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茶美芳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08-17 08:56:04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茶美芳

中共江城县委党校,云南 江城 665900

 

摘要:中华文化兼容并包、兼收并蓄。中华民族在学习中进步、在交流中互鉴,不断学习世界文明、人类文明,展示出极大的包容性,这就是中华文明之所以伏而又起、不断壮大的密码。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不会也不可能取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会拒绝和排斥马克思主义。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奋斗中,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转型,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文化;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D21 文献标识码:A

 


近现代以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也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冲破枷锁、探寻更多发展空间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从历史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进入到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交融,在文化层面、文化修养等多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交流,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转型,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1 从价值共因和文化基因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融

1.1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价值共因

以民为本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很早。夏、商灭亡的原因是西周贵族经常讨论的命题。周公旦认为,夏、商的灭亡在于他们“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他极力主张西周王朝统治者要敬德保民。孟子主张“以民为本”,提倡“与民同乐”,即民贵、君轻、社稷次之。荀子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由此可见,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对后代王朝有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为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进一步诠释、丰富,形成国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思想。

共产党宣言》传到中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它胸怀坦荡地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价值共因,他们能结合起来、融合发发展有着相似相同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共因是人民至上的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1.2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文化基因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古代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高度繁荣昌盛的传统文化,从春秋战国到“康乾盛世”,中华民族一直走在同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领导中华民族踏上实现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回顾中外民族兴衰历程,文运始终与国运相牵,文脉始终同国脉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要复兴,首先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观念、道德理念等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崇德向善、守望相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道路还很长。新时代,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树立起来,把具有时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挖掘和提炼出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真理本土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凝聚全球共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现实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向蓬勃发展的中国“学习什么、借鉴什么”的无尽特色宝典。

1.3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不会也不可能排斥和取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和中国化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绵延五千多年而经久不衰、代代相传,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兼容并包的特性,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的文化成果,善于发现不同文明之间所存在的具有普遍联系的脉络和相互借鉴融通的因子。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但并没有首先在西方取得实践上的成功,而是在来到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之后找到了生存发展的沃土。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既没有因为水土不服而短命夭折,也没有因为环境变迁而改性变种,不仅在古老的中国落地生根、安家落户,而且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正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不懈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完成了“马上”革命与“马下”治国的精彩转变,实现了“打江山”与“守江山”的完美统一。

总之,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交融发展的时代意义

中华文化兼容并包、兼收并蓄。中华民族在学习中进步、在交流中互鉴,不断学习世界文明、人类文明,展示出极大的包容性,这就是中华文明之所以伏而又起、不断壮大的密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再到40多年来不断推进对外开放,无不证明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出新出彩的深刻道理。也无不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2.1 借助马克思主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中国优秀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历史养料、道德建设的传统精神、走向世界的文化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中华文明复兴的新征程上,科学分析中华文明复兴的历史进程和深刻内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汲取思想养料。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既定条件,而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一切优秀成果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补充。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以民为本”“人民之上”内容极为相似。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方式来实现共同平等这一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些目标不是空想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实践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后总结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强调“大同”社会的重要性,认为安居乐业、人人和睦相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将人类社会与自然进行有效的统一才能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这一历史能够持续延续到今天足以说明中国历代祖先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将其保留下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兼收并蓄,更强调在不断的创新和继承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與传承创新。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不断丰富,文化内部的科学性也逐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按照这样的进度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从这一点中也足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在不断的实践后,通过创新来保持其先进性的。

2.2 借助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无论是先秦诸子,还是宋明理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蕴含着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大家智慧,这些横贯中西、震古烁今的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理想追求方面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在一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因此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分强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中国人能够在动乱时期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善于将一些外部的优秀文化吸引到内部并对其进行创新,将其转换为属于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也正是因为此,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至今依然被传承下来。马克思主义在近代被引入中国,迅速地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进行结合,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实践结果。从这一角度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共通性、开放性。

2.3 借助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性

中华文化力量集中表现在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地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魂。“世之显学,儒墨也”,从韩非子的一句话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实践依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成不变的本质。中国人民追求勇往直前的精神内涵很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着的实践性特点融入到其中。

同样,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讲,也可以很好地感受到其对于实践性和能动性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不断交融后的结果,是中国人在不断的发展和建设的过程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就很难形成以中国特色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念。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3 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发展的路径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新时代,们更应努力的探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具体途径。

3.1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优秀文化进行融合

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辩证地看待国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不能丢。中国共产党始终反对简单、粗暴地对待传统文化,认为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两面性,主张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科学分析传统文化的内容特质、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甄别其精华和糟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体两面”。

新时代,应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进行融合。第一,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社会历经了一个磨难和艰辛的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每一位共产党人都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尝试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抗帝国主义实现了中国国家的独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有很多社会

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对中国进行思想侵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行了改革开放,才真正推动了中国走向了世界。因此,要想更好地实现二者的融合,就必须让更多现代人理解马克思主义。第二,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全面改变公众的思维方式,提升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

3.2 强化教育重要性,创新教育形式实现有效融合

新时代,们必须要发挥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融合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一,在各级党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专业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转换为教学案例开展教学,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第二,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党校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传统文化的案例提取出来,引导学生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提升对于两种文化的融合效率;第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主要体现之一。新时代,要想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们有必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势,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文化的过渡。

3.3 在不断的文化传承过程中融合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一些优秀内容应进行传承与吸收,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第一,深入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品质,借助马克思主义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辨别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一些变化,对于党校教师来讲,应时刻坚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重新对其文化进行审视,才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第二,在传统文化创新过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应积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工作。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及形式进行创新,努力通过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植入更多当代文化精神,这样才能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从这一概括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要想更好地探寻发展就必须在植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探寻更多能够表现出现代文化特点的价值,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鲍庆林.吸收与借鉴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J].贵阳: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4]戴有山.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J].北京: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学院,2021

[5]杨川.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J].贵阳: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1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