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相玉秀 郭玲玲 毕茎娜 基于“互联网+”与“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5-12 07:14:02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相玉秀 郭玲玲 毕茎娜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 要:本文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将“互联网+”与“产学研”融合,在高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新形势下,食品行业稀缺具有创新创业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对传统食品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产学研互动对食品专业教学的新要求、“互联网+”与“产学研”互动模式下食品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措施等几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互联网+”与“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的高校食品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产学研;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互联网+’与‘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编号:JGZD2019003。

“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简言之“互联网+”,即利用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有机融合,实际上它是要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企业生态,而不是形式化的数学公式,当互联网真正与传统企业结合时,即已迅速发生化学反应式的融合,围绕用户为核心,构建崭新的商业模式[1]。
产学研(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互动创新是指充分发挥企业、大学与科研院所各主体的能力与优势资源,在政府、金融机构等机关部门的协助下,相互促进、共同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创新活动[2]。产学研互动创新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给予更高标准同时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对于像食品类应用和实践性极强的工科专业来说,传统的教学实践工作已不能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了,如何按照“互联网+”与“产学研”互动创新模式的要求进行整合优化食品专业知识教学体系,深切融入实践教学创新改革思想,目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3]。因此,为了培养满足地方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的食品专业人才,本文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依次分解成学年目标、学期目标,依托齐齐哈尔市地方经济食品行业,经过实际调研搜集整理真实的项目,将项目引入到课堂中,设置不同的产出评价,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能更好地实现同学们为融入社会走出去。努力探索出一条基于“互联网+”与“产学研”模式下的创新创业型的、且适用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食品专业知识教学体系新模式。
一、传统食品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食品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和地方企事业需求偏离较严重,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只会应试而不会应用。同时,教学方法形式较单一、手段陈旧,缺乏创新,如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授课模式,课堂中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笔教师一人讲到底。然而在实验教学中尤为甚之,在实验前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现象结果、甚至数据处理等,并写得清清楚楚,学生只是操作工具,按照步骤机械式地操作便可,无需动脑思考试验即可圆满完成,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被剥夺,长期这样下去,学生将不具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
2.实践教学硬件建设问题
在“互联网+”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模式下,理实融合,这样在培养学生方面既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而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实习基地、实验室等,这些硬件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密不可分。然而当下,高校实验室的设置通常是服务于理论教学的需求,存在问题为专业面窄、专业划分过于精细且绝大部分实验室中设备老化陈旧现象较严重,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动手、综合及创新能力地发挥。另外实习基地常以校外企业为主,作秀程度较深,很难起到实质性作用[4]。
3.师资队伍教学水平问题
由于学校在引进专业教师中过分重视名校的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比较好管理,但是缺乏企业经验,自身没接受训练就更别提如何去指导他人了,这样就忽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引进。这是导致高校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少的主要原因,即使引进企业技师也会因为待遇问题很难留住人,食品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另外,学校通常很少为食品专业教师创造进企业锻炼、培训进修的机会,严重的阻碍了产学研地持续更好地发展下去[5]。
4.“互联网+”与“产学研”融合不紧密
在课程开发及传授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工具较落后、跟不上时代;目前校企广泛合作还是在实践教学范畴内,对于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做得不够扎实,这样使得“互联网+”与“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融合不紧密,在高校中尤为重要。
二、产学研互动对食品专业教学的新要求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互渗透融合是产学研互动模式的特点,统筹兼备、优势互补的培养食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此大环境下,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生产的效果共同决定食品专业教学的成败。“互联网+”与“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已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方向,对高校食品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6]。
首先,食品专业教学硬件建设不完善,结合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需求来建设实验室,模拟实际的生产线进行建设;筛选效益好、接地气、地域优势显著的企业作为合作企业或第三学期实习基地,这样企业帮助高校构筑实践教学平台,高校为企业培养对口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在食品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选取上,重点与企业人才需求及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从社会、企业中调研获取热门项目,将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后再进行教学化处理,与相应课点进行融合,设置合乎学校和企业的学习产出。这样每个项目的学习产出完成了,即达成了课程的学习目标,所以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分解每门课程的目标,再自下而上的达成课程目标。同时与其他课程共同完成学期教学目标,最终学年的教学目标也达成了。
最后,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负责培养输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企业负责提升高校专业教师的实践生产能力,同时积极聘请企业高工进校园或作为学生实践生产导师,建设一支满足产学研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互联网+产学研互动模式下食品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措施
1.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在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地方需求也不断更新。为了与地方经济发展并驾齐驱,高校培养适应地方企事业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所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应与时俱进,必须紧紧围绕地方需求进行建立。学生为服务社会走进来,为融入社会走出去,检验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能力能否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以地方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事业之间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学校要动员各种渠道并积极主动地深入其中,掌握新形势下食品行业发展动态及企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此外企业也不要坐视不管,应将培养专业人才纳入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中,及时准确地将地方需求等相关情况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依据。
目前,食品相关企事业单位对食品专业生源的具体需求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储备量要大,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强;当下食品行业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包括:要有信息化时代自我学习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以及“互联网+”创新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素养,正确的三观,这些作为就业后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2.多方合作提升教师水平
针对现有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相对欠缺,可通过以下多途径进行教师业务水平提升。
一是优化食品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依托名牌院校的食品学科专业,花重金常年聘请名校科研能力强、成果转化经验丰富的教师进驻我校食品专业进行指导并对青年教师进行教科研的传、帮、带;选聘老鼎丰、蒙牛、伊利、好利来等相关食品行业高管为齐齐哈尔食品专业客座教授,以便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二是搭建院系科研平台。在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支持下,我专业成立了食品营养与工艺实验研究平台,承接齐齐哈尔市农副产品的开发等科研项目,显著提升了食品专业教师的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食品专业教师创新实践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鼓励教师进驻企业。只有深入企业历练的教师,才能充分与企业接触,全面了解当下企业的技术需求,才能对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定位与改革。为此,我专业领导已与多个行业企业搭建互动沟通、建设平台,为教师提供有力的深造机会。
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实施
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首要任务是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充分联合食品科研单位、行业企业等,从食品相关行业进行社会调研统筹规划实践项目,将真实项目引进课堂,加大创新性实践课程比重,让同学们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在就业岗位上能快速适应社会岗位,在快乐式学习娱乐性考核的形式下,同学们能快速掌握知识、技能,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开展技能大赛、调研、项目作业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理论课是学生理论知识积累的主要场所,毕业设计是考验同学们学以致用的高标准。为了更好地展现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者无缝对接,我系一直沿用“校企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的新模式,每年第三学期筛选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实习基地及周边行业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而对校内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们,毕业指导教师主要依据附近在生产中出现的难题及企业需求等因素进行选题设计,实现毕业设计、学生就业、企业发展三丰收。
4.产学研深度结合,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食品专业已有五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批,现均已顺利结题。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明显提高,主动申报专利、撰写论文、申请大创项目、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中,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科创能力和实践能力,加上学生平时练就一身本领——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于走出校园的学们生,均赢得了所在院校和单位的广泛认可,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产-学-研在食品专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叶倩、郭红英、谭兴和、李清明、邓洁红、刘成国、吴卫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食品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轻工科技,2019.35(02):173-174
[2]郑婷.互联网+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9):181-183
[3]闫文杰、荣瑞芬、赵卓.“互联网+”新常态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24):35-36
[4]管骁.“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新型互动式食品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7.53(03):122-126
[5]郭明、胡芳玉、吴荣晖、周建钟、文先红、李铭慧、李莎.基于“产学研用”背景下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机制研究[J].大学化学,2019.34(05):1-8
[6]刘月.试论横向课题与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8(06):87
[7]雷湘兰.“互联网+”背景下食品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213-215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