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张昭龙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11-19 09:02:39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张昭龙(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要:从古至今,爱国主义被看作是一种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尤为重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性出发,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更符合我国发展的现实特定规律。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性

1.爱国主义教育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呈现,更是不会过时的一个永恒主题。高校在对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其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而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应有的凝聚人心和凝聚力量的优势,夯实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基础。另一方面,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与实现民族团结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对其的民族团结教育,保证教育的全面性和长期性。这就要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从而保持思想的同步进步,逐步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奋斗,而在这一过程中,爱国主义的作用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爱国主义可以在更为宽泛的范围内凝聚与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力量,使其积极投入到伟大事业的建设之中。爱国主义作为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爱国主义的不断激励下,我们赶走了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独立,逐渐走出了一条符合民族发展的自立自强之路。

3.弘扬中国精神的实际需要

从中国精神的组成来看,其主要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两者的辩证统一。其中,改革创新被看作是促进时代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在进一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与社会发展需要和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民族精神,使之不断前进。

4.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客观需要

现如今,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对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其掌握实际有关的教学内容,还应加强对其爱国情感与爱国行为的教育。爱国只有表现在行动上,具体呈现在现实活动中,才能称作是真正的爱国。对大学生进行合理与有效的符合时代发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认知水平,让其更为清楚地辨别形势与了解是非,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立场,进而将自己所具有的想法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意识相对淡薄,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突破精神,不愿意开动脑筋想问题。另一方面,从整体上来看,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在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学新载体的运用较少,这样不利于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不能使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深化发展。这就使得一些高校虽然举办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但最终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2.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缺乏必要的时效性

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但是时效性不强。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注重有关的理论教育,但是实践性较弱。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必要的报国之志的合理与系统规划,没有形成一个长远的目标,爱国主义行为相对短暂。可以说,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与国家的有关政策对其进行内容上的拓展,整体缺乏必要的现实教育与国际教育;更没有结合国内外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缺乏同时具有时代性与教育性的爱国主义教材。

3.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与实践活动相脱节

第一,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高校大学生整体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形式逐渐丰富,可以通过网络等新载体获得更多的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知识,如抗战基地和历史展览馆等。此外,还有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或是定期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比赛或是演讲等。利用正在进行中的事情与活动加大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普及,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常常忽视了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不能满足学生实际的教育需要。对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呈现形式,大学生有着自己的看法。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虽然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丰富与多样,但是没有真正贴合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不能以大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没有正确区分大学生群体与个体的差异,致使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第二,在有关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新媒体的利用率较低。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传统的教育方式开始逐渐被取代,可以说新媒体已经悄然地占据人们的生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多数沿用着以前的老套路,没有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公众账号和微博等,这些都是向大学生常用的交流方式。从高校现有的教育方式来看,没有将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而是采用相对单一与落后的教学模式,受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很难培养起深厚的爱国情感。

三、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积极营造和谐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一方面,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各高校应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努力建立起和爱国主义相符合的校园文化,可以多举办以爱国主义为活动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宣传栏、校园广播电台等形式来宣传中华传统美德,还可以采用一些寓言故事等具体描述现阶段的小事件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通过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爱国主义情感。

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新、美丽的校园教育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应十分重视自身的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应该对其进行美化与建设。此外,各高校还应加强校园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宿舍楼、教学楼、实验楼与图书馆等,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2.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需构建一个完整的爱国主义体系,提出国家与民族精神发展理念,将其与中国国情结合,进而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要求其从自身做起,彻底将爱国主义的教育发展理念贯彻到每个学科中去,进一步挖掘课程和爱国主义内容间的相互关联性。可以采用经典案例、视频方式等将爱国主义与各学科建立起联系,突破表面认识,让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在课堂教学上,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在无形之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各高校应全面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同时在活动中使大学生不断增强自我认知与自我修养,增强其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不断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增强时效性,积极打造精品的思想政治课堂。

3.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互联网平台作为宣传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利用各高校建设中互联网平台的主流媒体优势,加大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互联网平台可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娱乐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保证互联网平台传播的内容更加法制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体系相适合,努力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充分发挥各类媒体资源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

4.践行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自我教育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情教育。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具备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远大胸怀,这是其成长的前提。大学生自身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态度都会从不同层面影响社会的发展。由于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存在变化,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有全面的内涵。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的集体合力的同时,也需要大学生自己有一颗爱国心。

其次,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高度。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对整体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中华民族所提倡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忠,就要求大学生自己应忠于自己的祖国与人民,忠于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与职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但是从现阶段来看,部分大学生对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程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强化。

最后,大学生自觉增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性认识。由于年龄、成长经历等的不同,大学生个体在看待具体问题时容易受自己主观偏见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旦形成,较难以改变。为改变这一问题,高校大学生应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自身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强化自我教育,同时认真学习与储备有关的爱国主义知识,提升知识含量和技能,养成理性的爱国意识。大学生群体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爱国主义行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长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潜涛.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J].高校理论战线,2012(10):9-14

[2]吴海江、包炜杰.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的研究,2017(02):53-57

[3]侯红霞、张瑞娇.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中共太原市党校学报,2018(02):54-56

[4]陈明吾.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4:125

[5]严炜、肖坤.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8(05):180-182

[6]赵利萍、周先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国民性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3):117-120

[7]孙银光.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层次性及实践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5(01):89-95

[8]王霞娟.凸显时代特征 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

育,2007(07):10-12

[9]王丽鸥.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式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0(02):106-108

[10]宇文利.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正向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7(08):55-59

作者简介:

张昭龙,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