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吴婷 浅议解放战争时期的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创建始末及历史贡献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04-28 15:31:47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吴婷

北安市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  黑龙江北安  164000

 要:1945年底,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黑龙江省工委在省会所在地北安创办了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学校伴随共和国第一缕冉冉升起的红色曙光,传承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肩负起了为东北全境解放、支援全国解放培养干部的重任,在极其艰苦的办学环境下,为我党在黑龙江省培养了第一批干部。从创建学校到转为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期间,共举办培训8期,培养了4000多名党、政、军和文教干部(不包括萌芽学校),其中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培训3000多人,黑龙江省委党校培训1000多人。这些干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地方政权建设和以后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政权;历史;考证

作者简介:吴婷(1982--)女,辽宁人,黑龙江省北安市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馆员,本科,文博。研究方向:历史。

 

上个世纪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远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高瞻远瞩、放眼东北,及时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派出了195名延安干部团成员于11月15日抵达北安,这些延安干部,与前期党派来的东北抗联干部、晋察冀干部一起,相继组建了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军区,这是中国共产党接收东北后,建立的第一个完整的省级人民民主政权。之后,建立了黑龙江省铁路局,发行了北满地区第一张党报,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剿灭匪患、土地改革、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培养干部等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用延安办学模式组建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

延安干部团到达北安后,开始建立黑龙江省党政军机构,这些机构相继建立后,急需大量的干部。为了培养训练适应工作的干部,巩固建立起来的各级人民政权,黑龙江省工委决定创办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1945年11月,省工委决定由延安干部团成员高衡,出任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后任副校长)。

办学校首先要有干部。组织上分配给高衡的干部只有教务处主任崔扬和政治处主任王树堂。接到任务后,他们几个人来到省工委早已选好的校址:位于北安镇北岗区的日伪“满拓”大楼,立即开始了建校工作。

学校首先招收保卫人员,派人在北安街头“插旗招兵”,很快就招了一个排的兵力。有了保卫人员,再招几名勤杂人员,住进“满拓”大楼,边训练,边修整环境,做好开学的准备。

在招保卫、后勤人员的同时,学校由政治处主任王树堂负责,着手招收新学员的工作。印制的《招收通知》通过各级政府,及时发了下去。

新学员很快招收了上来,有的是各级民主政府推荐来的,有的是慕名学校而来的。成员成分较为复杂,为了了解学员情况,高衡和两位处主任,一起对招收学员进行了笔试和口试。

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的任务,就是在尽短的时间内,用人民革命的理论、思想、方法武装学员,使他们尽快地成为根据地党政军的有用之才,担负起民主建政建军的工作。

1945年12月1日,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第一期正式开学了,人数仅50名。

学校师资短缺,就由学校领导兼任,不仅省委领导亲自讲课,还邀请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何长工,以及蔡畅、刘白羽、周而复、顾雷等各界知名人士,还有省政府各厅、局领导,也都来给学员作报告。校领导也逐步明确了自己要给学员讲课的内容,教员问题也就初步解决了。

学校的教学内容,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没有教材,就以延安时期老根据地编印的《中国现代革命史》《政治经济知识》《社会发展史》,以及毛主席论著、党的方针政策为基本教材,着重对学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

课程首先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讲起。从人类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讲起,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讲到近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我是中国人,讲到要有爱国主义,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闹翻身求解放。教材中有一本通俗小册子《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成了新学员们人手一册的必读教材,此外,还油印了一些毛主席的著作,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

二、克服重重困难改善环境培养精英

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诞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硝烟炮火中,残酷的战争年代里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当时的办学条件是非常困难的。第一期学员学习期间,正是数九寒天的隆冬,室外温度经常在零下四十度左右,严寒环境下要坚持办校开学,室内取暖成了大问题。

当时的黑龙江省和整个北满地区,各个煤矿还没有恢复煤炭生产,刚刚接管的铁路也没有完全修复,铁路交通运输都还处于不正常状态。

没有取暖用煤,大楼暖气烧不起来,室内气温特别低。没有别的办法,高衡只好组织全体教职学员,搭起了临时取暖的炉子,找来木头柈子烧火取暖。

省工委统一分配给军政学校一批木柴,校领导带头到车站去搬运木柴。但这些木柴仍然不够学校一冬取暖之用,高衡听说城东日本兵营有些废旧木材,就带上警卫员和总务股长,骑马来到兵营旧地察看,然后动员学员,把这些木材拆卸下来,装上爬犁,运回学校。这样,总算解决了学校取暖的难题。

由于战争的破坏,学校里不通电,所有电灯都不能使用,一些灯具和线路也残缺不全。高衡亲自去发电厂,找到电厂厂长说明情况,并请他到学校作客,参观学生们的艰苦学习和训练情况。工人出身的林宝山,被高衡谦虚的作风和诚恳的态度感动了,答应帮助学校尽快修好线路设备。不几天,学校就通电了。

居住环境初步改善后,学员的伙食又是个大问题。食堂主食单调,粗粮多,副食不足,油肉很少。高衡亲自下厨房抓伙食工作。要求总务处至少每月改善一次。副食上常吃的只有大豆腐、冻白菜、冻萝卜。高衡根据自己的经验,让厨房大师傅上街买来猪血,做成血豆腐,和大豆腐一起做成红白豆腐汤改善伙食。

学校的全体教职工都实行供给制,学校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厅直接拨给。学校自己没有生财之道,省财政也十分困难,而且除必要的办学经费外,也不能事事都找财政厅。为了学校正常运转起来,高衡把自己的解决想法在校务会议上提出来,也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后主意很快想出来了:学校在北岗临街,附近饮食业比较兴隆,于是大家决定开个饭馆挣点钱。

不久,饭馆就办起来了。接着,高衡又指示总务处修复了日本留下的两台破旧汽车,请了两位司机为学校外出拉脚挣钱。

此后,克服困难的办法越想越多,学校陆续办起了豆腐坊、油坊、面粉厂等小型作坊。这些办法收入虽然不多,但对当时经费十分困难的学校,在补充学校学员生活费用和行政开支上,仍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年的春天来到后,高衡又指示总务处,组织学员就近开垦土地种植蔬菜,自给自足,又让警卫排除留下一个班担任警卫外,其余同志全部去德都开荒种地,创建校办农场。

三、发挥学员作用积极参加农村土地改革工作

第一期学员毕业后,学校利用春节前后的空暇时间进行了短暂的总结。春节过后的农历正月十五,学校第二期又开学了。这一期从1945年12月底即开始招生,所招学员质量也较第一期有所提高。人数仍为50名。与此同时,还开办了第一期附设训练班,招收了200多名中小学教员和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学习。这两个班4月初同时毕业。附设训练班的举办,给军政学校的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

从这以后,军政学校各期正式增加了对文教工作者的培训任务。这些班的开办,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了一大批中小学教员和教育行政工作者,他们回到原工作岗位后,迅速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对扫除日伪封建、奴化教育,使全省教育事业置于我党的领导之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46年5月10日,第三期学员开学。这一期共招收学员851名,分政民、军事、文教三个大队,每个大队设大队长、教导员各一名,每个大队下设三个中队(军事大队下设2个中队),设中队长、指导员各一名。

1946年6月末,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两万名干部下乡,开展反奸清算斗争。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共中央“五·四”指示,改变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

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的大部分教职员和第3期学员共600多人,在高衡同志率领下,组成了40多个工作队,开赴克东县乾丰、孝悌、花园等区。

学校工作队下乡后,会同克东县委派出的工作队,密切配合,深入农村,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向有罪恶或欠下血债的大地主,开展了“反奸清算”斗争。在此基础上,给无地或少地的贫农、雇农、下中农,分配了带青苗的土地。

当时,一些地主、富农搞“翻把”活动,土匪武装袭击工作队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战斗中,工作队员不怕辛苦,不怕流血牺性,表现出了共产党的干部,不畏任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革命斗争的战火中,学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分子,有的学员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学校土改工作队不畏艰险,大力宣传讲解我党的土改政策,传授对敌斗争的策略和办法,使克东县反奸清算斗争,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符合党的土改政策,很少发生群众不满意的违纪现象。分得土地的翻身农民,在土改工作队的动员教育下,纷纷报名参军参战,既巩固了战略后方,又为前线输送了大批战士。土改工作进行了两个多月,于8月末结束。

四、学校探索经验创办了“萌芽乡师”

1946年9月份,学校招收的第3期民政大队和文教大队的学员,已全部毕业离开学校。军事大队百名左右的学员,还要继续留在学校学习。又训练3个多月,严冬就要到来,学校的取暖煤毫无来源。当时省委决定,除省级政府机关和伤病员医院供给少量煤维持过冬以外,其余省直各单位,包括军政干部学校,都得自找出路,到附近各县避寒过冬。这样,第4期学员,只好延期入学。

1946年11月,以高衡同志为首的六、七十名干部和近百名军事大队的学员开赴北安附近的德都县城。德都县领导给以军政干部学校的临时搬迁极大的支持,把德都县城西南角一处日伪时期修建的开拓团本部,无代价地拨给了省军政干校。还拨出几百立米木材取暖,提供一些粮食让学员食用。此外,还把附近的5栋日式的家属宿舍,改成教职工的宿舍,两大栋平房改造为军事大队的宿舍和教室。

到达德都县不久,军事大队恢复了上课和训练。教职工用10天左右时间总结第3期工作和制定第4期教育计划。然后用近两个月时间,又相继组成十几个工作队,分赴德都县各区,协助这里的县区工作队,开展土改工作第二阶段 “砍大树”、“挖坏根”和“煮夹生饭”的斗争。

1947年2月,军政干部学校第4期正式开学。从这一期开始,学校军事大队停办,集中力量培训地方干部。当时,整个解放战争战局仍然十分紧张。在西北战场上,蒋介石集中数十万兵力,大举进攻陕甘边区,党中央主动从延安撤离,转战陕北开展对敌斗争。这样的斗争形势,在学员中,又引起了很大的波动。

学校就用东北我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以及山东我军取得莱芜战役胜利,活捉李仙洲的事例,启发教育全体学员,迅速稳定学员思想认识,使学员学习很快走上正轨。

1947年的6月末。第4期学员毕业,下半年招收第5期。1948年上半年又招收了第6期。

1948年下半年,辽沈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东北人民解放军,已将国民党反动军队,分割包围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少数几个孤立的大城市中,解放战争的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为适应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需要,1948年7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改建为黑龙江省委党校,高衡任副校长,仍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五、萌芽乡师办学经验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肯定

德都县乡村师范试验学校,隶属于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是高衡与德都县委书记吴飘萍共同酝酿创办的。校址设在徳都县城内南区。高衡拟定了《萌芽乡师生活〈实践〉教育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萌芽乡师是师范教育,同时也是干部教育,也要注意培养干部。

“萌芽学校”校长由高衡兼任,随着萌芽学校的发展,又增设了农教处。

“萌芽学校”在德都县花园区,开办了较大规模的校办农场,培养出了以梁军为代表的一批英雄模范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

1949年1月,萌芽学校培养的女学员梁军,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妇女大会,会上见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其他领导人。

萌芽乡师的办学精神,通过各级新闻媒体的宣传,在全国产生了影响,也有了较高的知名度。1950年,萌芽学校举办了第一期拖拉机手训练班,训练班结束后。学校成立了我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并以梁军名字命名为“梁军女子拖拉机队”。

1950年10月1日,梁军参加了国庆观礼,参加了国宴,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受萌芽学校的委托,梁军向毛主席汇报了萌芽学校又开荒又办学的情况,并把全校师生努力增产,为建设新中国极积劳动的雄心壮志,写成了朴实生动的决心书,寄给了毛泽东主席。汇报材料和决心书由毛主席批转《人民日报》很快发表了。毛主席在百忙中题写了“萌芽学校”的校名,托梁军带回学校。

1951年2月10日,学校又给毛主席写信,汇报了学校的发展情况。2月24日,中共中央秘书处给萌芽学校校长高衡和全校师生复信。称赞“萌芽学校对新中国新式农业的建设事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52年,上级决定撤销萌芽乡村师范学校,梁军等24名女拖拉机手编入了国营查哈阳农场机务大队第二中队。

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在北安创办的三年多时间里,学校共培训3000多名党政基层干部、文教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教师,其中包括一批军事干部。这些毕业的学员,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领导和骨干,为建立巩固的黑龙江根据地,支援东北乃至全国解放战争,为党和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