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张苗苗 女性领导的共情优势与误区规避策略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8-25 09:05:51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张苗苗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针对共情能力,女性领导相较于男性而言有更多优势,体现在生理优势、社会化优势及心理敏感优势,但女性领导在共情能力运用存在一些误区,例如错把同情当共情、过度情绪共情和过度认知共情,对此我们应该从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放下自我,倾听他人、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处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四方面进行规避。

关键词女性领导共情误区规避

作者简介张苗苗(1992--)女,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领导力。

 

共情是心理学领域的概念,随着近年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管理学领域。本文首先对共情能力进行解释,就女性领导者在共情能力上有更大优势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生理优势、社会化优势及心理敏感性优势,共情能力运用出现一些误区如错把共情当同情、过度情绪共情及过度认知共情。本文针对女性领导者共情优势和误区进行梳理,提出误区规避之策。

一、共情的定义

共情是心理学领域中的常用术语,是指个体能够知觉、理解和共享他人情绪体验并为他人处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1]。这种能力是首先能够共享他人的情绪,也就是说能够感知他人情绪变化,对他人情绪能够做到感同身受,这是心理学上共情的情绪成分即情绪共情,共情还包含着认知成分,侧重于对他人情绪状态的判断和理解。

随着对共情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将其引入管理学领域。已有学者将共情作为领导者资格的必备要素[2],提出共情式领导。本文所理解的共情更加侧重于心理学领域中普遍认同的双维度概念,即共情包含着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3]。领导的共情能力是指领导能够感知和识别下属的情绪变化并对他的情绪感受产生情感共鸣(即情绪共情),其次是领导能够理解下属的情绪和他的观点想法并为下属的处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即认知共情)。

共情能力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在职场生活中只有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情绪变化与需求才能维持较好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共情能力,女性领导的高共情能力更够让组织有更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女性领导的共情优势

1.生理优势

共情能力的高低跟个体的激素水平有很大关系。研究表明共情能力跟催产素和睾丸素两种激素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催产素能够促进跟共情相关的一些行为。个体激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男性领导体内的睾丸素水平较高而催产素水平较低,女性领导则相反,催产素水平相对较高。从激素水平的角度而言,女性领导相较于男性领导有天然的共情优势。

共情能力的高低与大脑镜像神经元系统有密切的关系。镜像神经元系统是我们进行共情的神经基础。针对女性来讲,女性镜像神经元脑区的灰质容量要比男性高,面对他人的情绪时,镜像神经系统相应的区域有更强的激活。从神经系统的角度而言,女性领导相较于男性领导有天然的共情优势。

2.社会化优势

女性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其的要求就与男性不同。在职场中女性通常要比男性更加愿意协作,她们与女性的同事的关系要比男性的关系更加具有黏性。男性领导者则更加看重权力、地位和等级。在这样的社会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中交往规则和社交圈子要求女性比男性表现得更加共情,如女性要成为领导者需要与下属建立情感联系。从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而言,女性领导者要比男性有共情优势。

3.心理敏感性优势

在面对社会刺激或者情绪刺激时,女性往往比男性要更敏感,尤其是面对一些自己或他人的负面情绪时。女性领导者相较于男性对下属的情绪变化更加敏感,并且能够体会自己复杂的情绪。在职场中,情绪敏感性有很多优势,例如可以及时察觉到下属情绪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倾听和共情。这种心理敏感性也是由于社会因素造就的,现在的职场女性仍然是属于一心多用的状态。女性领导者要关心下属、关心家庭,一心多用,长此以往,变得更敏感,对于身边员工情绪变化,能够敏锐察觉,同时也知道怎样去应付。

三、女性领导的共情误区

女性领导者运用共情能力时,容易出现以下三种误区。

1.错把同情当共情,引起下属反感

共情与同情是大家容易混淆的概念,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同情让人们彼此疏远,而共情却能够连接彼此的感情。共情和同情两者都是对他人的情绪做出相应的反应,但同情跟他人的情绪如何无关,是自己所产生的情绪,共情是要与他人的情绪保持一致即做到感同身受,是一种情绪的替代性体验。同情往往是针对一些负面的情绪,更多时候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强者对弱者表现出来的情绪理解和评价。在职场中女性领导者在面对下属的情绪时,往往错把同情当成共情,对他人的痛苦无法感同身受,以解决问题为动机,出现评判的论调,以强者的身份对弱者目前的处境表示关心,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这只会让下属觉得反感,把下属越推越远。

2.过度情绪共情,引起情绪耗竭

有人认为共情能力强就是能够及时发现他人的情绪变化,其实不然。情绪共情和认知在整个共情过程中协调进行,才能够产生有效的共情行为,对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两者的不协调,将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其中,过度的情绪共情而认知共情水平较低,则会产生一系列无效的社交行为和助人行为。女性领导在面对他人的情绪时,由于自身经历及生理优势等,对他人情绪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情绪上的共情会使得个体产生担心、同情、怜悯等情绪。如果共情更多的陷入情绪分享的阶段,会导致领导者做出无效的社交和助人行为。这种无效的社交和助人行为会导致领导者情绪的耗竭。

3.过度认知共情,造成权谋主义

过度的认知共情而情感的卷入程度降低,会导致整个共情过程没有温度。在领导过程中,没有情绪分享只有理解下属的处境,对下属施以援手。整个共情过程没有人与人之间情绪的分享、情感的连接,这种领导方式下形成的社会联系和人际关系是冰冷的。过度的认知共情的领导者的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能力较强,能够对他的处境和观点表示理解,常常能够操纵情境,使得自己能够得尝所愿。职场中存在这样一类女性领导者,共情只是一种达到他们目的和获取利益的工具。

四、女性领导共情误区的规避策略

1.共情的前提之策: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

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共情能力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开放的心态上,否则极容易带入个人偏见,用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去揣度他人的情绪。女性领导者由于自身的激素水平等更加容易带入自己的经验、情绪,极容易走入过度情绪共情的误区。在共情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去理解他人,而不是带入自己的经验去揣摩他人想法。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下属才能够敞开心扉进行情绪分享,这是进入深度共情的必经阶段。因此,保持积极开放的心理状态是避免女性领导走向共情误区的前提。

2.共情的基础之策:放下自我,倾听他人

共情是能够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捕捉到他人的情绪变化。在情绪的分享过程中,有些女性领导者分辨这些情绪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尤其是在面对一些负面情绪的分享时,如果无法放下自我,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一味的追求解决问题和效率,也会对下属产生伤害。试想如果你面对下属的时候一心只想解决问题,你就不会和他共同感受到问题的真正所在或主观的感受。直接后果就是错失有效共情的时机。放下自我、倾听他人是共情的基础,在倾听的同时可以适当披露自己,让对方感知到你也在敞开心扉。

3.共情的关键之策:适时适度的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处境

有效的共情过程既包含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者之间缺一不可。女性领导者往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感悟力,这是女性能够进行换位思考的基础。从而使得女性领导能更好地从他人的地位、立场来观察、考虑、分析问题,又能体会对方的感受和反应,对团队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团队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保持敏感性,达到信息和感情的沟通。女性领导之要注意适时适度的换位思考,才能够保证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的平衡,从而产生有效的共情行为。可见适时适度的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处境是女性领导者共情的关键之策。

4.共情的重要之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作为共情过程的重要手段和媒介,既能够推动我们的共情过程,亦能够成为共情的重要阻力。领导者提高共情能力的重要之策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女性领导者的心理敏感优势要转化为强大的共情能力还需要语言艺术的加持。在语言表达方面,女性领导者比男性领导者更加委婉,这是女性领导者的共情优势。语言表达是共情的重要载体,女性领导者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去感染别人,说服别人,才能更好地共情。

 

参考文献:

[1]颜志强苏彦捷.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的发展差异:元分析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7(01):1

[2]刘夏怡万文海.领导者共情能力对适应性绩效影响机制研究——工作重塑的中介作用[J].科技与经济2016.29(05):70

[3]黄翯青苏彦捷.共情的毕生发展:一个双过程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04):434-441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