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仪勇 基于“根文化”挖掘思维下的山东省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11-17 07:49:13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研究”的阶段成果,立项号:ZD201906352
基于“根文化”挖掘思维下的山东省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
仪勇(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山东威海  264504)
摘 要: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县域特色明显,但非遗产的传承、宣传与保护是个案式、片段化的,是“抓大放小”,忽略了特色县域文化(根文化)的挖掘。笔者通过调研、分析,认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资源需要以县域为单元进行“根文化”的挖掘,挖掘乡土本色和地域文化特色;“根文化”的挖掘,需要注重历史传统和时代发展,通过具体的事、物,以新颖的形式展示时代的风貌,把地域文化、人文情愫、朴素哲理沉淀到人们的心灵底处,使人能有所体悟。在“根文化”挖掘的思维下指导下,从非遗传承人内涵的扩大、非遗的生产性传承的基础(民众的自爱、自珍与自参与)、非遗传承的生态圈建设等方面对山东省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进行思索,提出看法。
关键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县域;根文化;活态传承

山东——齐鲁大地,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山、海、河、湖、泉、平原棋布于此,地势各异、资源各异、生活习俗各异,使得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且地域特色明显。山东省各县、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之间虽有相通性,但更多的表现为特异性:东部沿海地区、黄河冲积平原地区、高山丘陵地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特色分明;就微观方面而言,各村落、各家族的习俗也尽有不同。因此,以县域为单元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可以避免因选择范围过大而囿于笼统,也避免因选择范围过小而失之于偏驳。当然,县域非物质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各县域之间界限明确,独自发展、互不关联,而是要把文化联系密切的跨行政区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视为整体,进行跨县域合作,使地域根文化特色更加凝练凸显。
一、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现状
山东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但还不是一个文化旅游强省。大,是针对资源的数量而言;强,是针对资源开发的深度而言。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品类齐全,在非遗名录上,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的种类划分。近年来,山东省对非遗项目的挖掘和保护的认识不断加深,热度不断增大,力度不断加强,方式更加多样,如选取非遗项目列入各级保护名录、建立地方非遗展览馆、建立非遗传承人制度、支持学术研究部门进行田野调查、鼓励文化部门采取诸如录制影像、制作动画、参加展示、现场演示、增加互动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宣传和保护。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山东省的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宣传和保护进入了一个春天,呈现一种繁荣之态。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目的和意义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非遗的传承,是民族的传承,是“记住乡愁”,是探寻当地的“根文化”所在。现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宣传与保护是个案式、片段化的,是摘取了精华部分来加以保护的,这未必是个良方。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现状是“抓大放小”,注重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而忽视了县区级及未纳入遗产名录的部分,而大多被忽视的部分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土壤。这种保护,虽然见效快,但缺乏一种内涵,使保护浮于表面,没有沉入基层中去,造成了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择取项目类别,深挖项目生存的根基,以列入目录的非遗项目为龙头,以未列入名录的相关生存项为根基,挖掘乡土本色和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整体宣传和保护。
二、“记住乡愁”与“根文化”的挖掘
乡愁,在诗人余光中的笔尖上闪现;乡愁,在央视的栏目中展现。乡愁是沉淀在人心底里的一种情感,不可触摸但会时时涌上心头,是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情一景的不时闪现与追忆。乡愁是依托于物、依托于事的,乡愁是对家乡事物的情感迸发,是地域文化的根基所在。乡愁,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种思绪;乡愁,是千人千面的一种体悟。乡愁的要义,在于是一种历史传承,在于训导时人尊重历史发展规律。
现在,城乡界限打破,人口流动性增强,出门谋生的人越来越多,家乡的历史传承减弱,对家乡的记忆越发淡漠,缺乏对家乡文化的记忆与心灵触摸。笔者曾夏季到过潍坊的麓台村探访,整个村落白墙灰瓦(细看已露出瓦的红底色)、道路整洁,道旁的房屋上间或绘有中国山水画,道旁有老者纳凉,遂问及公孙弘墓所在?多有不知!随走随问,终于有人指点,已是离墓园不远。公孙弘墓,墓园一面有入口,青砖灰瓦白墙,古朴典雅,门前是一条水泥路,路两边是农户的院子,街道整洁,道两边有摊位的标号,墓园其余面与树林、农户、庄稼地连在一起,园内就是原生态的封土丘,一条宽约一米的水泥路围绕着封土,此园极小,呈原生态,其内涵未见开发。在麓台村,与当地村民交谈,询问公孙弘的有关故事、传说等,十之八九的村民均表示不知道,只有极少数村民了解一点当地的传说。可见,当地没有系统地进行本地名人资源的深度挖掘,宣传不到位,缺乏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再看麓台书院,占地500亩,格局宏大、气势雄伟,但建筑尚未完工,呈烂尾状,丁玲凋敝,难见人影,只有猪、羊、荒草相伴。
麓台村,文化资源丰厚且别具一格。麓台书院,曾辉煌一时,影响深远;公孙弘等名人资源,就在身边;浮烟山等自然资源,携手相望;更兼有寺庙道观、故事传说、乡土风情等,点缀其间。显然,当地政府与企业也进行了一定的资金投入与开发,但综观效果一般,究其原因,甚多,但“根文化”挖掘的缺失或浅尝辄止与宣传的乏力应该是主要问题所在。
山东省各县域内资源众多,文化韵味浓郁、历史积淀深厚。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量优势就在这里,没必要去争名人、抢资源,更不必去编造和附会。文化旅游强省、强市的建设,文化特色县的创建,欠缺的是对本县(地域)资源特色的认识,缺乏的是对当地人文化心理的了解;非物资文化遗产开发上的急功近利心态和短视行为,缺少的是对当地资源独特性的认知和品鉴能力;当地人对自身文化问而不知、知而不详,缺少引导和传播(基于县域的传播),缺乏对当地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态度与举措,群众基础薄弱。缺乏民众参与,注定行而不远。我们可以借鉴韩国、日本等国家对自身文化的珍视与深度挖掘。只有重视了身边的资源,才能够展示其资源独特性,这就是做好地域“根文化”之所在。只有做好根文化的挖掘,才能够增强地域文化的魅力和感召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间“根文化”的不同培育了乡民不同的人文情怀和地域性格,对其为人行事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形成地域人文特色的一种渊源所在。高密,自古至今名人学人辈出,有晏子、郑玄、刘墉、莫言等,文风浓郁。高密文化有“土”的成分,这种“土”文化,就是民俗及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原生态因素融入到文化之中而显示出来的,是东夷文化、儒家教化、乡风民俗、朴素意识等融合而展现出来的,是一种高密文化特色的展现。尚文、尚学、尚义、朴拙与豪放,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是高密文化的特点。县域范围内“根文化”的挖掘,是一项细致而繁杂的工作,它需要讲求历史、注重实际,参阅大量资料,进行田野考察,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从名人的行踪轨迹,从群众的丰功伟绩,从现代人的性格与行为,从意象的考订与涵义,从精神的依托与传递,从村镇及田地名称的变迁与坚守,于细微处发现联系,于联系处找到其文化内核。
“根文化”的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不是靠说教,而是需要注重历史的传统和时代的发展,通过具体的事、物,以新颖的形式展示时代的风貌,把地域文化、人文情愫、朴素哲理沉淀到人们的心灵底处,使人能有所体悟。如新映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以崭新的形式讲述了古老的故事,在继承了抗争的主题外,又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核,即亲情和不向命运低头。这些传统文化的揭示,直击人心,影响深刻。
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思索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需要以县域为单元,比较县域间资源的异同,在挖掘“根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资源产生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原生地保护和传承,使非物质文化资源融入到当地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去,从而产生价值。
山东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非遗博物馆(民俗馆)的建立、重要非遗项目的建档立案、非遗项目的文旅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与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
1.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就需要有健全有力的非遗传承人制度,采取“官方非遗传承人+民间非遗传承人”模式。非遗传承人制度的有效实施,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有力保障。国家和各级政府在非遗传承人保护方面动用了大量的资源,整体良性发展。但在“根文化”挖掘思维之下,可以看到这种官方的非遗传承人制度保护的是一种表征符号,非遗传承人留下的多是资料,而非队伍的扩大。我们要进行活态传承,就需要扩大非遗传承人的范围,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本来面目,在官方非遗传承人之外,设立民间的非遗传承人,借力于国家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和留住乡愁的重视,在县域范围内,以村居为基础,举办诸如:“乡土故事大家说”、田间地头话野草(草药辨别)、乡音传情(乡音辨析、乡谚俚语)、民间曲艺名人、忆“老人、老事、老物件”等活动,把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陈年旧事活现出来,对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总结并传承下去,并给予优秀参与者以“民间非遗传承人”的称号和一定的物质奖励等。如笔者小时候听过的“笤帚疙瘩和炊帚疙瘩”的故事就和“小红帽”的故事有许多相似之处,是用乡土的词语、朴拙的话语表现出人在困境中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传递出一种面对困难冷静处理、机智解决问题的精神。通过“官方非遗传承人+民间非遗传承人”交错结合的模式,激发当地民众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如跳广场舞一样,自觉自愿的参与到非遗传承活动中去。当然,“民间非遗传承人”的称号也可以用“民间能人”来替换,但不管怎样,“唤起民众的自爱与自珍,乃是文化保护最关键的前提”。[1]
2.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需要进行生产性传承,激发民众的热情,在生产生活中予以传承与保护。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可以从是否具有经济价值的角度来划分,分为“开发”类别和“凭吊及其他”类别。“开发”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种,一是指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特色鲜明,能产生市场价值的部分资源,可以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投资,采取“集群融合”路线和“非遗+旅游开发”路线,如潍坊的风筝及风筝节、草编、淄博的陶瓷工艺、菏泽的汉服制作、青岛的私酿酒业、枣庄的石榴文化旅游等,就是采取集群融合和旅游开发而进行的生产性传承。二是指对于经济价值低、影响范围小、区域特色明显的部分资源,由政府提供资金,寻找和建立消费市场,赋予产品以文化内涵,提高其附加值,这也是一种生产性保护和开发。对于“凭吊及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现在其经济价值难以体现,但它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训导作用和本地特色,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以“根文化”的具形来体现的,这其中就有当地民众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方言、礼俗、年俗等,带给人们的是心理的贴近和惆怅的情怀;有沉淀于民间渐被淡忘的故事传说、民间小调、乡谚俚语等,丢失的是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凝练;有因社会发展而被淘汰的农具、用具、手工技艺等,留下的是历史的背影与无言的诉说。对于这一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与保护,就要摒弃短视心理和唯经济至上心理,从其语言特色、表达方式、蕴含道理、心理导引、历史诉说等方面挖掘其“根文化”所在。当然,地方政府也需加大支持力度,从制度建设、资金支持、文化挖掘、宣传保护等方面入手,唤起民众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这样,“有推动、有参与、能生存、有声誉”,激励民众参与进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3.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需要建立非遗传承的生态圈。非遗传承生态圈的建立,需要政府、文化研究机构、学校、企业、当地民众五方联动,形成合力,聚力发展。政府进行政策的制定和方向导引;文化研究机构需要对县域范围内的“根文化”进行考察并提炼,形成地域特色文化,并对遗产实施“传统方式+数字化保护”;学校要有文化担当,在当地政府的导引下,把地域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形成乡土教材,让当地孩子了解并熟悉本地的特色文化;企业,尤其是旅游企业,进行资源的融合开发,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市场,同时契合需求,关注社会相关“热点”,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应“卖点”,融合当地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针对素质教育、乡土情怀、学生游学等进行模块化开发;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民众的参与,有其利益诉求点,如满足生活需要、满足精神需求等,只有了解其利益诉求点,并在政府、文化研究机构、学校、企业、当地民众等五方联动的促进下,民众的积极性才能激发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实现活态传承。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需要在挖掘“根文化”的前提下,走群众路线,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进行,使传统方式和最新科技成果相结合,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MICE(会展形态)、传承人制度、非遗宣讲、义务教育课程融入、文化产业的非遗代入等方式,加之数字化保护、文化产业开发、当地民众的自爱、自珍与自参与,使之形式上可接触、文化习俗上可亲近、视觉表现上展示其活态文化。

注释:
[1]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文化论集》之《古风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陈聪.浅谈文化遗产保护中当地政府的作用---以九莲灯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5
[2]戴清林.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大众文艺,2020.1
[3]冯浩.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_以陕西安塞为例[J].大众文艺,2014.11
[4]郭西燕.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潍坊地区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5
[5]李裕鸿.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5
[6]李凌婧.文化产业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新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8
[7]李梅.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分析与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6
[8]李致伟.通过日本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探讨日本经验[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6
[9]汪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举法国、日本、俄罗斯遗产保护方法[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1
[10]王伟凯.日本与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述略[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
[11]周鹏.乡贤文化与农村基层治理问题若干思考[J].山西农经,2020.6
[12]周思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研究综述[J].旅游管理研究,2020.1
[13]朱秋华.新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意义[J].文学教育(上),2020.6
作者简介:
仪勇(1973--)男,汉族,山东高密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民俗文化、策划管理。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