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梁佳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12-11 09:32:25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梁佳

(中国阿勒泰地委党校  新疆阿勒泰  836500)

 要:当前,新疆正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此起彼伏、相互交织,各级党员干部要承担起这份职责、使命和任务,必须要带头学法、知法、守法、尊法、信法,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提高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关键字:提高法治思维依法办事能力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国家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能力现代化,而在人的能力现代化中,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尤为关键。

1.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重视法治建设。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执政实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情、世情、党情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党在执政过程中也面临诸多亟需回应和有效破解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的党员干部,其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员干部只有适应新形势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实现改革于法有据,才能更好地规范发展行为,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2.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和要义,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就是要把法治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载体,通过制度供给、制度导向、制度创新来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冲突,真正把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内。各级党员干部作为中国梦的推动者、实践者,在推动一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必须要坚持尊法守法用法,坚持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应对危机、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在伟大实践中编织中国梦、引领中国梦。

3.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依法治疆的重要性,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更是进一步从战略全局高度将“依法治疆”纳入中央治疆方略中。当前,新疆改革发展稳定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与国内外“三股势力”的斗争是长期复杂尖锐的。同时,随着各种利益诉求日益增多,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疆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地位。各级党员干部只有紧握法律重器,才能做到依法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统一、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和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相统一;才能维护政令统一、市场统一,才能真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效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争取绝大多数各族群众,让人民群众感到安全、敬畏法律;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极少数敌人,让暴恐分子得到应有惩罚;才能切实落实中央提出的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求,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是在全社会形成法治氛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学法、懂法、用法”、“只有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成为法律的模范遵守者和执行者,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执政、依法办事,才能让老百姓服气,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各级党员干部不仅要全面担负起推进依法治国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责任,更要在群众中发挥示范者、引领者、维护者作用,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敬畏法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

二、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未形成,囿于老思想、老套路、老办法。思想决定行动,阿勒泰地区作为一个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思想解放度相对不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制于大环境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至今未从计划经济的固有模式中解脱出来,法律规则意识和法治思维意识欠缺。存在“官本位”思想、特权思想,一些党员干部一提依法办事,首先想到的不是依法用“权”,而是如何钻法律法规空子,打擦边球,搞变通;有的以权压法、以情代法,这种采取非法律手段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往往为追求“稳定”而牺牲“法治”,进而侵害国家利益;有的GDP至上,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以牺牲“法治”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2.一些党员干部法治能力欠缺,不学、不懂,甚至不用依然有之。阿勒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要求下,一些党员干部学习意识不强,对民族宗教政策、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中,不学法、不懂法,对涉及民族宗教政策、惠民政策等,两眼一抹黑,有些甚至出现了不会管、胡乱管的问题。有的把法治建设喊到嘴上、贴到墙上,就是没有抓到手上。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管党员、干部、群众,大多靠威信、靠权力,没有把法律法规装在脑子里,用在手里。有的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相对于民族宗教、经济等领域来说,法律知识储备明显不足,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还不能得心应手。同时,有些党员干部法律素养欠缺,对某些遵循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可以决策的事项,死扣法律条文,机械地按法律条文办事,致使决策违背法律的根本目的。

3.一些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有法乱为现象发生。有些党员干部法律意识淡薄、自身管理不严,掩耳盗铃、胆大妄为,甚至明知故犯、以身试法,失职渎职、贪污贿赂、违反财经纪律等案件屡见不鲜,影响较大,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决策时没有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办事,没有认真听取社会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导致决策缺乏法律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准确把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基本要求

1.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意识决定行为,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法治思维的基本意识,才能在法律规定的框架范围内,履职尽责,依法办事。一是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带头维护法律权威,带头反对权大于法。无论是做决策,抓落实,还是化解社会矛盾、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等等,首先要把法律放在首位,行为的目的是否合法,行为的权限是否合法,行为的内容是否合法,行为的手段是否合法,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二是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依法行政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必须要在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把依法行政融入自己的血液,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切实把公平正义推向深入。三是树立权责一致的意识。法治既规范私权,也规范公权,现代法治理念更倾向于限制公权力,保护公民权利。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制定三张清单:“权力清单”,即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责任清单”,即政府法定责任必须为;“负面清单”,即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四是树立阳光法治的意识。对各级党员干部而言,阳光法治,就是要主动把手中的权力晒出来,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因此,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有严格、规范行使权力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必须有接受制约和监督的意识。

2.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的基本要求。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提高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关键,主要包括:一是学法的能力。这是懂法、用法、守法的前提,也是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学识基础。二是懂法的能力。即能够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体系和法律规则,做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规则的专家、明白人,这是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法理基础。三是用法的能力。能够自觉地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渗透于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这是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根本。四是守法的能力。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这是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底线。

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着力点

1.抓好“必修课”,深入开展党员干部法治教育。加强法治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法治素养的“打底工程”。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关键在党员干部,推动全社会法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关键也在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组织实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使自身得以树立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一是在着力点上,要突出法治精神培养,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和义务对称的精神、法治为民和依法办事的精神等,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二是在对象上,要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的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作用。三是在内容上,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坚持把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四是在载体上,“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五是在特色上,要充分结合区域实际,开展针对性强的法律知识教育。六是在考核上,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提升各级党员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树好“风向标”,大力选拔依法办事的干部。用什么人、就会具有什么样的“风向标”,大力选拔依法办事的干部,就会在党员干部中营造出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3.用好“指挥棒”,促进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法治实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落实这个部署,关键是要设置科学的考评标准、严密的考核程序。

4.念好“紧箍咒”,以更严的党规党纪督促党员干部依法用权、依法办事。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运用党规党纪从严管理和监督党员干部,既是从严治党、制度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保障。一要建立党员干部依法决策体系。健全完善党员干部重大行政决策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决策的程序、范围和具体操作规则。二要建立权利制约监督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权利监督制约,建立纠错问责机制。三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采取党纪处分和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形式追究干预司法的领导干部的责任。

5.培育“好环境”,大力营造法治文化氛围。一是加强党内法治建设。牢固树立党纪党规遵循与法律法规、严格与法律法规。制定出台的各项党纪党规,不得与宪法相违背,不得与相关法律相对冲。二建立法治宣传主阵地。建立符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自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的法治文化阵地使领导干部切实体会到法治就在身边,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办事的自觉和自信。二是加大法治文化在群众中的传播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开设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相关栏目,推进法治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参考文献:

[1]谈进退[J].当代兵团2016(10)

[2]马中先.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党章》[J].华北电业2016(06)

[3]领导干部当有四项基本功[J].求知2016(06)

[4]卓泽渊.领导干部应如何尊法用法[J].紫光阁2016(07)

[5]蒋勃.让读书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习惯[J].江苏政协2016(06)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