汉代之繁荣,成为乱世中“市廛所会,万商之渊”“贿货山积,纤丽星繁”的乐土,“既崇且丽”,与刘备“雄才盖世”和刘禅“爱德下士”分不开的。

蜀汉政权历二世而亡,刘备在位2年,刘禅在位41年,《三国志·蜀书》有“先主备”“后主禅”两章。后世文字有“先主章武二年,于汉川铸一鼎,名克汉鼎”的散句,也有“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的韵文。有人认为,川主之名可能就是根据先主、后主之名衍生而来。

川西一带每年农历二三月举行的“川主会”,往往要抬着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塑像出游。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曾经有两座川主宫,供奉的都是刘备。

7.赵昱(赵二郎)

进入唐代,李二郎香火一度暗淡,加之李唐王朝姓氏避讳,李二郎逐渐被赵昱替代。

赵昱在家排行老二,俗称二郎。据宋代王铚《龙城录》,赵昱隐居青城山学道,隋炀帝迫其入仕,出任四川嘉州(今四川乐山)太守。因治水有功且屡现神迹,老百姓立庙奉祀赵二郎。顺应民意,唐太宗、唐玄宗先后加封赵昱。

赵昱是乐山历代地方官中唯一被神化的,赵昱被神化为“斩蛟除害”的“神勇大将军”“赤城王”乃至“龙神”,以前乐山民间的龙舟竞赛主要是为了纪念赵昱。

8.王建

王建是五代十国前蜀的开国之主,他笃信道教,廉恭俭素,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自己却勤于政事,“躬览万机,亲临庶政”以“有利于民”。王建在位十二年,蜀中得以大治,蜀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国力强盛。

随唐僖宗入蜀,后追随王建的道教学者杜光庭是醮词专家,其入蜀后撰写的醮词,“蜀王”“川主”是篇名关键词,如《蜀王本命醮葛仙化词》《李延福为蜀王修罗天醮词》《川主太师北帝醮词》《川主周天地一醮词》《川主令公南斗醮词》等。王建称帝之前,曾被唐王朝封为蜀王,所以,王建先后得以“蜀王”“川主”名。当然,也有人认为杜光庭笔下的川主指的是李二郎或赵二郎。

9.孟知祥、孟昶

孟知祥、孟昶为父子,分别是五代十国后蜀开国和末代皇帝。与刘备、刘禅、王建等人一样,孟知祥、孟昶是割据一方,偏安一隅的“土皇帝”。孟知祥在位时间极短,称帝不到一年就病逝,后孟昶继位。

孟知祥曾为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川节度使,成两川之主,清同治增修《酋阳直隶州总志》说:“然封号已极崇隆而奉祠著第曰‘川主’,盖‘川主’者,蜀人土语之尊称。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人皆称之曰‘川主’即为证。”

孟昶在位三十年有余,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劝课农桑,刻石兴教,使百姓安居乐业,使后蜀成为五代时期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孟昶也就成为名正言顺的川主。《蜀故》载:“蜀主祈畤于青城山,青城令献美女张丽华”;《蜀中广记》曰:“世传川主,即二郎神。衣黄,弹射,拥猎犬;实蜀孟昶像也!”

10.杨戬(杨二郎)

宋代灌口二郎庙趁庙会之际,对参与群众过度索取,要求向二郎神祈福的人至少敬献一头羊,引起群众反感。由爱生恨,群众把灌口二郎比作宋徽宗朝的太监和奸臣杨戬,况且又有徽宗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重修二郎庙的史实,以讹传讹,赵二郎也就变成了杨二郎。

还是与避讳有关,赵宋政权也乐于见到赵二郎变身为杨二郎。上有所好,下必从之,经宋元明清戏曲话本小说大肆渲染,杨戬形象逐渐正面化,成为神威显赫、法力无边、惩奸除恶、禳灾祈福的杨二郎,进而取代了赵二郎、李二郎。现在都江堰二郎庙“二郎神像简介”就明确指出二郎神是杨戬,与之配套,还有赞颂杨戬的“川主宝诰”。

二郎神集水神、雨神、雷神、火神乃至酒神、战神集于一身,先后有官方正统的李二郎,道教文化的赵二郎,民间传承的杨二郎,真可谓多神格的典型。

二郎神是多神格的,蜀地代有川主出,川主更是多元化的。除以上“有名有实”声名显赫的“川主”,还有一些被奉为“川主”的人物,包括公孙述、张鲁、关羽、李雄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四、现状

我们认为,或崇敬,或感恩,或怀念,或祈求,心有所向,为我所用,老百姓各行其“祀”,导致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新旧川主,各领风骚。

川主为民间信仰,集儒家、道教和佛教等元素为一体,正史虽然不载,影响却久远。川主在知仁知礼、重情重义的蜀地百姓中“神一样的存在”,至今对四川地方官有着示范和鞭策作用,勉励他们以民为本,勤政务实,励精图治,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清代川主庙遍布四川省(含今重庆市)内各州县,有方志记载的便超过500处。川主庙也见于云、贵、陕、甘、鄂等地,川渝以外的川主庙兼有川人会馆的功能。

过去,四川县城多建有川主庙,川主庙成为县城乃至乡镇的“地标性建筑”。遗憾的是,现在“川主庙”仍然是四川以及西南各省常见的地名,但除却“地标”功能,建筑大多荡然无存。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曹学佺.蜀中广记[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4]彭遵泗.蜀故[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钟恒,男,德阳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和蜀文化。有20多篇论文发表,有专著出版。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