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顾 珺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教师党支部“三强化”党建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3-01-19 09:10:30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顾 珺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运用SWOT工具,剖析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所面临的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在此基础上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案例,从构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强化党建业务双融合、强化支部思政教育“三强化”党建模式探究教师党支部创新实践路径。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教师党支部;三强化;党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 D2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党建与中心工作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基于此本文运用SWOT工具,剖析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所面临的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案例,从构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强化党建业务双融合、强化支部思政教育“三强化”党建模式探究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教师党支部创新实践路径,以此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学校中心工作作用,解决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实现教师党支部党建从“单向”向“互融”的深度转化,切实发挥教师党支部“七个有力”作用。
1 教师党支部建设现状分析——基于SWOT分析
1.1 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成为鲜明主题。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重要的基层党组织,从国家层面到各级部门均高度重视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精神要求大力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教师党支部建设提供发展机会。并且教育部、教育工委针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要求。另外,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为广东省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推动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之产生大量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作为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正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单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是大湾区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党支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斗堡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和机遇也为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时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2 风险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当前面临的风险就是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从目前的现状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所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湾区高职院校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一是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比较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则比较轻视,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二是由于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也属于专业技术职称系列,因此教师更看重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在教学科研上投入较多时间,对于政治学习不够积极,不愿意在思想政治学习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存在制度的差异导致意识形态问题比较复杂,存在较大的风险。香港和澳门地区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实施“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由此,香港澳门地区的学生更容易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思潮的影响,对于大湾区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则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1.3 优势
高校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以及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的党支部相比存在天然的优势。第一,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较高。与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的党员相比,高校教师是具备高学历的高知群体,综合素质比较高。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主要由学生和辅导员组成,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不涉及业务工作。相比而言,教师党支部的教师党员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党员教师的业务素质、政治素养、道德修养相对更高一些。
此外,与其他非党员的教师相比,党员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比较优秀的部分,所以党员教师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整体也会高一些。第二,教师党支部书记多数在优秀的教师队伍中选拔产生,具有较强的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带头人”,能产生“头雁效应”,发挥引领带头作用。第三,高校的中心工作就是人才培养,教师就是从事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师党支部能够通过党建业务相融合的路径实现党建引领学校中心任务的完成。
1.4 劣势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一直是高校党支部建设中的短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在教师党支部中仍然存在。
第一,支委成员兼职较多。教师支部的支委大部分均由教师、教研室(专业)主任、院级领导担任,主要精力放在行政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上,较少时间投入到党建工作上。从主观上说,由于党建工作业绩并未列入教师的职称评审以及年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无法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对党建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支部活动形式单一。由于教师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教学科研,时间比较多的放在业务工作,加上教师教学工作比较独立,时间比较分散,因此教师党支部开展活动选定时间比较难,在活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支部活动往往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对支部活动不够重视,对于党建活动开展缺乏研究,使支部整体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很难发挥支部党建引领作用。第三,教师党支部管理难度大。教师一方面属高知阶层,综合素质高是优势,但是教师如同一把双刃剑,另一方面,高素质的教师往往思想独立,自我意识强,政治思想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因此教师党支部管理党员具有一定的难度。
2 教师党支部建设创新实践路径:“三强化”党建创新模式
基于以上针对教师党支部建设现状剖析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所面临的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例,通过构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强化党建业务双融合、强化支部思政教育“三强化”党建模式,探究教师党支部建设创新实践路径,使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更加有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1 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教育、管理、监督党员有力
支部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背景创新“三会一课”的形式和内容,并且实施党员绩效管理,促进教育、管理、监督党员有力。
2.1.1 规范创新“三会一课”:教育、管理党员有力
一是支部规范“三会一课”加强政治学习教育。支部通过“三会一课”的第一议题以及专题学习会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强化党员教师的政治学习。二是构建定期会议制度。由于教师时间不固定,支部构建定期会议制度,选定大部分教师无教学任务的时间安排“三会一课”,使支部活动开展有时间保证。三是规范创新“三会一课”落实各项制度。支部实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根据支部实际情况制定《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并且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党员教育管理绩效制度》、《支部服务师生行动方案》等系列制度及办法通过“三会一课”进行落实和实施。四是协同共建“创新型支部”,创新“三会一课”。支部同企业、社区支部结对共建,通过共同召开支委会、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课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创新“三会一课”内容和形式,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信息手段互通党建工作信息。另外,共建双方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干部职工培训等形式进行党建结对共建工作,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
2.1.2 实施党员绩效管理:管理监督党员有力
一是支部建立绩效管理体制,制定《党员教育管理绩效制度》,从政治思想方面、组织生活方面、先锋作用方面、支部其他工作方面四个方面建立考核量化指标,并且实行加分扣分项对党员进行评星定级,采取正向激励与反向督促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激发党员教师积极性,开展“对标争先”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党员向优秀党员教师学习。二是支部以“三会一课”情况作为绩效考核内容。支部规范落实“五有”要求,严格按照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有存档、有考核“五有”要求,对党员“三会一课”情况进行全方位记录并且同步留存网盘资料,通过量化评分实施绩效管理。
2.2 强化党建业务双融合:“组织、师生、师生、师生”有力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支部通过“党建+教科研”、“党建+校企合作”、“党建+社会服务”创新“强化党建业务双融合”党建模式,使党员老师们在学校各项中心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使支部“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更加有力。
2.2.1 党建+教科研融合:组织、宣传师生有力
一是支部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活动,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老师们理想信念根基。
二是支部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议、主题党日活动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引导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是支部教师开展“大思政”活动,促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支部开展就业工作会、“结对帮扶行动”、“微心愿”圆梦行动、“服务师生行动”、“代办代帮行动”和“学生干部培训”等系列活动,动员组织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课程思政”,实施“大思政”活动,抓实教师思想价值引领。
四是支委带头开展教科研活动,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支部委员通过撰写案例、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在党建研究、教科研工作中发挥“领头雁”作用。
另外,支部注重教育引导老师们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支部党员教师论文选题、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等工作。比如支部老师撰写论文时注重将党建内容与专业业务内容相融合进行思考构思。
2.2.2 党建+校企合作融合:服务师生有力
一是支部与企业协同共建“创新型支部”,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支部所在学院与企业党支部结对共建“创新型支部”,注入企业党建元素,创新“三会一课”,提升党建工质量。二是支部与企业协同共建开展“联学、联研、联动、联教”活动。校企合作双方参与各种合作项目,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粤港澳大湾区实施人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专业与企业合作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中心”,依托中心平台协同政府部门以及各种商会组织开展项目研究。三是支部搭建各专业与大湾区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带领支部党员利用交流平台与大湾区企业开展协同合作,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支部各专业与珠海港企业大学、格力明珠产业学院的合作。支部促进教师所在专业与横琴澳门企业的合作,构建大湾区专业服务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人才,推进大湾区产学研深度融合。
2.2.3 党建+社会服务融合:凝聚师生有力
一是构建支部-专业-学工组“三位一体”社会服务新模式。构建大湾区服务平台,将党建和社会服务有机融合起来,为大湾区经济做出贡献。二是实施“党建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支部书记带头成立对接乡村振兴服务小组,制定服务方案,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三是开展“逆行者支援行动”。支部以第一时间相应国家抗疫号召,通过“三会一课”组织宣传抗疫政策,并且多次组织党员教师积极报名参加各种抗疫活动。四是开展“社区志愿者先行”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到社区报到,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与社区结对开展“志愿者我先行”活动,以党建带团建,向社区居民开展宣讲活动。五是开展“政府、企业志愿服务”活动。支部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市妇女儿童会志愿者活动以及“三下乡”实践活动,参与企业举办的“琴澳文化艺术节”志愿者活动,并且被企业授牌“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六是开展“党务培训”,提升党建能力。支部书记带头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做党建专题培训,得到培训单位一致好评,切实发挥“双带头人”作用。
2.3 强化支部思政教育: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有力
加强思政教育是教师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职院校面临着严峻的思政教育形势,支部强化思政教育,使支部“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更加有力。
2.3.1 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宣传、凝聚师生有力
第一,支部的“三会一课”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背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支部一方面通过与大湾区企业结对共建支部,共同开展党员活动,探讨“三会一课”创新模式。
另一方面在党员学习中注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内容。比如党员老师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结合大湾区背景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相联系,共同探讨如何在正确价值引领下培养大湾区人才,加强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
第二,支部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注重对大湾区学生(主要针对澳门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湾区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树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第三,支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背景,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对大湾区学生进行青年教育、舆论宣传、民生改善、人心回归问题以及爱国主义的引导和教育。
2.3.2 实施课程思政:组织、服务师生有力
支部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在支部一体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第一,实施教学内容改革。支部召开“课程思政”专题支部大会和开展“课程思政我先行”、“课程思政线上行 打赢育人抗疫战”、“行课程思政 担育人使命”等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教师围绕线上教学如何实施“课程思政”进行专题学习讨论,研讨如何在课堂教学,包括线上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价值引领、人格教育、提升政治素质的育人作用。支部教师分别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凝练出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资源,拟订课程思政元素表。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将战“疫”故事作为鲜活素材融入课程教学,并且通过自己参加抗疫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作为“课程思政”活教材。支部在全国高校思政网上开设《战“疫”有我》栏目,对支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同时用作老师们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第二,实施教学方法改革。支部通过召开主题党日活动及专业研讨会交流各位老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经验和方法,有效促进支部党员教师积极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
另外,疫情期间支部开展各项思政教育抗“疫”实践活动,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尤其是老师们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支部组织分享会请获奖老师分享“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构建“课程思政”课程方法库和案例库。第三,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支部组织教师研究并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教学标准,对课程思政案例进行评价,同时将优秀的教改成果向全校以及全省其他高校推广。
2.3.3 培育育人载体“立德园”+“党员活动室”+“工作室”:宣传、服务师生有力
支部打造“立德园+党员活动室+工作室”育人载体,为师生搭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一是打造“立德园”育人载体。支部安排党员老师每周定期在“立德园”思政平台轮值,老师以座谈交流谈心、读书分享等活动方式为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心了解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是打造“党员活动室”育人载体。“党员活动室”作为教育管理党员的载体,是开展“三会一课”的重要场地,也是教育引导教师党员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活动地方。支部组织党员在党员活动室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活动,加强对老师的思想价值引领。
三是打造“工作室”育人载体。支部各专业与企业共建“工作室”,在专业课实践教学、教研科研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牢师生理想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海邦,任月.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J].沈阳:辽宁经济,2019(10).
[2]蔺伟.王雪.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原则和路径探析[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17(01).
[3]石有总.黄观媛.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南宁:高教论坛,2018(1).
[4]杨星星、赖瑛.高校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机制和平台建设研究——以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郑州:时代报告,2022(05)
[5]苏文婷,邓晨玥.高校教师党支部和党员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J].哈尔滨:活力,2022(05).
作者简介:顾珺(1974—)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广东高校党建研究会党建课题“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教师党支部‘三强化’党建模式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0GZ035)的研究成果。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