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妮 唐喜爱 彭余玉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在全国推行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新背景下,师范院校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阵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其中“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成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热点。基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文化素养匮乏的现状,以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现状为基础研究,结合“课”“证”两方面内容分析课程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素养类课程改革建议,旨在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同时全面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小学教育;课程改革;课证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自2017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规定教师资格证师范类毕业发放制度取消,师范生必须参与全国统考合格后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走上教师岗位。获得职业证书的目标导向意味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做到专业课程并重职业知识的学习。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偏低,《综合素质》合格难为主要问题,其中文化素养题型得分成为关键因素。课程施行“厚此薄彼”,素养类课程的匮乏是拉低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过级率的一大症结所在。提高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成为摆在专业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加速课程改革刻不容缓,而新型的教学模式——“课证融合”正是课程改革的方向、方法与目标。本文拟对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为地方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建议与可行方法。 1 教师资格考试中文化素养部分考情分析 “课证融合”是以“证”为导向进行知识融合,那么学生得分的薄弱点将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切入点。 根据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三年级才可参与教师资格考试的原则,本次调查针对参试的大三、大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98.33%。整理数据获得文化素养题型具体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文化素养题型正确率 题型分布 自然科技 文化常识 历史部分 文学常识 艺术鉴赏 平均 正确率 42% 98% 52% 66% 90% 69.6% 1.1题型分析 文化素养部分设置题型为9个单项选择题,分布于17题至25题。每题分值为2分,总分值18分,占整张卷面的15%,可见该部分得分对于总分合格非常重要。研究往年试卷题目设置趋势,自然科技类与文学常识类一般设置为2至3个选择题,而艺术、历史、文化三类题型各设置1个选择题。历年题目数量变化趋势基本稳定,由各题数量占比可知自然科技类常识与文学常识部分得分是文化素养部分得分的决定性因素。 1.2 正确率分析 通过样本数据可知,文化素养部分平均正确率为69.6%。单独分析整体的正确率处于不高不低的状态,但具体细化为各部分的正确率可明显看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文化素养部分存在极大的知识短板。文化部分正确率高达98%,而自然科技常识正确率为42%远低于最高值甚至也大大落后于平均值;其次历史部分正确率也不如人意,文学常识部分也仅仅是相持于平均值。在分值占比最大的自然科技与文学常识两模块,学生的弱势明显。优势得分点没有掌握,“短板效应”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教资合格率。 2 小学教育专业素养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2.1 课程内容与考试内容未有效衔接 见表2。《综合素质》一科考试大纲规定文化素养部分内容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历史部分、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自然科技常识、艺术鉴赏。其中历史部分考查中国传统历史与世界历史知识,文化常识为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常识与自然科技常识考核内容则覆盖中外科技发展与生活日常科学知识。 表 2 2018级小学教育专业(文、理)课程设置 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文、理) 文化素养课程 大学人文选讲(文) 中国文学选讲(文) 古代汉语(文) 现代汉语(理) 文学文本解读 文) 外国文学(文) 诗词与诗教(文) 数学史(选修)(理) 美术(文、理) 音乐(文、理) “课”的开设与“证”的需要对比,未能做到“考什么,学什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设置的《大学人文选讲》、《中国文学选讲》以及《外国文学》三项符合文学常识考核内容,《美术》、《音乐》科目涉及艺术鉴赏知识,而另外三部分所需课程基本没有设置,课程设置无法满足考核内容。对应开设的课程选择的课程教材一成不变,不能实时更新、存在落后性,易与考试内容脱节。与此同时,由于小学教育专业区分了文理方向,理科开设的素养类课程比文科方向少、知识覆盖范围小,文理方向的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就出现了参差不齐的问题。影响的结果直接体现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育专业理科学生过级率常年低于文科学生的过级率,未能做到同一专业齐头并进。 其次,部分已开设的文化素养课以选修课的形式供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选修课一般具有课时短、科目少与内容简单三个特点,让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且其考查方式一般设置为期末作业检查,以班级平均分为基准进行分数评价,学生的分数水平大抵一致,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弱、学习情绪不高。待选项的形式、简单的考察内容与高分数的评价回报,大大降低了文化素养课在学生心中的重视程度,从而在潜意识里开始弱化文化素养知识的学习。 2.2 教师教学思维与方式陈旧化 教学思维上,教师仍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中心教授课程,课程重点与考证毫无关联;同时未能深入研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题,导致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无法衔接。其次,按照主观意愿讲授课程,依据自身对教学内容熟悉的程度进行课时的增加或删减,任意改变教学内容,并未遵循教资考试大纲。 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照本宣读”式讲授课程内容,未能有意识地融相关文化知识入课程知识中。在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讲”这一环节中,文化素养知识失去了输出来源。 教学方法上,教师只注重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的主动性被忽略,课堂没有交互性,容易形成“台上唱戏、台下无人”的形式课堂,何谈学习效果。另外,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注重理论考试的卷面成绩而忽视了文化素养等考察课的掌握程度。单一的分数目标导向容易使学生群体产生文化素养不重要的错误学习观念,间接降低了《综合素质》的合格率。 2.3 学生文化素养课堂参与度低 由于高中竞争升学的分数决定论以及技能学习决定未来发展的理念导致学生形成“重专业理论,轻文化素养”的惯性学习思维与只注重卷面成绩的功利性学习观念。这造成学生对于文化素养课的学习弱于专业课学习,出现了上文化素养课就是学生专业理论的自习课或者自由休闲课的现象,既没有尊重教师也没有学习到文化素养知识。 教师的“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学生学习自律性不够,从而沉迷手机等网络设备;同时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差,受零碎信息干扰,无法整合知识形成完整知识系统,学习能力上不去从而学习质量上不去。 3 小学教育专业素养类课程的“课证融合”改革探索 培育师范生文化素养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体现。历年来,考试关于文化素养部分的考点细化,考试的范围增大,考试难度提升。这意味着师范生自身文化素养积累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师范生作为将来登上教师岗位的后备军,其言传身教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打好文化素养的培养战,立下新时代教育的坚硬基石。 3.1 衔接考试内容,完善课程设置 按照小学教育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特点,以原设置的文化素养课程为基础,依据《综合素质》文化素养部分的考试内容,按照“补齐短板”的原则增设文化素养类课程。合理配比理论课与素养课,同时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针对不同研究方向的师范生放开专业的限制,保证全体学生参加全部文化素养课。结合考试内容不断更新,教材的选择要做到与时俱进,保证学习内容不与时代性割裂。 文化素养部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科学常识、文化常识以及了解中外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要求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于教学。联系国考内容,在课程的文化素养模块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学校在教材选择上可增加科普读物、中国历史读物等课外书籍的引入,以各系、各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文化知识研读会。此外,学校可增设科普读物读书节,带动全校学生了解中外科技进步史。应对相同专业不同学习方向的学生开设课程时应注意专业与考试的区别,综合文化课程应不分方向统一开设,时间节点可设置为大一、大二学年,保证学生知识储备水平相同。这样既可为大三学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做准备,也可为后期专业课留有充分时间,这样既完成了考试的要求也保证了专业学习的质量。 除课程类型的增加外,课程的课时与时间顺序安排应符合学生参加考试的规律。教师资格考试规定在大三学年上学期才可参加,遵循规律,文化素养的学习应贯穿前四个学期,保证学生对文化素养知识的熟悉度。此外保证文化素养课课时数量足够,每周开设两节的课时量可强化学生的机械记忆,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间断,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保证文化知识的积累量。 3.2 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推行全国教资考试的新背景下,传统的循规蹈矩上课已经不符合教育政策对师范生提出的高要求。按照考试内容的变化趋势,将教师资格证考试必需知识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做到“课证融合”教学,才是符合当前形势下师范生所需的职业性学习。教师要主动研究教育部出台的小学教资考试大纲以及教师职业标准。教资考试大纲的内容改动小,但形势和深度发生变化,需对历年考试真题深度研究把握考试规律。分析考点与课程要点的紧密性,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在日常授课的同时使学生具备应试的能力。合理利用课堂教育资源,如教育类公众号与教育类软件,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构建一套完善的校本《综合素质》题库。临考前组织一支专业的教师辅导队伍进行考试内容的专项讲解,短时间高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自身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职业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国考对师范生自身修养提出更高要求,意味着师范生的教师自身文化知识储备和学习领域也需要拓展、提升。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也需广泛学习人文学科知识。教师自身广博的文化知识可应用在日常授课中进行综合性知识讲解,身体力行地展现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广泛学习的理念。 教师应摆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进行互动式教学。利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采取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利用慕课、学习通等教育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进行相关预习打下学习基础;同时可进行课内分组任务教学,设定课堂主题并规定时限和竞争评价标准,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将拉近师生关系,利于活跃教学氛围、生动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3.3 综合评价内容,构建合理评价体系 构建合理且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合理的评价方式具有引导、鉴定、核查和激励等功能。传统方式采取期末理论课测验成绩评价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质量,单一评价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上的功利性观念应综合评价内容,变单一评价为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将专业理论成绩与文化素养成绩置于相同的地位,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建立合理且有效的评价体系,首先应立足于传统的考勤、笔试等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关注课堂任务完成度与完成效果,实时记录过程性评价。设置总结性期末测验,做好期末的结果性评价,两者辅助构建完整的学生评价机制;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采取面对面交谈与侧面访谈,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态度与观念,建立班级学生档案。从学生课堂的作业完成度与参与度与学生的表达能力、反思能力等多方面生成过程性评价,并借此有效引导、激励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4 结语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面推行的时代背景下,师范生教育的建设不断面临挑战,同时也必须追随时代脚步不断改革创新。在“课”、“证”双重任务下,“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推出是历史必然的结果。社会对教师文化素养的要求,时代对新型教育人才的需要,都体现了高校师范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成为符合时代所需的“四有教师”而努力。在此情况下,高校师范专业需主动进行课程的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调整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可承担教育重任的、有担当、有本领的新型师范人才。 参考文献 [1]孟令军、辛琦媛.浅论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的演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4):246-248 [2]苏一波.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合”的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观察,2020.9(16):124-126 [3]刘秀红.基于教师资格证国考的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J].林区教学,2020(2):33-35 [4]张小林.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课程改革----以吉首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2020(2):202-203 基金项目:2021年吉首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证融合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素养类课程改革研究”。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微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