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毛帅 “基础”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原则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11-16 07:25:41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毛帅(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在“基础”课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培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坚持主体原则、实践原则和求实原则;通过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践相结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基础”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原则
人生是短暂的,但却可以活得有意义。随着我国大学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作为青年主体的大学生,其价值观将影响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而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正是形成的时期。因此,通过“基础”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引导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宝库,在“基础”课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有利于大学生明辨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又有利于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若想成才成器、贡献社会,就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和环境变化,运用道德和法律规范,调节自我的思想和行为。而思想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和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作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这两者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人类历史表明,一个群体最有力、最持久的力量,是群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这12个词语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体现,聚集着国民的价值追求。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以求实为依据的互动过程,应该坚持主体原则、实践原则和求实原则。
一、主体原则
主体原则是指在“基础”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根据学生主体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坚持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理解、教育的能力。
事物的发展由内外因共同决定,但内因起到决定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相契合,才有可能被其认同和接受。唯有说到点子上,打动其内心,学生才会自觉维护和捍卫。大学生的生活以校园生活为主,在此阶段,他们的知识体系尚未完全构建成型;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受教育者的特点决定了教育方式。对教育者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说话方式问题。改变以往枯燥的说教,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而不是被动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动他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理解为什么要爱国,怎么样才是爱国,不爱国的危害有哪些;做人为什么要坚持诚信原则;爱岗敬业的标准有哪些;怎样善待他人。任何教育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才能最终起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具体案例评判价值观。只有跟上学生生活变化的节奏,传递学生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才能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价值,自觉规范价值观,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自觉活动。
真理之所以受人认同,就在于其正确性。科学的认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于学习知识的大好年华。最好采用润物无声、和风细雨的双向互动方式,在平等沟通和交流基础上,真正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明辨慎思,独立思考,把学习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并且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理论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二、实践原则
实践原则是指在“基础”课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坚持知行统一,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境界。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也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想认识。人的正确思想来自人的理性认识,它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基础”课中,通过实践锻炼,可以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一是要选择合适的实践锻炼方法。可以开展素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进行言传身教。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实践教育要持之以恒。偶尔一两次的实践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将实践教育法作为“基础”课的一项长期、经常的活动列入教学大纲中,使受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自觉行为,从而完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三、求实原则
求实原则指的是在“基础”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立足于“基础”课教学的客观实际,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达到主客观相统一。
社会生活中的人,其思想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学生的家庭状况,也决定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注意防止主观主义的发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停留于教条,本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努力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同时也要避免形式主义,办实事,讲实效;要关注朴素平凡的生活细节,聚焦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避免价值观教育成为僵硬的灌输。与大学生民主相待,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集中其正确想法加以采纳,对合理要求予以满足,对其他意见加以引导。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普遍增强,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时代主题,在“基础”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符合时代要求。
总之,主体原则、实践原则和求实原则是在“基础”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坚持的三个具体原则。不坚持这三个原则,很容易将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或是苍白无力。“基础”课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都被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又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是党实现其领导作用的有效工具。这一鲜明的政治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而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基础” 课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学生心中种下正确理念的种子,待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杨亮.论“基础”课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和环节[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4]辛立章.“基础”课中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2016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