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王国英 从音韵学角度赏析中英文诗歌及互译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8-10 09:59:26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王国英

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要: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各种文学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诗歌是一种与语言的音、韵联系密切的文学形式。音韵学的发展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诗歌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因此优美和谐的韵律便成为诗歌的主要特征。而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又使得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音韵和格律各有千秋。本文从音韵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两种语言诗歌韵律的不同。

关键词:诗歌韵律音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一、汉语诗歌韵律赏析

1.汉语音韵学简述

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是古代汉语的文献语音学,它研究的是古代汉语的语音结构(声韵系统、音节结构等)以及古今语言演变的规律。”汉语音韵学在古人对音类划分的基础上,研究汉语的声、韵、调及音系结构。诗歌赏析不能没有音韵学知识的指导,胡安顺先生(2002)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线上,学习不好,更谈不上研究”。音韵学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古典文学有着较为至深的影响,我国古代学作品中的诗歌、辞赋、词曲等都是韵文。诗歌的韵律加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2.汉语诗歌韵律赏析

汉语诗歌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先秦时期《诗经》中的四言诗歌,《诗经》的押韵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第一,隔句押韵法,即第二四句用韵。第二,三韵法,即第一二四句用韵。第三,每句押韵法,即四句押同韵。第四,交互押韵法,即一三句押一个韵,二四句押另一个韵。有人认为,中文四声各有轻重、强弱、长短之分,所谓“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因此,平仄相间,自然体现韵律节奏。

王力先生说,律诗的意义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写成的诗。诗歌的鼎盛辉煌时期当属唐诗,唐诗中的律体诗尽显音律之美。杜甫的七律之首《登高》代表了律诗中的最高成就,“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押韵的字是“哀”“回”“来”“台”“杯”,根据平水韵,“哀”“来”“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韵腹是ai,属于平声咍韵;“回”“杯”在汉语普通话中韵腹是ei,属于平声灰韵;朝时,词律规定,咍韵、灰韵这两组字可以合韵,所谓合韵,就是相邻的韵可以相互通押。通过诗歌中的韵脚押韵和平仄变化,我们能够赏析到诗歌的节奏美和音乐美。

二、英语诗歌韵律赏析

1.英语语音学简述

英语语音学概念是重音(Stress)。“重音是指在发某一音节时所用力量的度。”“重音是某一语言体系中的约定的标签,用来标注那些相对其他音节特别重要的音节。”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英语常被描述为重音定时语言(stress-timed language),即语言的节奏、重读音节等是反复出现的。在英语中,一些此类在完整的语句中通常是非重读的(如虚词),而重读的词也通常是某一个音节重读,因此,在完整的语句中,有大量的非重读音节和有限的重读音节,将重音应用到诗歌中就构成了英语诗歌的格律:扬抑格。英语语言具有呼气重音和长短元音因素,因而英诗属于扬抑格体系。

2.英语诗歌格律赏析

英语是重音语言,英诗以轻重音节按一定方式排列来取得诗的韵律美的。英文诗歌音节的走向讲究抑扬(即轻读音节+重读音节)或扬抑(即重读音节+轻读音节)。从押韵形式上看,不同于汉语诗歌中多见的偶数行押韵,英诗中多见每两行押韵(aabb型)或隔行押韵(abab型居多)。例如:

(1)aabb型

All night long and every night                (a)

When my mama puts out the light,              (a)

I see the people marching by,                 (b)

As plain as day, before my eye.               (b)

(2)abab型

One more unfortunate                           (a)

Weary of breath,                               (b)

Rashly importunate                             (a)

Gone to her feath!                             (b)

三、中英文诗歌互译韵律赏析

中国诗歌博大精深,有特定的格式、题材、韵律。尤其唐诗中的绝句和律诗,是中国诗歌中绽放的奇葩,诗歌短小精悍、形式特殊,在中英文互译时不仅要表达出原诗中的意境美,同时也要表达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这就增加了翻译的难度。许渊冲先生是诗歌翻译大师,他的翻译诗学观是“三美”原则,即要讲究形美,又要讲究音美和意美。“意美”就是要翻出原诗描绘的意境;“音美”则是译文诗歌也应像原文诗歌一样,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悦耳,如同美妙的音乐;“形美”就是要求译文诗歌的句子要和原文诗歌一样讲究对仗工整、行数亦要严格按照格律要求,保持长短整齐,这一点在中诗英译时尤为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一点。我们来赏析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的英译版本,就很好的体现了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

游子吟          Song of the parting son

孟郊          Meng Jiao

慈母手中线,          From the threads a mother’s hand weaves,

游子身上衣。          A gown for parting son is made.

临行密密缝,          Sewn stitch by stitch before he leaves,

意恐迟迟归。          For fear his return be delayed.

谁言寸草心,          Such kindness as young grass receives,

报得三春晖。          From the warm sun can't be repaid.

中文诗歌的平仄韵律自不用多讲,译后英文诗歌的韵律也是朗朗上口的,译文中第一句、第三句和第五句,分别用了weaves,leaves,receives三个单词,都用了/i:vz/这一个音律,第二、四、六句分别用了made,delayed,repaid三个单词,用了/eid/这一个音律,正是符合英文诗歌中abab型的韵律,也符合许渊冲先生提出的“音美”的原则。

英语是表音文字,英语诗歌句法精炼,形式别致,意象丰富,在翻译英诗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形式和意境结合,忠实于原诗所表现的文化、美学体现、意境。优美的英文诗歌也可以用古诗词的韵律来翻译,比如英国诗人William Wordsworth的诗歌“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咏水仙》,郭沫若先生是这样译的(节选):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独行徐徐如浮云,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横绝太空渡山谷。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忽然在我一瞥中,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金色水仙花成簇。

Besides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开在湖边乔木下,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微风之中频摇曳。

在这首英文诗歌中,全诗共四节,每节6行,这是第一节的6行,在这6行诗中,遵守着基本的抑扬格格律,即iambic tetrameter,每节音律是ababcc,节奏鲜明流畅,韵律工整简洁,而郭沫若先生的译文在遵守韵律格律的前提下,用了新诗的翻译方法,不仅把原诗中水仙花轻缓曼妙的姿态传神的表达了出来,也不失汉语中朗朗上口的韵律美感,极致的表现出严复先生的翻译原则“信、达、雅”的标准。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英文诗歌由于其自身语言的独特性,形成了语言表达特殊的美感,汉语诗歌的平仄,英语诗歌的抑扬,极规律严密地组织起来,即成中英诗歌的韵律,韵律对诗歌的重要作用,前人已有许多论述。沈德潜曾打过一个浅近而生动的比喻:“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外不牢,倾折立见。”掌握中英诗格律对我们的诗歌翻译具有重大意义。要把诗译好,译者必须对两种语言的诗艺有一番研究和相当的造诣,要学会用诗歌语言,即诗歌的韵律,否则诗歌之美无法体现。因此,掌握韵律知识对我们赏析诗歌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John Clark& Colin Yallop Blackwell.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5

[3]胡安顺.音韵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王建军刘艳春.音韵学与中英文诗歌[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56-158+161

[5]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2

[6]周定之.英美文学作品赏析[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许渊冲.翻译六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8]沈德潜.原诗—瓢诗话:说诗晬语[M].霍松林,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