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姬贇璐 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意涵及实践特征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3-12-14 09:26:55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姬贇璐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8

 

摘要: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实践,其提出是创新思维生成向创业实践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教育转变要求,是传统人才培养向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跃升的实践要求。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浸润式融合教育思想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结合,是一种主动建构式、内在转化式和情境引导式教育,并具有主动性、渗透性、渐进性和协同性等实践特征。

关键词: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需要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须要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推动其内涵式发展。近年来,浸润式教学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开始受到关注,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但学界鲜有人对其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就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成逻辑、本质内涵及实践特征等问题在理论上进行探讨,以深化和拓展对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1 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场逻辑

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浸润式融合教育思想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结合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讲,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思维生成向创业实践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教育转变要求,是传统人才培养向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跃升的实践要求。

首先,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是创新思维生成向创业实践转变的必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思维和能力,并能够将这种思维与能力自觉运用到创业意识的生成、创业素质的提升和创业实践的开展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因而“它不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概念的简单累加,而是超越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一个新概念。”[1]确实如此,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创新创业教育要承担的是创新思维生成向创业实践转变的职能。而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加入浸润式融合的要素,即要把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在一起,通过循序渐进、渗透等方式实现创新向创业的自然过渡和自觉生发。所以,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是对以往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割裂的弥合,是促进创新思维向创新实践转变的有效途径与要求。

其次,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教育转变要求。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是绝对的核心,从教育教学的目标到教学活动的开展,无一不是教师在其中发挥主动作用,教师既承担了“导演”的职责,又充当着“演员”的角色,而学生则成为了看热闹的“观众”,往往教师“演”的酣畅淋漓,学生“看”的昏昏欲睡,仿佛教学过程与自己无关,自然难以生成应有的教学效果。为应对传统教育教学这种局面,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和主动作用,旨在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和任务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生重新回归到教学过程中来,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进而根本改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格局,以达到教育教学的实效。

其三,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是传统人才培养向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跃升的实践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教师是人才培养的责任人。学校、课堂、教师的“三位一体”构成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结构。事实上,人才培养绝不只是高校的事,其实也是社会和家庭的事。俗话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不过两天的家庭和社会教育”。高校教育只不过更为专业,而家庭和社会教育更为直接,也同样重要。为此,创新创业教育要看到高校、课堂、教师以外的教育要素的重要作用,通过发挥各要素的融合协同塑造浸润式的育人环境,以提升教育教学的合力。比如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的协同融合以及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工作实践、社会生活等的融合,通过构建融合化、浸润式的环境使学生全域全程沉浸在自我塑造和自我提升的氛围中。可以看到,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单一要素发挥作用的独角戏,而是要多元主体、多种资源、多方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的共育共享,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是传统人才培养向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跃升的实践要求。

2 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

浸润式融合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是某一物质渐渐浸入到某种液体中,并最终融合为一体,形成彼此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浸润式融合意味着教育过程是教育主体与教育情境的相互融合,教育主体在与教育环境的互动中影响和塑造学生,促使学生对学习主动建构,进而形成内在转化,并最终实现教育目标。在这个意义上,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主动建构式、内在转化式和情境引导式教育。

第一,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主动建构式教育。浸润式融合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教育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强调受众主动性的发挥,在故事中激发、在互动中引导、在实践中体验,能有效缓解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受众缺乏兴趣之间的矛盾”[2]。基于这一教育教学理念构架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克服了以往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病,即克服了教育教学空洞的说教、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从而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在这个意义上,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主动建构式教育,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及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教师只是教育环境的创设者与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实践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平等对话就教育内容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及能力的建构。另一方面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学生的深度参与和体验,学生参与是教育教学情境发挥作用的基础,同时基于深度参与学生才能更好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通过深度参与学生直面问题,并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和主动的实践探索,形成对教育内容的新思考、新认识、新理解。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深入生活零距离接触社会,感受社会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苦与乐,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激发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进而生成创新创业意识与思维。可以看到,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中师生平等是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参与体验是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基本途径。

第二,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内在转化式教育。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既看中形成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教育结果,更重视这一思维能力生成的教育过程。众所周知,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应是认知、实践,到再认知、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在认知与实践的往复中实现从认知到意识、思维及能力的内在转化。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完全遵循这一基本教育规律,通过教育主体的情境建构、任务建构和意义建构,学生对教育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知识的层面上升到思维和能力的层面。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育主体对于教育内容的内在转化是渐进的,因为学生与情境的融合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从而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及相关问题的理解也必然要经历递进和转化的历程。比如当学生刚融入到教育情境中时,更多的是基于一种氛围的渲染而形成的对知识及相关问题感性上的认知,这个时候的认知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甚至于是错误的。而当学生进一步融入到情境中去后,就会和情境交融在一起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自主的思考和探索问题,进而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及问题的理解就会深入和全面,与此同时,教学内容及其蕴涵的价值观则会进一步入脑入心。可以看到,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渐进式内在转化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体现,是学生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第三,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情境引导式教育。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也十分重视渗透引导教育方法的使用,“要求被教育者在无形中受到教育环境的熏陶浸润,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3]“浸润式融合”意味着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要善于创设教育环境,一方面是多元教育主体的协同融合,构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参与协同的大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是教育内容的融合,注重形成知识、情感、价值观的融合渗透,同时还需要教学资源的融合,比如文字、图像、视频、遗址、实训基地等的结合,进而生成多层面、立体式的育人环境。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看到了教育环境对对学生的渗透引导与塑造作用,进而通过创设“有温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精神,从而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因为“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有‘温度’,教育对象接受、内化、外化教育信息活动就有‘深度’,以及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物即教育手段就有‘准度’。有‘温度’的教育更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有‘深度’的教育更有助于青年大学生获得深度体悟、产生深度认同、真正入脑、入心、入行;有‘准度’的教育更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对准内心的需求、踩对时代的鼓点、产生思想的共鸣。”[4]可以看到,浸润式融合教育环境的渗透引导是创新创业教育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方法。

3 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特征

通过以上对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阐释,可以看到,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学生活动为依托,以情境创设为途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5]。概括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实践特征:

一是主动性。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教育效果的良好与否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关的,但凡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对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是以前那种“灌输式”教育,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搭建主动探索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这种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对学习的热情,进而使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探究。可以说,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是渗透性。近代以来的科学思维方法强调概念、逻辑演绎、系统分析等,尽管这些方法有利于科学研究,但是未必在课堂中有效,因为这种方法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再加上学生在知识存储上的不足,可能导致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与节奏,从而使学生被迫成为旁观者。在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构设情境,通过把教学目标以及对学生的真心、对课程的真爱融合渗透到情境中去,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去深度体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境渗透往往比直接告诉他结论更为有效。

三是渐进性。教育活动是作用于人的思想的活动,而人思想的形成是受着心理、情感、认知、环境等的影响的,因而决不能指望通过一凑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实现。为此,教育活动一定要遵循渐进转变这一基本规律。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强调情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而这种影响是循序渐进的,学生逐渐沉浸到环境中去,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自己的思想、意识、思维随之发生改变和升华。可以看到,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人是持续渐进性的。

四是协同性。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逻辑是环境决定论,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来重塑教育主体、重构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当然,这里的环境不是一种“自在”的环境,而是教育者基于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的设想有意识、能动的创建的环境。这种教育教学环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主体、资源、场景等的协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程、全方位、全面化的沉浸环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深入持久的教育。

4 结论

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集建构式、转化式和引导式教育于一体,回应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深化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从实践来看,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发挥有赖于形成系统、完备、科学的教育体系以及运行机制,因而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还应着力探讨教育体系及运行机制的构建,这也成为后期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参考文献

[1]姚威,徐晓飒,胡顺顺.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50.

[2]叶海.高校“浸润式”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28.

[3]姚婕.论浸润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22(9):146.

[4]于翔,蔡文舢,沈丹.“浸润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高校辅导员,2022(1):62.

[5]李南.新闻传播史“浸润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新闻知识,2015(5):76.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专项“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探索”,编号:2023HZ1340。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