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高 聪 高校学风建设经验做法与改进措施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4-02-12 11:41:51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关系到如何解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文章针对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学术不端现象、培养模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管理制度不佳等问题,总结部分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高校学风建设的改进措施,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国高校学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校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必须牢牢抓住高校的学风建设[1]。因为学风建设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体现,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手段。优良的学风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还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要求,更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自1999年起,教育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快速增加,高等教育从精英式培养走向大众化教育,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期望成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然而,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高考录取分数逐年降低,普通高校生源质量严重下降,高校学风问题日益凸显。“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培养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高校的学风建设需要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例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学术评价体系,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高校要推进学风建设,营造诚实守信、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此类政策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

该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与措施。同时,通过借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优秀做法,为提高高校学风建设水平和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期为高校学风建设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推动高校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学术评价体系,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借鉴优秀高校的学风建设经验和做法,将有助于提高高校学风建设水平和质量,进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2 高校学风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学术不端现象严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学风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学术风气和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2.1 学术不端现象较为严重

个别学生为了追求高分或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如抄袭他人的作品、剽窃他人的观点、篡改实验数据等。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学术道德,也严重破坏了学术界的风气。学术不端行为的存在,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受到质疑。这些学生可能在短期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由于缺乏真正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他们在面对社会和科研领域的重要任务时,往往难以胜任。这种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阻碍。因此,们应当从源头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维护学术界的风气和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这样,们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才华、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2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某些高校中,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成为一个显著问题。这种单一性导致课程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进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逃课、挂科等现象频繁发生。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恰当。

具体来说,这些高校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依赖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设置也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这种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此外,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也导致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得不到有效的关注和引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使得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都受到了影响。

2.3 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对学风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力量,能否利用好“教师”这个抓手对于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校中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教师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师资力量的不足意味着教师数量的不足,这可能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充分完成,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教师数量的不足还可能导致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大,进一步影响到他们对学风建设的关注和投入。在一些高校中,教师可能过于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风建设中,也可能缺乏相关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是学风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如果他们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那么学风建设工作的推进可能会受到阻碍,无法形成良好的学风氛围[2]

2.4 学风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高校学风建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学风建设流于形式化[3]。首先,学风建设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表现在制度的不健全和执行的不到位。一些高校可能缺乏明确的学风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使得学风建设工作的推进缺乏明确的方向和依据。同时,即使有一些学风建设管理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也可能使得这些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其次,学风建设流于形式化可能会导致学风建设工作的效果不佳。在一些高校中,学风建设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行动。这种形式化的学风建设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此外,学风建设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的不够,也导致学风建设工作的不持续和不稳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执行力度,学风建设工作可能时断时续,无法形成持续有效的推进。

3 高校学风建设的提升措施

通过对部分高校经验做法的调研和访谈,文章认为针对改善学校学风建设现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3.1 制定建设办法

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首先应制定相应的建设办法。该办法应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程序和处罚措施,以确保学术正常秩序。此外,高校还应设立学风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学风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这些办法可以包括制定学术诚信规章制度、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与处理机制、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制定建设办法,高校可以更好地维护保障学术诚信,促进学生学术成长。制定建设办法应以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类型、处理程序和处罚措施。在制定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征求师生意见,确保建设办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高校还应定期对建设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适应学校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变化。

3.2 加强学术教育

学术诚信教育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诚信教育,如建设宣讲团、组织“学术诚信月”活动、开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首先,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宣讲团的作用,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等形式,让宣讲团成员向广大师生宣传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其次,高校应组织“学术诚信月”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学术论坛等形式,集中开展学术诚信教育,让师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术诚信的价值。此外,高校还应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融入课程体系,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在系统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

3.3 优化培养模式

高校应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高校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调整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相匹配。其次,高校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在线课程等,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此外,高校还应加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优化培养模式过程中,高校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和辅修专业,使学生能够在主修专业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将学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4 鼓励全员育人

高校学风建设需要全员参与。因此,高校应通过激励措施,鼓励辅导员、教师等多关注学生学风建设方面问题。一方面,高校应加大对辅导员、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在学风建设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设立相应的表彰制度,对在学风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辅导员、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此外,高校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风建设,通过开展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鼓励全员育人,高校应制定相关政策,将学风建设纳入教师和辅导员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他们对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3]。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学术诚信宣传和监督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教育、自管理、自服务能力。通过鼓励全员育人,高校可以形成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共同推动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

4 部分高校学风建设经验做法

为了改善高校学风建设现状,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许多高校纷纷出台一系列措施办法,实施一系列建设活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过制定并实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2019—2025)》,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术环境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学风建设效果的显著提升[4-5]

首先,在日常学风教育方面,学校明确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将学术诚信教育贯穿于本科生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规范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在发挥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全员育人作用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学风状态,提高教师和辅导员的育人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再者,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强调教学科研融合和跨学科交叉融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注重教学科研融合,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同时,强调跨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多学科交融的学习环境。此外,学校还实施新生教育计划,对新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学习习惯。

5 总结

高校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学术道德和学校的学术风气有着深远影响。文章针对当前高校涌现出的学术不端现象严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学风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制定建设办法、加强学术教育、优化培养模式以及鼓励全员育人等举措。通过这些举措,高校可以建立健全的学风建设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推动全员参与学风建设的氛围。希望高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学风建设方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只有通过加强学风建设,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的人才,为国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健文,谢洪波,蒋茵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6):30-32.

[2]陈蓓.高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23.

[3]王焰新.严字当头:新时代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探索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3):4-9.

[4]李振山,李琴英.新时代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现实问题、系统建构与实现路径[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3(1):11-14.

[5]何秀成,孙步功.基于铸魂育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培育优良学风的路径与办法——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2,8(11):13-16.

作者简介:高聪(1997—),男,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